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游戏产业的发展十分迅猛,不仅有各种非常便利的手游,更有逼真体验的VR游戏。不得不承认,今时今日,再把游戏当作洪水猛兽的确是不合时宜了。
现在的年轻人几乎没有不打游戏的。对他们来说,一起打游戏就和组队打篮球一样,是一种社交活动,男生女生都会参与,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当我们摘下有色眼镜看孩子们的游戏爱好时,就会听到他们的心声,也会对年轻人的世界多几分了解。而我们和他们的关系,一定会因为了解而变得更加美好。
我对游戏产品、游戏产业没有任何偏见,我希望和孩子探讨的是:如何自如地把握玩游戏的时间,不要让玩游戏侵占了正常的生活和学习。
我会给孩子玩游戏的自由。我认为,真正的自由不是想什么时候玩就什么时候玩,而是想什么时候不玩就能什么时候不玩。
孩子们当然不可能马上具备这样的能力,我们应当允许孩子在学习进退自如的能力时,有反复、有失控。只要在观点上达成共识,孩子们慢慢就会驾驭自己的欲望和爱好。
不要居高临下指责孩子缺乏自控力,很多成年人不也因为智能手机成为“低头一族”吗?我为自己定下了睡前当下手机的规矩,但也经常犯规。我们尚在学习的过程中,就别把自己看得过高了,要把自己当作和孩子平等的自控力“练习生”。这样,在和孩子讨论自控力时,说出的话人家才听得进去。
以下是一位母亲和爱玩游戏的孩子的相处之道:
【我就游戏爱好和我儿子深聊过,他知道我不是为日后批判他而“套”他的话,所以对我知无不言。在我问他“为什么那么喜欢打游戏”时,他这样回答:“那是一种和一群好朋友同心协力做一件事的感觉,会让你特别有归属感。如果游戏打赢了,还会有一种成就感。”
有一次我问他“最近忙什么呢”,他回答说:“在忙着招聘一个新的前台。”我好奇地问:“你一个高中生怎么会忙这个?”他解释说:他们的游戏战队最近要换一个新的前台女孩,原来的前台是一个低年级学妹,声音很好听,所以被录用了;但是,前段时间发生了他们的队友到别的战队无礼“踢馆”的事件,这位前台女生缺乏应对能力,结果导致对方战队直接找到他们几个管理层,以他们给人家赔礼道歉而告终。
我听得目瞪口呆,打个游戏怎么会这么复杂?我儿子给我耐心解释:组建战队需要多种人才,有的人适合当招聘官或教练,有的人适合当队长,有的人适合当队员,还有的人适合做前台公关。不同岗位的人需要互相配合,有时候也需要去物色一些打得好的高手,有的岗位可能还要进行人员调整。这次事件让他们几个管理层决定,要找一个高年级的女生,声音好不好倒在其次,关键是要有处理危机的能力,不能动不动就让队长出面。
听到这里,我哈哈大笑,这和我们开公司组建团队有什么不同啊?
于是,越过我不懂的游戏技术细节,我和他认真探讨了“组建团队过程中如何识人用人”,以及“做一个领导者如何在队伍里摆正位置”。我们因游戏而起的谈话,竟然成为一次对人性的分析及如何协调集体与个体的讨论。
说实话,当看到儿子有理有据地分析他们游戏团队不同岗位的分工和职责时,我真有点小意外呢!孩子们看似玩耍的行为,不一定像我们成年人以为的那样“无脑”和幼稚,抛开成见,走进孩子们的世界,你会有很多新发现。
这次谈话之后,我和儿子的对话层面更深入了,对他的了解也更立体了。
其实,每个孩子进入青春期后,父母都会感到几分陌生。那个对你完全依赖、亲密无间的小家伙,似乎一夜之间就变成一个不爱说话、满腹心事的小大人,你越想亲近他/她,他/她越远离你,很多激烈的亲子冲突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我也有过这样的苦恼,为此还偷偷哭过几回,总害怕孩子从此就和自己不亲了,害怕他变成和我寒暄客套的熟悉的陌生人。我做了很多努力,刚开始毫无效果,在我有些气馁时,意外地发现,从他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和他做深度交谈,可以帮助我们重建亲密关系。
我很想给当母亲的姐妹们提一个建议——如果你们不把我误会成一个“纵容孩子打游戏”的坏妈妈——这个建议就是,当你觉得和孩子的心不太亲近时,不妨学学打游戏,随便什么小游戏都可以。然后,借着请教和交流的机会,和孩子聊聊功课之外的轻松话题,可以让孩子教你打游戏,你们也可以一起打打游戏。玩着玩着,你们的心就近了,关系就变好了,你说的话他/她就慢慢听得进去了。
我儿子上大学之后,因为所学专业是传媒,对游戏的看法也越来越具备专业眼光。他向我介绍了一款在市场上非常受欢迎的VR游戏,让我意想不到的是,这个游戏竟然是一款充满温情的怀旧游戏——透过VR眼镜,你可以看到非常具有年代感的房间,那些旧家具、旧摆设似乎触手可及,背景音乐也很怀旧。据说好多人玩的时候都哭了。他的分析是,不只是年长的人爱怀旧,年轻人对逝去的岁月一样充满留恋,那些在现实生活中永远回不去的场景,在VR技术下逼真还原,让人又置身其中。无论哪个年龄段的玩家,都会触景生情,甚至潸然泪下。
我对他的分析非常认同。的确,产品最难得的是打动人心,但只要能做到这点,想不成功都难。
不仅我发现了儿子对游戏产品有非常强的分析和总结能力,他的同学和朋友也发现了。他们总喜欢让他推荐游戏,也喜欢听他点评游戏。一来二去,他就开了一个专门讲游戏的公众号,用诙谐有趣的语言,从不一样的角度点评并推荐市场上的游戏产品,有些是爆款,有些很小众。我和他爸都是他的热心读者,每每有更新,我们俩都争睹为快,既是对年轻人的世界怀着好奇,也是给儿子的小平台鼓鼓劲,心里美得很!
他在一篇题目是《乡村爱情模拟器》的文章里介绍了一款游戏。在这篇文章里,他把这款美式田园风格的放牧养成类游戏和知名度很高的中国乡土电视剧《乡村爱情》做了嫁接,我看了之后都恨不得给他打个赏了!
他告诉我,在上课之余经营公众号是很好的锻炼。公众号的文章需要不断更新,迫使他不断动笔,这样才会在写作上有积累、有提高。看得出来,他这么多年玩游戏真玩出了一些“门道”,我挺为他开心。
不管他大学毕业之后是否从事和游戏有关的职业,我相信这段经历对他都是很有益的。一个年轻人最可贵的就是,带着对这个世界的强烈好奇心,提出自己的观察和分析,无论切入点是什么,只要引发了思索,带来了认知的提高,激发了正面的情感,他就一定会找到自己的位置,带着热情和才华投身其中,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我不知道是否还有家长和我一样,对孩子打游戏不气不恼?其实,看了我孩子的成长经历,大家可以稍微放宽心,并不是只要打游戏就会学坏,这两者之间没什么必然联系。我儿子的打游戏经历丰富了他的人生阅历,不能不说也是一种人生财富。
当然,我也知道,很多孩子未必是想从事和游戏相关的职业,他们仅仅把打游戏当作一种爱好和消遣,这怎么就不可以呢?接受孩子爱好的合理性,就会允许孩子不带愧疚地玩游戏,这样他们才更容易学会管理自己的爱好,而不是被爱好所掌控。
我儿子每逢放假回家,常常会很懂事地陪我聊天,快到饭点时,我就会对他说:“儿子,你去打会儿游戏,妈给你做饭去!”看他那么大个小伙子,一脸幸福地起身走开,我挺自豪这么多年来,在这个问题上没和孩子对峙、冲突,也没为此让孩子感受到不被理解的委屈。 】
别把打游戏当作洪水猛兽,了解越多,误会越少。对游戏如此,对孩子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