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性地教,就是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在现代教育观、学生观、学习观的指引下,运用创新性教学理论、原则、方法等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创新学习动机,开发学生创新潜能,培养学生创新人格的教学活动。创新性的学,就是在现代学习观的指引下,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不拘泥于书本,不迷信权威,不墨守陈规,打破思维定势,在创新思维的支配下,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结合学习中的实践,独立思考,大胆探索,提出新观点,发现新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
创新性教学的基本内涵是:①创新性教学的本质是充分展示人类的创造力,并使之转化为学生自己个人的创造力;②创新性教学的目的是实现学生认知的发展(而不是单纯地稳定和延续);③创新性教学的任务是使学生个人的认识成为一个活的有机体;④创新性教学的基本途径是实现学生认识的自然发展,这种个人认识的自然发展过程的实质在于重演人类认识自然的基本过程。
创新性教学的首要任务并不在于直接传授现成的知识,而在于引导学生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没有问题,一切知识就都成了令人生厌的无病呻吟,学生就不可能有求知的欲望和要求,教学也就不可能取得任何真正的实效。问题不仅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前提,而且是学生理解和吸收知识的前提。知识只有围绕问题展现出来,才能为学生所理解和接受,进而才真成为其内在精神世界的有机组成部分,更重要的还在于它能激发创造动机和创造思维,并提供创造的可能目标和突破口,进而促使学生投身于创造活动之中。
创新性教学主要工作和措施:
1、在教学目标上,突破过去只重视对学生知识与技能要求,忽视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创造潜力开发,及忽视对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培养的倾向,转变为研究如何形成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态度,如何使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开发学生创造潜能,使学生养成创新思维习惯,掌握创新学习方法、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的过程,使学生全人得到发展。
2、在教学过程方面,突破课堂教学以教师的教为中心,学生的学服从于教师的教的单边教学活动过程,转变为教学过程中师生交往、互动的双边教学活动过程,达到师生共同发展的目的,同时,使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实现了角色的转换,学生则由被动的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学习主体。
3、在知识结构方面,突破旧教学观中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知识本位、知识的系统性、严密性、完整性,忽视学科之间、知识与学生生活与社会生活、学生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转变为建立学科之间,知识与学生生活、与社会之间的多项联系,进行综合性教学,使学生获得完整的知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
4、在学习方式上,突破单一、被动的对书本知识的记忆,忽视学生动手动脑,参与学习活动过程的体验性学习,转变为让学生亲自参与学习活动过程,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进行教学。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自主探究、发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学中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允许学生对教材的不同解读,倡导创新。同时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动手动脑,在观察、感知、理解、领悟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行体验性学习,同时,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不仅学会,而且会学,特别是能发挥创造潜能与创新想象及创新思维能力,进行高效、独特的创新性学习,为此要运用创新的教学方法。
5、在教学评价上,突破过去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只以考试分数为标准的现状,转变为重视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要求。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通过对学生的评价,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讲究学习方法,达到学会、会学、会创造性思考问题的目的;并且在学习上不断追求卓越,不断超越自己,永远保持学习热情和自信心,胜不骄、败不馁,自强不息,永远向上的精神。
通过对教师的评价,激励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不断地反思,明确自己教学中的成功与问题及所产生的原因,以改进教育思想观念,教学方式方法,并在教学中不断进行新的探索,不断超越和创新,让教学永远充满活力,充满人性与关怀,永远积极向上。
6、突破教师厌恶学生提出离奇古怪或与教师意见不一致的问题,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影响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现象,转变为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启发诱导学生批判思维,激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独特的与众不同的观点与问题,使思维具有独特性。
7、突破教学中忽视学生学习兴趣、需要和动机,使学生被动地学,产生厌学情绪的现象。转变为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发挥主体学习的能动性,使学生主动学,做到想学、乐学、创新性学习,突显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创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