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怕悲剧重演,我的命中命中,越美丽的东西我越不可碰。”王菲这句经典的歌词,是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的经典心理表现。
可能你或者你身边的人正在经历这样的体验: 发现自己努力了很久,但却始终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你们开始感到无力抵抗某种“影响命运的力量”。当你开始相信这种“命运”,便会开始觉得虚无,仿佛一切努力都是无益的。不再乐观,
如何对抗这种虚无的悲观感? 又或者,如何帮助身边有这种习得性无助的人? 这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问题。
什么是习得性无助?
20世纪60年代,Martin Seligman经过动物实验,提出了习得性无助的理论模型: 动物在先前的经历中,习得了“自己的行为无法改变结果"的感觉,因此,当它们终于置身于可自主的新环境中时,也已经放弃尝试。一直在笼子里被反复电击的狗,多次实验后,只要电击的信号音一响,即便实验者在电击前已经把笼门打开,狗也不会逃走。相反,它会在电击到来前就倒地不起,痛苦呷吟。本来可以采取行动避免不好的结果,却选择相信痛苦一定会到来,放弃任何反抗。这就是“习得性无助”。习得性无助就是这样一种被动的消极行为。
当一个人在某件特定的表现在人的身上往往是,事情上付出多次努力,并反复失败,形成了“行为与结果无关”的信念后,可能就会将这一无助的感觉过度泛化到新的情境中,甚至包括那些本可以控制的情境。比如,你已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孤独中,你就会渐渐认为孤独才是人生的真实,从而更加放弃与他人交流。
习得性无助受环境的影响最大。
一方面,一些极端环境会催生习得性无助。受虐待的女性、孩子和人质,是习得性无助的高发人群一一他们已经接受了“尝试是无望的”这样的暗示。一个典型的表现是,当他们离开长期受关押、虐待的环境时,会因为无法面对任何事情,而经历一段非常痛苦的适应期,无法正常生活。(因为害怕可能的失败),
另一方面,家庭的管教方式也有着很大影响。研究表明,过度管教、过度溺爱的家庭都会提高孩子习得性无助的几率。如果在上大学之前还不会自己洗衣服,不会做一顿简单的饭菜,或者在家庭的角色中,父母是经常说教、严加管制的(更像是老师),孩子在脱离家庭环境后(比如上大学后、就业时) 往往会倍感无助。
在习得性无助的影响下,很多人会寻找外部的因素作为责备的对象。比如,会把自己期中考失败的原因,归结为没有足够的睡眠,或者是“老师是个混蛋”。他们也会责备自己,认为自己很蠢。
习得性无助很容易导致抑郁一一当一个人不再认为自己可以控制自己的生活,觉得付出的努力与最终的结果无关,那么可能就会变得无助和无望。这里的抑郁,不仅仅指持续一段时间的普通的抑郁情绪,也包括更严重的抑郁症状。因此,习得性无助经常出现在对于抑郁症的临床研究中。许多抑郁症患者的表现是,当他们失败时,就会产生极大的挫败感,放弃尝试,产生“做什么事都是无济于事”的感觉。
总的来说,习得性无助理论具有三个重要因素:
个人行为和结果之间的无关联性,
对“自己所希望的结果不会发生”、或“不希望的结果将会发生”的预期,
不再做出任何行为以改变现状的反应。
为什么我们会感到无助?
习得性无助的人,往往在归因方式上存在问题。
这是1978年,Seligman和他的学生Abramson和Teasdale进一步补充修正无助感理论得出的。归因是指,人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过程,作出的解释和推论。当个体经历了失败或挫折时,会有不同的归因风格: 例如,
失败是由于内部的自身原因,还是外在环境造成的; 导致失败的原因是稳定的,还是不稳定的; 导致失败的原因是普遍的,还是个别的。
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更倾向于采用这一解释风格: 将坏的结果归因于内在的、普遍的、稳定的特质。这三种角度被归纳为“3PS”:personal/pervasive/permanent.了解以下这三个角度,也会帮助具有习得无助感的人们走出自己的心理困境。
内在(personal) :
他们容易将自己投射到问题上,认为什么都是自己的错。一一会降低个体自尊。
普遍(pervasive): 他们认为问题不仅仅是问题本身,而是影响到生活中的每个方面。--这使得失败的影响会泛化。
稳定(permanent):他们认为,问题是不可能被改变的。一一使得失败产生更长久的消极影响。
这种归因方式的一个典型情境是学业困难。那些成绩不好的、无助的儿童更容易采取内在的、普遍的、稳定的归因(如自己的学习能力不足,而这种能力是无法改变的),而非外在的(某次考试比较难)、个别的(仅仅不擅长某科),不稳定(这次没有认真复习) 的归因,他们报告了消极的感受,同时预期下次也会做的很糟糕,采取无用的策略,并反复思考无关的事情。一次失败会让他们觉得要垮掉,然而之前的好成绩则对他们不产生影响。
20世纪80年代之后,无助感理论又有了新发展,即无望感(hopelessness)。与无助相比,无望感涉及到对整个未来的消极预期,以及随之而来的反应。
我们之所以能够且愿意付出努力改变我们的生活,是因为我们抱有一个信念,即“我们的行为会产生特定的结果、掌握这其中的联系。可以让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