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跑步,不得不提到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和他第一本只写自己的书《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开篇有这样一句话:
萨默赛特·毛姆写道:“任何一把剃刀都自有其哲学”。大约是说,无论何总微不足道的举动,只要日日坚持,从中总会产生出某些类似客观认知的东西来。
跑步又何尝不是一把剃刀呢?坚持跑步,为你带来的不仅是体能的上升,体重的下降,更重要的是心态、思想和心智上的改变。
三个月前,跑步对于从小不爱运动的我来说,是痛苦的,我讨厌跑步,每次下楼之前,总要为自己做很久的心理建设,跑步可以减肥啊,跑步身体好啊,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啊等等。
跑步的过程中,也如所有马拉松运动员一样,需要思考一些事情,分散奔跑带给肉体疲劳和痛楚,数绵羊、回忆往事、规划一下今天或者明天要做的事情,抑或是编点小故事等等。总之,不念诵点咒语真言,可能无法坚持到更远。
欧内斯特·海明威好像也说过类似的话:持之以恒,不乱节奏。
持之以恒,对跑步这项长期作业实在至为重要,万事开头难,然而可喜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安然度过了艰难的时期。而且还收获了一些自己的人生哲学。
痛楚难以避免,而磨难可以选择。
任何一件事,想要不断突破自己,过程总归是枯燥无味、充满阵痛,而且无法避免。
但是磨难可以选择,既然痛苦,你可以选择承担,自然也可以选择放弃,身边不乏活的安逸自在的人,不去逼自己做任何不想做的事,怎么舒服怎么过活,他们放弃了磨难,同时也放弃了成为更好的自己的可能性。
对自己有要求的人,会主动承受更多的磨难。
跑步,则是跑者们主动承担的磨难。
时至今日,跑步于我来说,不再痛苦,反而变成了一件令人愉悦的事情,如果由于客观原因导致某段时间无法跑步,竟然会觉得生活少了点什么,彼时彼刻,我知道我爱上了跑步,跑步使我感到快乐。
这大概就是所谓的自我突破。
三个月前,特别在意跑步的数字,渴望不断突破跑步的公里数,放到朋友圈里秀一秀。
三个月后的今天,不再刻意关注数字,不设限,不施压,只是根据天气、心情、身体状况,每周抽出两到三天的时间坚持去跑就是了,放在较长的时间轴上考量,一直在持续做着这件事就好了。
坚持跑步的这几个月里,体重没有再上升,反而整整瘦下来六斤,体能比之前也变好了,姨妈痛似乎也没有那么痛了。
这大概就是“做某件事情所带来的附加值”吧。
同样的道理,如果你现在正在坚持做的某件有意义的事情让你感到痛苦,试想,三个月后,三年之后,是不是也可以变成一件美好的事情呢?答案或许是肯定的。所以,想要放弃的时候,再多坚持一下下。
种一棵树的最佳时机是20年前,次佳是现在,坚持浇水施肥修剪枝叶,总有一天他会为你遮风挡雨,供你纳凉。
跑步如此,读书,写字或许也如此。
研究证明,21天足以让人养成一个好习惯。
笔者证明,坚持三个月可以让你爱上这个习惯并从中获益。
注:本文引用皆来自:村上春树《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
拙劣的文笔,粗浅的观点,欢迎交流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