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最具艺术美感的电影当属《至爱梵高•星空之谜》。电影故事情节并不复杂,由充当男主角的邮差牵线,通过镇上的不同人物的口述和回忆,从侧面反映梵高的个性和人生经历,同时也在试图揭露梵高离奇死亡的真正原因。
电影的最大亮点就在于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这部电影是世界上首部全手绘油画制作的动画影片。125名画家共同绘制了65000副油画,这些人员在经过短暂的培训后即开始工作,通过模仿梵高的油画风格进行再创作。
可以说这部电影的每一帧都是油画佳作,大部分都源自梵高的作品。如果在观影之前能够对梵高的画作有基本的了解,那么在看电影的过程中就可以不断地重温与欣赏这些经典。电影中展现的梵高作品有:《星空》、《马车与远处的火车》、《阿尼埃尔之桥》、《夜间室内咖啡座》、《露天咖啡馆》、《风车小镇》等等,不一而足。
透过这部电影,我们可以了解到梵高的一些人生经历,能够多少感受到他当年的内心世界,于是不禁会去思考为什么梵高生前会这样落魄不得志,为什么这样一个充满矛盾的个体竟然可以取得如此非凡的艺术成就,从中我们又能收获哪些有益之处呢?
时间回到19世纪中期,当时欧洲流行现实主义,绘画艺术讲求真实与精确,重视描绘形体与轮廓,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诸多近似照片一般的写实绘画作品,比如《拾穗者》、《贵妇》、《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等。而到梵高这里,绘画艺术所倡导的精确性已经改变,绘画中的人物和风景的线条比例并不准确,画面中更多表现出画家内心的思想感受,目的在于揭露人性。
我们看到《星空》中那旋转的星星,似乎有一种狂野蕴含其中,而这恰恰是梵高在入住精神病院期间所作,他内心的烦躁与不安在这副画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我们也可以看到在梵高的自画像中,他那不合比例的脸庞上有一副充满无限忧郁的眼神,流露出画家当时内心所遭受的折磨。应该说,梵高的作品特色在于表达主观感受,而不仅仅呈现客观世界,而这正是梵高的伟大所在。
梵高的艺术风格远远领先于时代,在他之前没有这种类型的画作,在他之后才有人开始尝试这种风格,后来的毕加索和波洛克则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完全摆脱精确性的束缚,分别走向立体主义和抽象主义。当时的印象派画家已经开始尝试改变原有的现实主义画风,但却遭到主流艺术的排斥。所以莫奈的《日出•印象》会受到学院派画家的嘲讽,后者认为他不会画画。而至于梵高那些比印象派还要“扭曲”的作品自然更得不到认可了。
现在看来,梵高是属于后印象派画家,具有开创性的高雅艺术向来曲高和寡,当时主流艺术尚不承认梵高的风格,普通民众更是不理解梵高那风格怪异的作品。这些原因就直接导致梵高在艺术道路上形影相吊,当时他似乎是在“独孤求败”。与此类似,爱因斯坦出版具有划时代意义《相对论》时,当时全世界据说仅有几个人能看得懂。
20世纪初,梵高的艺术风格开始逐渐得到肯定。如果他能多活15-20年,并持续创作属于自身风格的作品,那么到了上世纪初应该就能抬头见到天日了,因为梵高确实在死后11年左右开始逐渐成名。所以一个人功成名就前确实也需要坚持足够长的时间,很多人就是在时间上没有达到下限。
当然梵高自身个性也是导致他走向孤独与彷徨的原因之一。他生性就比较不合群,怪癖孤立,所以经常遭到他人的误解,受到过严重的凌辱,甚至还被小孩欺负。他似乎是活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另一个环境中。但实际上,从梵高给弟弟提奥所写的信件中可以看出,他并不是疯癫的怪人。同时代的画家高更待人傲慢,而梵高对同行画家的态度则充满热情和爱戴,这样的个性似乎也与疯癫扯不上边。
即便受到各种身心折磨,梵高依然对自然和生活充满热爱,这点同样可以从他写给弟弟提奥的信中体会到。他曾在信中表达对自然的看法:“对自然的感受和热爱,迟早会在爱好艺术的人心里产生共鸣。”他还在信中述说对生活的热爱:“生活对我来说是一次艰难的航行;但是我又怎么知道潮水会不会上涨,以至于没到嘴唇,甚至会涨得更高呢?但是我将奋斗,我将生活得有价值,我将努力战胜,并赢得生活。”
梵高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也可以从他的画作中窥见,他的作品既有狂傲不羁的风格,也有静谧安详的氛围,表现的都是自然和生活的景致。如果《星空》充满的是作者内心的不安与焦灼,那么《在亚尔的红葡萄园》则表现的是一片祥和的田园劳作景象,《夜晚露天咖啡馆》洋溢的是一丝惬意的平和,《罗纳河上的星夜》透露出一种宁静与浪漫,后面这些作品都与生活相关,涌动着梵高热爱生活的拳拳之情。
梵高从1883年开始作画,到1890年离世,前后仅有8年时间,从学画到创作都在这段时期完成,但竟然能够从业余水平达到大师级别的高度,这着实令人震惊,由此可以看出梵高惊人的创作才能,也只有用天赐禀赋方可很好地对此做出解释。每个人都有优于他人的长处所在,我们如果能够发掘出自身的天赋,并加以开发与利用,有可能也会取得令自身都难以预料的成绩。
梵高的成就也应归功于他的异常勤奋。从1883年到1890年的8年时间中,梵高共创作800余副作品,平均下来每年创作100副,每个月8副左右,每3-4天就有一副画作诞生,这其中还不包括其它的写生练习。由此可以想见梵高的勤奋程度,看来天才要取得成就也必须付出汗水。在这些宝贵的岁月中,梵高还给弟弟提奥写了800多封私人信件,这也说明他笔耕不辍。天才尚且如此勤奋,凡人要取得成绩就更需要加倍努力,这也印证了当下的流行语:“比你优秀的人不可怕,可怕的是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努力。”
他的才能实际上在当时已经有人预见到。他的弟弟提奥最为欣赏梵高的作品,也最能够理解梵高本人,并始终在经济上和精神上支持梵高创作。唐吉老爹也似乎看出梵高的才能,很喜欢他的作品,允许他的作品在店里销售,并向高更介绍梵高。如果当时主流艺术界能有人认可梵高,那他悲怆的人生也许会有所改变,个人的成功确实也需要贵人的提携。
整部电影最为感人之处就是梵高对于艺术的专注,其程度近乎疯狂。在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梵高可以在风雨中作画,陶醉于景物之中,全然物我两忘,他甚至可以对一只乌鸦观察细致而若有所思。他以其独有的眼光和思想只身一人在艺术道路上不懈地探索,这种精神可以说是无数孤独奋斗者的缩影,也容易引起他们的共鸣。他对于艺术的专注也能鼓励后来者在自己的道路上坚毅前行。
或许我们仍然无法理解梵高的作品,但是通过这部电影我们可以看到一位孤独的大师对于艺术的执着追求,尽管饱尝贫穷、疾病和失恋的折磨,遭受他人非议、排斥和歧视的侵扰,他依然义无反顾地追寻梦想,并且忘我地进行创作。他在心力憔悴中仍然高喊:“如果我不能按照自己意愿的方式去画画,那样活下去多没意思啊!”这种对于梦想的执着足以令人动容。
如今身处高度工业化的时代,社会分工不断细化,任何人只要在一个狭小的领域做到专注并投入充分的训练时间,即便不能成为名家大师,至少也能够维持正常的生活。如果能够像梵高那样对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或事业有近乎狂热的追求,就算是暂时无法功成名就,也至少能使自己的生活充满快意。
总之,热爱生活、艺术天赋、开创性、勤奋、专注与执着,这些品质成就了一位卓尔不群的艺术大师。但又是偏执、孤僻和绝望使这颗巨星陨落。很难想象这样矛盾的心理能够在一个人身上汇集。生命有限,艺术永恒。如今大师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但是梵高通过他的画作永远活在世人的心中。
电影片尾曲《Starry Starry Night》(《繁星点点》)响起时,全场观众都静心聆听不忍离去,似乎还沉浸在电影所营造的氛围中,穿越时空回到梵高所生活的那个年代。这首歌究竟有什么魅力呢?
这首歌是作者唐•麦克林(Don Mclean)在欣赏梵高《星夜》后内心感概万分而创作的。歌曲以一种凄美的旋律向艺术大师梵高致敬,歌词更以诗一般的语言再现了梵高创作中的灿烂色彩。听到此歌内心便会趋于宁静,甚至催人泪下,不自然会去体会歌手对于梵高的无比崇敬之情,想象他那绚烂多彩的画作。
如今,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纪念馆日复一日地播放这首感人的歌曲,以缅怀这位“疯癫”的艺术大师。我们可能不一定能够从梵高的画作中洞悉他内心的苦楚,但或许可以从这首歌的部分歌词中理解到一些大师当时的内心感受。
Starry starry night
繁星点点的夜晚
paint your palette blue and grey
你在调色板中描绘着灰与蓝
look out on a summer's day
你在夏日里举头望远
with eyes that know the darkness in my soul
你那双眼能够洞悉我灵魂中的黑暗
Shadows on the hills
阴暗的山间
sketch the trees and daffodils
映衬出葱葱树木与朵朵水仙
catch the breeze and the winter chills
捕捉到阵阵微风与冬日严寒
in colors on the snowy linen land
雪地斑驳的色彩呈现其间
Now I understand what you try to say to me
如今我终于明白你要对我表达的内心感触
and how you suffered for your sanity
你的心智忍受了无限的苦楚
and how you tried to set them free
你试图摆脱他们的束缚
They would not listen
然而他们并不理会
they did not know how
他们也不知如何面对
perhaps they'll listen you now
也许现在他们会听你倾诉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