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县城段涧河桥(一)
暑假早起遛弯,东边沿涧滨水城乐道,可以一直走到世界文化遗产——汉函谷关前的柳湾大桥;西边沿涧滨乐道,可以一直走到新安产业集聚区森林国际门前。
东西距离不近,或东或西,一天只能走一处。一趟下来,来回总得一万好几千步,运动量足够。
这些年,随着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脚步,新安实施城市建设提质工程,县城周边所有的空地,除了东边的魁楼山、西边的铁塔山——已经列入规划,其他全部建成了公园绿地。老百姓茶余饭后,出门随便你往哪个方向走上三五十步,就可以进入一个绿草如茵、佳木葱茏、百花盛开、天蓝水碧的游园世界,让你信步走来,心静如水,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忽一日,触景生情,屈指一算,新安县城段涧河上,从东到西,一共有14座形态各异的桥,不由想把它们简单描述一番,立此存照——
1.自东向西涧河第一桥——柳湾大桥
柳湾大桥是上世纪90年代老310国道改造提升时新建的梁式桥,桥面双向两车道,外显九跨十墩,东端桥墩为三面斜坡混凝土墙支撑,其余为两两一组的圆柱墩。这座桥的附近,也就是函谷关东门外南侧——涧河和皂涧河交汇处,1950年的时候,曾建成一座10孔石拱桥,史称人民桥,跨径12米,全长120米,桥高7米,宽6米,载重20吨,可惜1958年被洪水冲垮。
2.柳湾老桥
柳湾老桥是原310国道通往洛阳的必由之路,因途径此处的老国道拐了个大“几”字弯,不利于“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上世纪90年代老310国道取直改线,新建柳湾大桥后,此桥慢慢废弃,只供附近居民出行、下地之用。但是,随着汉函谷关申遗成功、水城开发、汉关古城设计开发等形势的飞速发展,近两年,柳湾老桥被修葺一新,焕发出二度春!新修了桥面桥栏,沥青铺面,石栏护沿,桥面可容两车通行!站在桥上看,会误以为就是一座新桥。
但只要稍微走远些,你就会发现这座老桥的庐山真面目!这座桥应该是有名字的,像大跃进、人民公社之类。柳湾老桥应该是在人民桥被水毁之后又修的,时间当在1958年之后。
这是一座四跨的钢筋混凝土拱式桥,每个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三个券门小拱,其中相邻的两个较大的拱门,中间还是空的,相互可通:一来节省了建筑材料,二来减轻了桥拱桥墩负荷,三来极富艺术性,与四周水光山色共同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而这些特征,是原来路径此地无数次的我都不曾发现的。
3.鲍庄大桥
这座涧河桥,是新安水城开发建设的产物,位于废弃的化工厂(原豫西农专校舍)西侧,鲍庄村东,连接涧河东西两岸新修的乐道。此桥是2023年建成投用的,桥面可容两车通行,两边有凸起的人行通道。此桥为钢筋混凝土浇筑的梁式桥,六墩七跨,两边装有路灯。此桥修通后,大大拓展了县城居民尤其是河南、鲍庄村居民晨跑、晚练的运动空间,沿金水大道两侧人行道,东连汉关古城,西接工业大道,县城居民生活的幸福指数突飞猛进,直至爆棚!桥西侧往南新开辟了直通梭罗沟水库的景观通道,一个月光景未到此地,今天发现柏油路面已经铺通了。
[if !supportLists]4. [endif]涧慕桥
涧慕桥这个名字,是写此文时第一次搜集到的资料。此桥位于新安老城十字街铁路桥涵外涧河上,因北通慕容大街和慕容山、南跨涧河而得名。也是一座梁式桥,但桥墩很低,以至于涧河涨水时,湍急的河水时常从桥面漫过,人们日常称之为“漫水桥”,应该是县城段涧河上最简易的桥梁。桥面可以过去两辆车。
近几年城市建设提质,在原有桥梁西侧,又新修了一幅,使桥面宽度达到原来的两倍。中间设置隔离带,本为方便行车,但此处铁路桥涵历来都是左边过车,右边行人。这几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随着城市管理水平的提升,原来位于十字街南北的集市,被迁到了涧河以南,但小商小贩们的特长就是占道经营。所以桥面增宽之后,毫不客气的说,只是方便了赶集的商贩,交通该拥堵照拥堵,该梗阻找梗阻,遂成新安县城一大怪:赶集货摊桥上摆!形成典型的马路市场。但大家见惯不怪,也就习以为常,优哉游哉!
[if !supportLists]5. [endif]涧河铁路桥
这是新安县城涧河上唯一的一座铁路桥,是从新安火车站向西南方向的南大山——吕家大山北麓自然延伸出的一条铁路货运单线,连接建于南大山脚下的铁路货场。由11座独脚桥墩支撑的12跨箱梁,足见铁路桥的载荷!此桥建成后,曾通行运营了一段时间,但不知何因,后来废弃了!只见南大山根货场边堆积了许多废弃的货车车厢,蔚为壮观。停运之后,此桥成了夏夜人们纳凉的最佳去处!桥下水流有声,桥上铁轨横陈,人们坐在铁轨、枕木上,不觉有风,只感凉意——高处不胜寒嘛!好久未去,前段时间路过西南侧桥头,发现栅栏竖立,此桥已然被责任单位封闭了,且后果自负!昔日纳凉盛况自然成了历史!
6、西关桥——人民桥
新安老城拥有三座古老的桥,它们分别是西关桥、十字街桥和解放桥。有西关桥,自有东关桥。上文介绍的两座柳湾桥,都是东关桥,但与此处西关桥呼应的东关桥,应指1950年建于函谷关东门外那座被毁于1958年洪水的人民桥。蹊跷的是,这座西关桥现在也叫人民桥!
为什么?我想大概的原因是,为了纪念那座被毁的人民桥,此处的西关桥在建设时,采用了与原东关桥完全相同的形制:10孔拱式石桥,跨径12米,全长120米,桥高7米,宽6米,载重20吨,并且沿用了原东关桥的名称——人民桥。
现在我们看到的人民桥,位于县城最繁忙、繁华的地段!桥南是当时我县的工业区,自东向西分布着机械厂(力车厂)、建陶厂和卫陶厂;桥北不远,陇海铁路穿城而过;铁路再往北不远,是当时由西进城的主干道,直通县汽车站,街北还有县城当时最大的县人民医院!为了化解人流量大的问题,实行火车道口与机动车道、人行道交叉分离,方便居民安全出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此处修建了新安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座立交桥,一度成为新安的标志性建筑。
西关人民桥以其独特的10个圆拱设计,倒映在水中,犹如10轮圆月,与岸边翠绿的柳树及倒影相互交融,营造出一种清新俏丽的美景,给人以杨柳岸、晓风残月之感,充满了凄迷的美感和动人心弦的韵味。
进入新世纪,此桥上下内外彻底整修了一次,中间行车,两边开辟了人行通道,桥外立面和桥面人行道都镶嵌了大理石砖,老桥新姿,美丽动人。
(由于年代久远,手头资料欠缺,文中所述,只为大致情况,难免以讹传讹,若有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批评指正!此为上篇,后续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