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所有的公司,无论大小,都需要战略?当然,毋庸置疑。
是不是所有的公司,无论大小,都有战略?这可不一定。事实上,很多公司都没有战略,包括很多大公司。
这就好比活着的人很多,活得明白的很少。活得明白的公司也很少,得过且过的有的是,包括目前过得还不错的公司。
战略意识更象是一种“居安思危”的意识,是不是每个公司都需要“居安思危”的意识呢?当然。是不是每个公司都有“居安思危”的能力呢?不是。有的公司命好,遇上大风口,也跟着飞上了天。人也是如此。
欧洲圣加伦管理学派的创始人,弗雷德蒙德·马利克教授把企业管理分成4个层次
最底层的是流动性管理,目标是现金流。如果你开个小店,最关注的就是现金了,水、电、煤、货,哪哪儿都要钱,你的基本策略也是数着手里的钱做生意,量入为出。
然而今天能收到钱,并不能保证明天也能收到钱。今天的钱叫做现金流,明天的钱叫做现金流潜力。潜力从哪里来?从利润来。
利润是正常情况下可以实现的盈利,但未必最终能变现。比如说,你的小店生意做得好,吸引到一家大客户,每月要很多货,但人家是月结的。只要你的客户不出问题,你们的商业关系稳定,你就可以预期账面上的利润源源不断地变成现金。但如果哪天你的大客户不跟你玩了,你就有麻烦了。
因此比流动性管控更上一层的就是利润管理。利润表征了现金流潜力。
利润从哪里来?利润=销售-成本。扩大销售和降低成本,这都是管理的功夫,所以利润从管理来。
现金流和利润,就构成了企业日常运营的两大核心关注。
今年有利润不等于明年还有利润,今年的利润率是20%,不等于明年的利润率仍然是20%,未来的利润叫做利润潜力,发掘和变现未来的利润潜力,就不是运营管理范畴的事情了,而是战略管理的内容。
利润潜力包括当前的利润潜力和未来的利润潜力。
当前的利润潜力是指在当前的业务领域范围内挖潜,比如把新产品卖给老客户,把老产品卖给新客户,围绕现有产品和客户群开发增值服务等。
未来的利润潜力是关乎开创全新领域业务的,是破坏性创新发生的地方,是去找寻或培育一片蓝海,本质上是一个创新和创业的过程。
每个层次都有关键成功要素(CSF, Critical Success Factors),针对每个CSF都要开发相应的评价指标,用来测量和评价CSF是否落实到位。管理工作的抓大放小就体现在CSF上。
CSF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成功要素,抓住了CSF,就会有“拔起萝卜带起泥”的效果,很多问题都会暴露出来并迎刃而解。
20世纪80年代,英国航空公司(British Airways)聘请了一些顾问,让他们展开调查,究竟应该关注哪些关键的评价指标,才能让英航的业务摆脱困境。顾问们经过调查,给出的建议是,应当将工作重点放在“确保航班准时到达与起飞”上。高管们不以为然,觉得这是航空业尽人皆知的道理,没啥新鲜的。但是顾问说,关键在于执行,要做到无论CEO身处世界的哪个角落,一旦英航的任何一架飞机晚点超过某个范围,比如60分钟,CEO就会立刻接到通知。这样,所有的管理人员都知道,晚点是件大事,因为大老板会亲自打电话来过问。在这种强大的压力下,英航很快就提高了航班准点率,从而引发连锁反应,带动了各方面成本的降低和运营的改善。
“确保航班准时到达与起飞”就是英航的一个关键成功要素。
1987年10月,美国铝业公司迎来了一位新总裁,保罗•奥尼尔,彼时美铝的情况很不好,经营陷入困境,刚发生过1.5万名员工的大罢工。奥尼尔召开第一次股东会时,汇报了他的工作思路。他说“我想和你们谈谈工人的安全问题,每年都会发生美铝工人严重受伤事件,令工厂不得不停工。我们的安全记录很差,我要抓安全问题。”他的这番出场亮相把股东们吓坏了,完全不像一个500强公司的CEO做派,怎么看怎么是一个工厂安全员的格局,懂不懂经营管理啊,有的股东甚至马上卖掉了美铝的股份。实际情况是,奥尼尔上任不到一年,美铝就取得了空前的利润,他2000年离任时,公司每年净收益是他上任前的5倍,美铝的股票市值从150亿美元涨到270亿美元。
为什么奥尼尔成功了呢,因为他抓住了“安全”这个各方都不会反对的话题,在矛盾重重的美铝撬开了一条变革之路。奥尼尔的目标是零伤亡,要想达到这个目标,必然要改革企业各方面的制度和流程。所以随着安全生产状况提升,企业各方面都得到了改善。
“确保零伤亡”就是美铝的一个关键成功要素。
每个企业都有关键成功要素,可能不止一个。关键成功要素也会随着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而变化,洞悉了这些关键成功要素,运营企业就有了抓手。
我们可以用开车来比拟运营企业,开车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得有方向,有个目的地;二是车况要好。关键成功要素描述的是车况。关键成功要素通过一些关键指标反映到实际工作中,这些关键指标就构成了汽车的仪表盘。
说到这里,您可能立刻就理解了,这些关键指标就是KPI。
您说对了一半,指标有两种,一种是成果指标,一种是绩效指标。比如里程是成果指标,转速是绩效指标。
对航空公司来说,飞机利用率是关键成果指标,晚点2小时以上的航班数量就是关键绩效指标。
对化工厂来说,产量是关键成果指标,2小时内尚未得到解决的隐患数量是关键绩效指标。
关键成果指标和关键绩效指标的主要区别如下:
关键绩效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是最常使用的管理工具之一,但是很多企业在使用时都把“关键”和“绩效”两个词丢失了,只剩下“指标”。
我们一向以为,KPI是由战略目标分解而来的,这句话并没有说错,只不过这个“战略目标”跟真正的“战略”关系不大。战略目标(strategic objectives)中的战略(strategic)是个形容词,用来形容这个目标是宏大的,重要的,总体的。因此战略目标(strategic objectives)是总目标,最高目标的意思,而且往往是指运营目标,是运营管理领域的最高层次的目标。
如果你同意“战略”和“运营”是两个层面的管理,那么你也会同意战略跟创新有关,新市场,新客户,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新的商业模式等等。战略任务往往是实验性的,项目型的,小团队运作特种兵作战的,而运营才是大兵团作战。KPI工具更适合大兵团作战,因此和运营的关系更密切。
并不是说战略管理的层面不可以有KPI,而是说KPI方法更适合稳定运营的情境,而战略管理要面对很多的不确定性,要求稳定性的KPI不是一个称手的工具。
在受到规模效应制约的行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靠规模带来的经验曲线碾压小的竞争对手,因为规模大了,自然带来成本的降低,小企业根本没法比。这时候,大企业对灵活性的要求不是那么迫切。
这就意味着,大企业可以靠年度计划来管理,年初制定目标,分解目标,设计KPI,执行,考核,按部就班地完成工作。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企业要快速相应市场的变化,规模不重要了,灵活性变成了核心竞争力。企业从结构到流程都要敏捷化,这时候,静态的KPI就不好使了。
于是OKR应运而生,OKR的结构很象是神经元,一个O(objective)下面挂着几个KR(key results),某个人或某个部门的O会跟另一个人或另一个部门的KR相关联,不光是上下级的OKR之间有关联,同级的或跨部门的OKR都可以有关联,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神经网络,从而在结构上保证了企业能够快速响应市场的需求。
由此可见,OKR的关键在于透明化,让信息最大限度地在公司内共享。另外,OKR至少每季度更新一次(对比KPI每年更新一次),目的都是为了提高组织的敏捷度(agility)
OKR带来的另一个变化是放大了自下而上的力量,通常KPI的决策逻辑都是自上而下的,自上而下的指令的力量远远大于自下而上的反馈的力量。而OKR把企业连成了一个神经网络,大老板的OKR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来自基层的OKR的影响,想一下微信在腾讯成功的经历,就可以理解这一点。
OKR成了潮流,KPI仿佛就变成落后的东西了。如果您认同了我们前面的分析,您就知道事实并非如此,OKR不是否定了KPI,而是继承和发展了KPI。就好比有人问牛顿运动定律与爱因斯坦相对论,哪一个正确?稍有些科学常识的人都知道,两者都正确,又都不正确。科学定律都是对自然的简化,只是近似程度不同而已。虽然相对论精度更高,但我们仍然会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因为在容许的偏差范围内,牛顿定律更简单更好用。
有些时候,KPI更简单、更实用。作为一个务实的管理者,要坚持从自己企业的实际出发,不能有赶时髦的心理。
无论KPI还是OKR,本质上都与薪酬管理无关。KPI和OKR都是针对理性的人来设计的,而薪酬管理更多是要激励感性的人。
但是KPI和OKR经常被用来跟薪酬挂钩,甚至有些企业推行KPI或OKR主要目的就是解决薪酬问题,这真是本末倒置了。
KPI和OKR一旦跟薪酬挂上勾,其本身的功力必然大减。象梅奥诊所这样知识工作者集中的地方,采用的还是固定工资制,他们深知“钱”在激励员工方面具有两面性,而更多采用其他方式激励员工。如需更多了解“钱”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请参见我的另一篇文章《高绩效需要离钱远一点儿》。
关于钱,说起来原则很简单(做起来有难度):就是尽量多给一些。《大学》里说,“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中庸》里说,“忠信重禄,所以劝士也。”就是这么个道理。
可是现在有一些老板却要求员工节操如圣贤,用之如牛马,防之如盗贼。这样的做法如何能长久呢?
最后再来说说平衡计分卡(Balanced Score Card),我们先来看一张图。
这张图是平衡计分卡发展的巅峰之作--战略地图。这是一个非常漂亮的图画,结构严谨,形式美观,逻辑严密,象我这样理工科出身的人是很喜欢的。
平衡计分卡把KPI的理念用到了到极致和精致。精致的东西通常都不简约,看一眼您就有感觉了,这张图一出生就带有大家闺秀的气质,是为大兵团作战准备的,小企业如果想娶大家闺秀需要三思而后行。
因为能画这张图的人都有思辨的爱好和美观的追求,小企业崇尚质朴、实干,“文化人”不多,恐怕经不起这样的折腾。
平衡计分卡更多是为运营服务的,道理我们前面说过了,战略层面的探索主要靠特种兵作战,需要试错和灵活性,这不是平衡计分卡的强项。
处于BSC塔尖的战略目标,依然是strategic objectives,本质上还是总体目标,最高目标的意思,跟战略管理关联不大。
最近读了两本书,弗雷德蒙德·马利克的《战略:应对复杂世界的导航仪》,和戴维·帕门特的《关键绩效指标:KPI的开发、实施和应用(原书第3版)》,很有启发,写了这篇读书笔记,作为总结,同时分享给感兴趣的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