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东北澳首府布里斯班,已经有足足一个月,又因为连续不断十来天的暮春雨,心里难免产生几分郁闷。恰好周末放晴,气温也正好人体舒适,就想着去城里转转。这城里是个啥概念?就是距家直线距离不到8公里的地方,如果坐公交巴士去,转来转去也不到40分钟。不到8公里、要不了40分钟,那不本身就在城区里住着吗,再不济也应该叫郊区吧?是的,这些关于城区划分概念都在理,可在地广人稀的首府城市,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也就158人,只要出了区区几平方公里的核心城区,走到哪里都跟乡村一样,哪有多少关于城市细分的感觉?
是的,包括咱们居住的、这座澳洲第三大城市,也都被华人同胞戏谑为布村。觉得按照时尚现代,繁华热闹,跟母国的“北上广深”没法同比;就是与一线城市相较,也不在一个档次;顶多算个二线、三线城市吧。当然如果套用发达、文明、富有城市指标衡量,那就另当别论。周末坐巴士进城,平日里半个小时一班的车,因乘客寥寥,调整为一个小时一班,尽管如此坐在车里的人还是寥寥。大约早上九点到达城里,皇后大街(主街道)游客稀疏,商场、店铺此刻刚刚“open”,咖啡店则是高朋满座,有点咱们广东人喝早茶的架势。城里可看、好玩的并不多,乔治广场呀、老市政厅呀;几个著名的包括圣约翰大教堂、史蒂芬森大教堂、阿尔伯特街联合教堂呀,这些年里里外外都看了个遍,也用相机、手机镜头拍了个遍。还有什么唐人街、植物园、罗马大街公园、邮政广场、故事桥、酒吧街、皇后码头、南岸河滨公园、州博物馆、艺术馆、图书馆等等,全都装在记忆的脑海里,也早就gu hua成过目不忘。既然都熟得不能再熟了,何以还要专程再来?答案其实也简单,再熟悉不过的城市印象,经过一段时间的疏离,就会再生怀旧的念想,就会有不同以往的审美欲求。这不,今日这趟城里游走,时间也就个把小时,却收获了上百张喜欢的图照。
有了网络电子地图在手,头脑中也有了清晰的来去的时间表,拿捏准确可以算计到分分秒秒。在淡化了社交的生活方式里,大把大把时间都属于自己支配,也用不着为这人那事斤斤计较。有喜欢热闹的同胞,刚来这里没几天的新鲜劲一过,就开始陷入到莫名焦躁,整天闹着要回老家。经过几年反复折腾之后,现在也进入到“立地成佛”状态,觉得这样清清静静过日子也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