杜牧《清明》诗,与扫墓风俗无关!是何故呢?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诗,是先贤晚唐诗人杜牧的《清明》一首。(《全唐诗》中未收录此诗,从随本文提及的释诗等诸书,作者定为杜牧。)脍炙人口,家喻户晓。但是,迄今为止,对该诗背景的诠释,中外诸多学者,亦还有不同方式的解读。
路上行人为何“欲断魂”呢?
以往注释者都认为,这与唐代清明节上坟祭奠的民俗密切相关。
本是清明节,却不能去祭扫祖坟,自然会产生“欲断魂”之感吧。
正如周汝昌先生说:“在古代风俗中,清明节是个色彩情调都很浓郁的大节日,本该是家人团聚,或游玩观赏,或上坟扫墓。……”(《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 年,第101页)
殊不知,杜牧却……
《清明》
唐代 ·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部编版 小学语文 ·
三年级 · 下册 ]
译文
正值这清明时节,今天,被排挤的诗人孤身赶路,触境伤怀,心头的滋味是复杂的。偏偏又赶上细雨纷纷,春衫尽湿,这又难免凭添了更多愁绪。于是,借助一怀“诗”绪诉说满腹多愁善感…)
又逢江南清明时节,都更值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呀,个个似乎已落魄断魂。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同样,触景伤怀的我(杜牧)呢?只好借诗消愁———《清明》……
注释
纷纷:形容多。
欲断魂:形容伤感极深,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
断魂:神情凄迷,烦闷不乐。这两句是说,清明时候,阴雨连绵,飘飘洒洒下个不停;如此天气,如此节日,路上行人情绪低落,神魂散乱。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旧俗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宫中以当天为秋千节,坤宁宫及各后宫都安置秋千,嫔妃做秋千之戏。
借问:请问。
赏析
这一天,正是清明节,诗人杜牧在路上行走,遇上了下雨。清明,虽然是柳绿花红、春光明媚的时节,可也是气候容易发生变化的期间,常常赶上“闹天气”。远在梁代,就有人记载过:在清明前两天的寒食节,往往有“疾风甚雨”。若是正赶在清明这天下雨,还有个专名叫作“泼火雨”。诗人遇上的,正是这样一个日子。
作者简介
杜牧,唐代诗人。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杜牧———
清明节
是你们的
我只需
三杯两盏淡酒
供文原创/
小半爸 东西儿童教育
今天,是清明节,带着小半,去给离世老人扫了墓,顺便在外面耍了一下。毕竟长假难得,带他出去散散心,也算是劳逸结合,一举两得了。
谁知,这小家伙回来之后,提起了《清明》这首古诗,主动要我给他讲讲这首诗和杜牧这个人。
听到这,老父亲的我激动得一时没反应过来,小半果然有点开窍了,不耻下问!真好!也不枉老父亲花了这么多心血,去熏陶文、史、哲。
于是,按照老规矩,先给他讲了讲先贤杜牧的生平,接着,又一起赏析了一遍这首古诗。
读经典
杜牧,出生在陕西西安。它就是当时唐朝的都城长安,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土著。其爷爷杜佑更是三朝宰相,曾经写过一本两百卷的史学名著《通典》,深受朝廷器重。
《通典》,“十通”之一。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体例完备的政书,专叙历代典章制度的沿革变迁,为唐代政治家、史学家杜佑所撰。
比较倒霉的是,杜牧10岁的时候,其爷爷就去世了。父亲也没留下多少遗产,更没有在长安购置田地房产,家族慢慢贫困起来。
杜牧这颗小小的心灵似乎一下子长大了,因而懂得凭借爷爷留下的大笔精神财富,发奋读书。
终于,他在23岁的时候,写出了一篇具有教科书级别的政论文《阿房宫赋》,从此名扬天下。
《阿房宫赋》,是唐代文学家杜牧创作的一篇文赋。
文章通过对阿房宫兴建及其毁灭的记录与感怀描写,生动形象地总结了秦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教训。
当时的太学博士吴武陵读了这篇爆文后,也是赞不绝口,马上就去找科举的主考官崔郾(yǎn)品鉴。崔郾一看,便夸赞杜牧此赋确实写得不赖。
吴武陵也在顺水推舟道———那么,今年的状元,就非杜牧莫属了吧?
崔郾摇了摇头说:“文章好是好,只是今年的名额已经定了,不仅状元没有,前几名也被预定了。”
吴武陵没办法,那你说可以给个第几名?
崔郾想了想:“估计第五名还是有戏的。”
吴武陵也觉得,只要过关,第五名也行。
“考试不是都按成绩来决定的么?”小半忍不住问道。
其实,唐朝的科举跟明清还是有很大的区别,唐代科举考试盛行公荐制度,除了学生的分数之外,还得有一些名公巨卿为他们举荐,靠两者的综合效果,来决定此人的成绩排名。
这似乎有点类似于今天,如果上美国的哈佛大学,要有老师的推荐信,才会增加你被此类名校录取概率一样。
“公务员”却不是那么好当的。由于杜牧出生于一个官宦家族,后来又加上官场得意,所以,心中总怀有一种很迫切的家国使命感。他希望有朝一日,能成为“圣贤才能多闻博识之士”,因辅佐君王而青史留名。
做官之后不久,他就遇到了欣赏他的朝廷大臣牛僧孺。年轻的杜牧以为自己遇到了知己,越发有干劲,在工作之余,亦写出了许多关于时事与民生的古诗。
这一切,被作为牛李党争的大佬牛僧孺看在眼里,因而特别爱惜杜牧这个人才,即便杜牧犯了些小错,也经常暗地里为他兜底。
牛李党争,是指唐代统治后期,在九世纪前半期,以牛僧孺、李宗闵等为领袖的牛党与以李德裕、郑覃等为领袖的李党之间的官场政治争斗。
比如,31岁的杜牧在扬州做官期间,行为不够检点。(到底是什么,一时不得而知?待考究。)
牛僧孺实在看不下去了,要他注意一下自己的“公务员”身份,不要太引人注目。
杜牧当时还在装疯卖傻,假装不知道牛大人说什么。
结果,牛僧孺直接甩给了杜牧一份他曾经的每日行程报告单。上面有详细记载杜牧在扬州的游戏生活,弄得当时的杜牧很是尴尬。
离开扬州之后,杜牧被调回长安做官。长安作为权力中心,回来不久之后,发现朝廷局势不对劲,杜牧总是跟朝廷一再请示,希望自己能够被外放。
皇帝终赖不过杜牧的死缠烂打,于是把他又调到了洛阳。果然,朝廷当年就发生了“甘露之变“,杜牧躲过了一场血光之灾。
“甘露之变”是指:
在公元835年,27岁的皇帝唐文宗,不甘为宦官控制,与李训、郑注一道策划诛杀宦官,以夺回皇帝权力的政治斗争。
此时的杜牧33岁,正值人生壮年。 被排挤出长安后,治理黄州甘露之变不久,过了几年,杜牧又被调回了长安。本来以为朝廷局势有所好转,自己可以大展宏图,好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却没想到,李党得势,又再度被遭排挤。
李党排挤他的理由也很简单,因为他跟牛党大佬牛僧孺走得太近了。不管你是不是李党的人,只要跟对手走得近的,就是敌人。
所以,在李党头头李德裕位高权重的时候,没有了牛僧孺这个靠山,杜牧也被跟着排挤出了长安,去了黄州(武汉市新洲区)做刺史。
外放黄州之后,40岁的杜牧心情郁闷,觉得人生没有希望了,写的诗也是那种 “寻僧解忧梦,乞酒缓愁肠”的忧愁调调,没事就说自己怀才不遇,心里头一通的好不愉快。
杜牧也知道,消沉终解决不了问题,身为才子的他,在黄州游山玩水之际,偶然发现这个地方是孔子周游列国时的过往之地,至今还有“孔子使子路问津处”的圣迹。他心里似乎一下就得到了感召,觉得自己来到这个地方,冥冥之中是一种天意。孔子为了传播自己的学说,一辈子颠沛流离,为何我杜牧不能在这里做一番事业。于是,说干就干,拜谒了孔子圣像,将孔庙改为“文宣庙”,又在庙中设置学堂,还亲自教书。
杜牧在黄州任劳任怨干了三年,把黄州治理得井井有条。
任职池州,杜牧创作了《清明》诗。
那是杜牧在黄州任职三年之后,42岁的杜牧离开黄州,被调安徽池州就任。
在池州期间,他依然保持着黄州的干劲。没事走进乡间去视察百姓,偶尔采访古迹,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在游山玩水之余,喝喝酒,赋赋诗,这首《清明》 便是这个期间清明节写的。
这是首七绝小诗。表面上看起来很普通,但是却在1990年的九十年代初期,被香港文化机构评选为“十佳”唐诗之一,并名列第二。
当时,也有人怀疑这种浅显易懂的诗不像杜牧的风格,倒像是白居易所写。
听到这,小半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教科书上明明说着,这首诗是唐代杜牧写的呀。”
教科书是权威,这个没问题,但是权威不意味着真理,有人这么说也是有理由的。
因为,杜牧死后他所有的诗都被收录在《樊川集》中。但是,这本诗集中却没有这首《清明》。
这首诗最早出现在南宋谢枋(fāng)得所编的 《千家诗》中,前后隔了300多年,也就是说,在这期间,根本就没有这首诗的任何记录。
后来,明代布艺诗人谢榛(zhēn)的《四溟诗话》和清代进士冯集梧的 《杜牧诗评选汇编》等作品也收录了这首诗。所以有人怀疑这首诗有可能不是杜牧写的。
当然,杜牧晚年烧了不少诗,也有可能是杜牧烧完之后没有录进去,后来传到别人手中被流传了下来。
所以,在不确定的情况下,我们还是按照教科书的标准,认为这首诗就是《杜牧》所作。
其实———
《清明》这首诗,写的是,杜牧清明节出来游玩,遇上了下雨,加上政治仕途上的心情郁闷,想找个喝酒的地方消消愁而已。即便如此,才子之情也是难怪能蛊惑人心的呀。
清 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先看首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说的是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交代的是时间。但这个时间又不是一般的时间概念,因为“清明”二字,大家很容易联想到祭奠亡灵,不会让你觉得是一个开心的日子,想到的会是死去的亲人,内心有一种不可言说的沉重。
这句诗中“雨纷纷”三个字,描写的是清明节的环境,教沉重进一步加深。本来这个节日大家心情不好,却偏偏下起了连绵不断的细雨,雨打在身上,又失去了阳光般温暖。在春暖乍寒之季,反倒加重身体的寒冷。心之冷又加身之冷,内心的沉重便又自然多了些许。
由于第一句交代了清明节的环境,从这个情景中,可以感受到人们内心的低落,这是一种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但是,如何具体表现沉重呢?诗人就有了后面那句常人不易写就的“路上行人欲断魂”,那路上羁旅的行人,似乎个个都落魄断魂,虽有些夸张,但却难能可贵地表达出了人们祭扫亡灵的悲苦哀切情愫。
“行人”除了指来来往往的扫墓之人,当然也包括诗人自己。那么,什么又是“断魂”呢?“魂”这里指的是人的精神、情绪。“断魂”是形容那种悲伤至极、难以忍受的痛苦情绪,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离别亲人之人自然会有太多共鸣。
走在路上的行人一个个失魂落魄,此时的杜牧亦觉得他们跟自己描述的一样,沉浸在怀念亲人的温情时光中,无法自拔,同时表达的,也该有诗人自己内心那种修养很深的沉重之感,也许才会有如此诗行。
另一方面,更真实的杜牧,本来自己是打算清明节出来散心,踏青耍耍的,却不想下起了雨,又目睹这些“断魂”的行人,也许勾起了自己许多复杂心情一涌而出,大好的游玩情绪一下子没有了,只好借酒消愁。
这样,诗人就顺势有了下一句诗———“借问酒家何处有?”想询问当地人何处能买酒浇愁?能找到一家小酒馆,一来可歇歇脚、避避雨;二来亦能小饮几杯,解解春寒,暖暖被雨淋湿的衣服;最要紧的是,借此也能散散心头的愁绪。
走着走着,真就遇上了一个小牧童,牧童对这地也比较熟。诗人就有了第四句总结:“牧童遥指杏花村”。
是这可爱又纯真牧童指了指杏花深处的村庄,告知杜牧那儿有小酒馆。由于这句诗画面感写得很具体,似乎可以身临其境地感觉到杜牧当时询问牧童的情景。
杜牧:“小朋友,请问你知道这附近有酒家么?”
牧童看了看他,也不说话,将手指一指杏花村。这个小牧童之所以不说话,一是那杏花村清晰可见,也许很可能是清明时节,其他的小伙伴出去耍了,而自己不得已出来放牛,自然心情也不会很好的缘故吧。更多的,应该是那牧童对家乡表现出来的如此可爱吧,才会教诗人轻松道白一般。
不妨打个哑谜, 杜牧也是个明白人,知道方向之后也没有多问,大概多远?哪条路更近?都没细问,仅仅知道大概方向,问完后就知趣的走开了。而“杏花村”不一定是真村名,也不一定即指酒家,可能就是这个美丽的杏花深处有个村庄。
对于这首诗来说,“杏花村”这三个字成了最大的赢家,后来因为这首诗的影响,很多酒楼都是以“杏花村”命名。
这首诗写到这里没有的写了。后来,杜牧有没有找到酒家,喝了多少,心情有没有好些,这些,才情儒雅的诗人都没写,就是为了引发读者自己去想象,这也是诗歌“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魅力。
本来,杜牧以为自己会一直被外放,结果却是风水轮流转,牛党又得势了。被贬七年的杜牧,在他46岁的时,重新返回长安做了郎官。
可是,杜牧来到长安之后,发现职务没有晋升反而俸禄减少,他这几年只顾着自己潇洒了,一家老小,经济上也是入不敷出。
小半趁机问了句:“为什么来到长安俸禄反而减少呢?”
那是因为,唐朝自唐代宗李豫以来,实行京官俸钱薄而外官俸钱厚的俸薪政策,故而待遇优厚的 外官就成了肥缺。所以,杜牧亦希望能外放,收入也会多些。
开始朝廷也没答应,但是杜牧这人一心想外放,后来找找关系,还是到湖州做了几年刺史。
老年的杜牧,最后还是返回来了长安,毕竟老家就在这里,那个时候的杜牧,已经不再热衷于官场。重新整修了祖上的樊川别墅,闲暇之时经常在这里以文会友。
这样的杜牧直到他50岁那一年的冬天离世。
读诗收获
读完这首诗,我们会发现清明节的时候,古人有的会去踏青,有的也会去扫墓,当然也有依然劳作的牧童。
了解完杜牧的一生,可以发现这人过得似乎特别拧巴。
本来以为自己考上进士之后,可以顺利做官,好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结果却一直被卷入政治斗争之中。
杜牧一生,不断地在长安与被外放之间游荡,等到好不容易回到长安,又因为生存原因,请求被外放,过着理想让位于现实生存的人生。
清明祭英烈
深情慰忠魂
又逢一年清明时
凭悼追忆慰英魂
英雄先烈
永远是我们
民族的脊梁
是最闪亮的坐标
我们要———
崇尚英雄、
捍卫英雄、
学习英雄、
致敬英雄。
我们要传承英模胸怀理想、服务人民的崇高追求;我们要发扬英模恪尽职守、奋发有为的良好作风;我们要传播英模清正廉洁、一身正气的优秀品质;我们要延续英模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奉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