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俗语: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管理者发现一些问题,制定相应的政策,甚至还前瞻性地预留了不少弹性空间,以为可以一劳永逸,或者至少可以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有效的改变团队风气,提升劳动效率。可事实上,管理者制定的政策如果不能得到被管理者的信服和认同,假以时日,被管理者一定能够想出相应的应对方案来,要么用四两拨千斤的办法,将对自己不利的政策化于无形,让它根本找不到着力的对象;要么用消极应对的办法,阳奉阴违;或者还会引起强烈的对抗,用冲突的方式应对政策。
面对各种政策,人们一定能够像经济学原理中表述的那样,寻找到应对方案。有一个单位强化员工考勤,先是每天数次签到,过了一段时间,就有人互相代替签字;改成打卡机后,秩序好了一段时间,不久后就又有人互相代替刷卡;又改成指纹打卡,一开始员工的确没辙了,可是很快就有人从淘宝上发现了指纹模,利用指纹模大家又可以互相代替打卡了。看来,以后得使用人脸识别打卡才行,不过,既然能有指纹模,那做一个脸部模具应该也不难吧。
有的单位制定管理制度,动辄以扣钱为手段逼迫员工就范。一开始只是扣发奖金,执行过一段时间后,发现效果不大,然后出台更加严厉的政策,触犯规则不仅扣发奖金,连津贴都要扣了。政策刚出台的时候,的确有一定的效果,时间一长,管理者发现还是不能达到理想的目的,又一次制定了更加严格的政策,这一次连基本工资都要扣了。其实这些制定政策的人根本不懂人性,当然也不懂得经济学原理。
首先,人类的基因中早已内置了快速遗忘痛苦的本能,原始人受伤后必须马上淡化和遗忘痛苦,立即投入到逃生、狩猎、采集等活动中去,否则不是被野兽吃了就是自己饿死。其次,人类有寻找替代方案的本能,视力不好的人听力强,失去双手的人能够学会用脚做复杂动作。在单位中的收入被扣了,如果不影响生活,人们很快就忘记了被扣钱的痛苦,如果影响生活,那干些私活,挣些外快,也是替代方案。
所以,团队的效率是依靠互相协作来提高的,协作天然要求内部和谐和团结,用强压式的手段根本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只能让内部矛盾更加激化,人人都去想办法寻找应对收入减少的替代方案。失去了凝聚力,何谈团队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