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界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谁也无法确切得体会抑郁症病人的痛苦,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理解与陪伴。
日前,乔任梁先生因为抑郁症离世的消息震惊社会各界,让人惋惜痛心的同时,抑郁症再一次进入了公众的视野。
“你觉得孩子会得抑郁症吗?”
“肯定会啊,但是很多家长会以为那是孩子内向。”
这是我和一位心理老师的聊天内容。
在大部分人眼里,孩子是纯真和快乐的代言人。但是,可能很少有人会相信,孩子也会得抑郁症。
1、孩子也会得抑郁症
谈话间不由想起了Joanna,一个亲戚的朋友,因为走动得多便相熟起来。
Joanna是一个单亲妈妈,她把12岁的女儿教的很好,成绩优异,也很有礼貌,小区里逢人都能甜甜得打声招呼,大家都非常喜欢她。
可是有一天Joanna告诉我,她的女儿变得不爱跟人交流,喜欢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甚至哭闹着不肯去上学。
“那你是怎么处理的?”
“还能怎么处理,女孩子青春期来的都比较早,过一阵就好了,我就是担心她会早恋,其他倒是没什么。”
距离上次对话过去已有两个月,那两个月对Joanna来说是一场煎熬。
两个月里她的女儿转了一次学,如今在家里呆着,不久前才去学校办了休学手续,而她正在考虑要不要辞职在家陪孩子。
“孩子还是这样甚至晚上都会睡不着,听从学校的建议去了几家医院,医生说孩子有轻度抑郁症。”
说话的时候她很糟糕,眼睛深陷进眼袋里,衣服看着像没洗干净,感觉一下子苍老了很多。
她无法深切体会抑郁症给孩子带来的痛苦,可是作为母亲的她一样焦灼而又痛苦。
2、抑郁症是什么体验?
抑郁症是怎么样的一种体验?
对于这个问题,世人有太多误解和恶意揣度,也有不少人单纯地认为抑郁症就是不开心,不快乐。
——我所经历的挫折比你大得多,你这点事就要抑郁,简直太夸张了。
——抑郁症不就是精神病吗?孩子得了精神病说出去很丢人。
——你这是没病找病,闲得慌。
世人种种的眼光给抑郁症病人套上了层层枷锁,却很少有人愿意用一点点善意去了解那份不可言语的苦楚。乔任梁先生的过世引起舆论哗然,其中有一条评论让我印象深刻:
抑郁症病人就像被“魔鬼”操纵,他们无法控制自己的悲伤,绝望,好像另一个身份在跟自己竞争。
杨坤曾经说过,“因为抑郁症,我受了整整6年的苦,其中最痛苦的两年,是我还不知道‘抑郁症’是什么的时候。”
美国精神分析学会有一个提醒,如果孩子出现:
1. 情绪每天都低落,认为自己“活着没意思”,空虚没有价值感。
2. 对周围的一切丧失了兴趣,持续两周以上
3. 疲劳,思维迟缓
这三项出现任意两项,并持续两周及以上,家长应该引起重视,孩子很有可能处于患上抑郁症的高风险之中,一定要去专业医院寻求诊断和帮助。
3、引起孩子抑郁的原因
抑郁症的形成,需要一定的因素来渐渐促成。在这些不良因素的长期影响下,孩子才会显现出抑郁情绪甚至行为,比较突出的有家庭因素、人际因素、应激性生活事件。
家庭因素是导致儿童青少年抑郁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表明儿童青少年抑郁与父母婚姻关系破裂之间存在明显关系,而女孩比男孩更容易受父母离异的影响而出现抑郁。
“我的“抑郁”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家庭。
我的父母关系十分的不好,记忆中爸爸经常打妈妈……
以至于我心里很多画面是……
晚上,地上衣衫不整哭泣的妈妈……
爸爸的愤怒的样子……
还有一个破碎凌乱的家。”
当然,父母的严厉惩罚、过度干涉和保护都将影响孩子的抑郁症状,给予更多的关注理解和情感上的温暖,能减轻孩子抑郁症状或减少患病概率。
人际关系是影响孩子抑郁的另一因素。
随着成长,孩子越来越重视人际关系,有时候父母的苦口婆心抵不上同学朋友的只言片语。人际交往是孩子自我肯定和自我塑造的路径,对于性格敏感、情绪化的孩子更是如此。
长期处于不受欢迎的人际环境里、或者突然换了新环境,都易使孩子出现抑郁情绪,如果家长发现的不及时或者处理不当,极易造成抑郁症。
“小学时,我很爱表现,同学都不喜欢我,孤立我。四年级的时候吧,我好多次哭着跟爸妈打电话说我不想上学了,可是爸妈总觉得这是小孩子闹脾气,基本上不管。等我不哭闹了,我感觉身边每一个人都在说我坏话,回家也总觉得爸妈在说我坏话,我变得不爱说话。
有一次,我在客厅写作业,听到爸妈很小声地说话,就以为他们在说我坏话,突然间就很愤怒,我把本子撕了,冲他们大喊大叫,想离家出走,但是我刚走到屋子外面就被爸爸拉住,他大声地批评我,我也冲他大叫,然后他就扇了我一巴掌,那真的是他第一次打我,还是打在脸上。
那天晚上,爸妈都去睡觉了,我觉得活着太痛苦了,拿红领巾勒住自己的脖子,我简单地以为自己这样就可以把自己勒死,我记得当时的感觉,就像是血全都聚积在大脑,但是我不记得那天晚上我怎么睡得着的。”
这是一个曾患有抑郁症孩子的内心独白,我们看到了被抑郁症折磨时她内心的惶恐与不安,可她依然渴望着世界的关怀与理解。
同样,应激生活事件也会不同程度得造成孩子的抑郁,如:健康状况的变化和生活环境的突然转变。健康水平低下的儿童更易产生抑郁及焦虑情绪问题,环境的突然转变易引起儿童青少年抑郁的发生。
另外,长期住院也易引发抑郁,住院扰乱了孩子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秩序,孩子因此感到挫折或限制,与熟悉环境分离而产生自卑感、变得不知所措,焦虑不安、孤立、对他人敏感。
抑郁症是否只是一场心理“感冒”
取决于我们对它的认知
文章已授权公号,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