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
拆书帮之前对我来说是一个神秘的存在,在阅读《这样读书就够了》让我揭开了覆在她脸上的神秘面纱,今天有幸来到训练营参加了一整天的开营活动,我们这才算认识。
内容回顾
为了将“已经懂了”的RIA变成“会用了”的技能,导师们讲得特别细,po出每一个环节的关键字,并让我们在这些关键字的提醒下现场进行演练。
R环节(片段选取)关键点:致用类,有步骤,两页内片段
I环节关键点: 给定义(这个片段讲的是什么),给原因(为什么要使用这个方法,用有什么好处,不用有什么坏处),给步骤(这个方法具体怎么做),给适用场景(什么场景下适合使用这个方法,什么情况下不适合),需要用自己的语言来复述,架起理论到自身行动的桥梁。重点的how部分,使用动宾短句。
A1环节关键点:自己经历、故事、关联I、做与I相关的反思
A2环节关键点:写目标(用smart原则规范)、规划行动、关联I,有检查可控性(可设定奖惩机制)
smart原则关键点:具体的、可衡量的、可达到的、相关的、明确的截止日期。结果需要是一句简洁的话,不要是一长段内容。
过程回顾
“知道RIA—运用RIA”的过程发生了什么?
1、写A1时,我写的是现在有的一个习惯,是状态,而片段讲的是养成习惯的方法。我此时发现写不出故事,因为一个状态是加工不成一个有过程的故事的。在小六老师的指点下才发现,这就是没有正确解题。为什么我们A1环节的关键点之一是故事?那是因为我们选的是致用类的片段,是包含了步骤的内容,本身就是一个行动指引。
2、写A2时,写目标把我难住了,我写一长段!简化了半天也简化不出来,最后在小六老师不断提问下才理清自己的思路,当最后被总结成一句话时豁然开朗,这不是字多字少的问题,而是到底想清楚了没有自己要做什么的过程。把目标清晰表达是让行动得以高效执行的第一步!
3、I环节,三组上台展示各自对片段写的I,差异非常明显。在how的部分,简单如卓越队,只看不听根本不懂要怎么做,复杂如我们三小拆队,字多得不想看。小六老师让我们先操作再给出正确方法——用动宾短句!印象深刻啊!附上我们第一次写的I做纪念,因为我之后再也不会写这么长了!!!
4、R片段选取,选了三本书啊,最后一个完成!以为带how就可以了,兴奋自己这么快就找到。结果发现里面的步骤有几步可以是平行步骤也可以是连贯步骤,可能会在给大家讲的时候产生很多争议,放弃!第二本选的how,是非常清晰的连贯步骤,但是具体看发现没法操作,因为这几步都是大步骤,分别里面都有很多小步骤才能实际操作,太难了,放弃!!第三本终于找到了适合0级拆书家的片段,XYZ表达法,一目了然。
5、RIA整体来一遍,看别人拆书家行云流水一般完成全过程,上台讲时觉得自己啰嗦到不能再啰嗦,结果时间才9分钟。A的部分一句话就可以说完,表现能力需要再加强!(附图)
感悟
我从来不觉得理论到运用很简单,也慢慢学会不怕遇到问题,“问题就是学习机会”的观念在这一年的学习中已经慢慢长到了我的脑袋里。所以,我很庆幸,今天遇到了这么多问题,满载而归!
分析原因,回顾过程,“满载而归”都是课堂设计带来的结果。问题很多时候都无法被想象出来,而让别人做了后自然显现出来的!课程设计是一项高级技能,在促进别人学习时,运用得好的话,这就是一个普通人胜过一个行业专家的武器!
今天导师们教我们使用RIA,是将每个片段拆开分别练习好了再进行组合。我再反思我之前的育儿践行营主题分享时,是对一个现象进行了众多原因分析并给出对应的解决办法。内容太多了,给了人家一堆干货,一大箱“工具”,结果别人可能一个都没拿出来用。还不如就一个工具,让大家都用用看,“少即是多”原来如此!
在下周五的主题分享时,我打算对一个主题只讲两个解决办法,把每个办法讲透并给出我家里的实践故事,让大家就直接去用!为了让大家更多去践行和反馈,我打算简化检验方法,降低要求,将之前要求大家写践行日记的方式改为在群里回复“已用方法1或者2”。
接下来20天,期待自己在运用上“慢慢升级”!伙伴们,结营时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