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诚〈孟子〉学习笔记34梁惠王章句下14-1》
今天是丙申年丙申月辛未日,七月十五,2016年8月17日星期三。今日中元节。
去年此时,西历是8月28日,距离南宁受学的10月初,还有差不多一个月时间。
参加高强度的人文讲师精英特训营,是此生最好的决定,是此生最为明智的决定,是此生最有价值的决定,也是此生最有意义的决定。它是我开始运用反省的决定,它是我走向新生的决定。
此后至今的近一年期间,又经历了几重人生的考验,需要我一个人做出决定,常常面对着彻底的孤独。回想起来,人在孤独时常常会变得软弱,因而常常倾向于维持妥协而苟且,常常无法真正展开有益的思考活动。南宁受学是一个分水岭。它是我内心深处源源不断的能量。眼下,考验依然在,孤独依然在,软弱依然在,只是我依然不做轻易的妥协,依然坚持令思考活动真正的展开,这是南宁受学之旅塑造的新品格:独立思考,自主人生。
去年中元节,异乡十字路口,为逝去的父母亲大人烧纸祭奠。来了一位年轻人,绕着我转,他问我在拜谁?我说是先父先母还有继父三位先人,他倒头便拜,吓我一跳,觉得怪异,未加理会。烧完纸,磕完头,他帮我覆土掩火。我想,是了,路对面就是消防大队,看他身着军队便装,应该是消防官兵,于是问他:"敢问兄弟是哪位?",小伙子一拱手:"我乃关羽关云长,走了,别再来了。"说完咚咚咚绕走三圈,走了。心甚奇之。奇遇一桩。
这是中元节使我忆及的两件往事。
【滕文公问曰:"齐人将筑薛,吾甚恐。如之何则可?"孟子对曰:"昔者大王居邠,狄人侵之,去之岐山之下居焉。非择而取之,不得已也。"】
滕文公问道:"齐国人准备加强薛地的城池,我们和薛地仅四十四里,齐国加强薛城,对我们构成危迫,我很害怕,您说怎么办才好?"
孟子答道:"从前,周太王居于邠地,狄人来侵犯,他打不过他们,他便放弃了邠地,搬到岐山之下定居下来。他这么做,不是因为邠地不如岐山,所以他作出主动的战略转移的选择,实在是迫不得已,迫于狄人之难,拿他们没办法,无可奈何,只得搬家以图存。"
有很多人,喜欢听以小博大、白手起家的传奇故事,背后有一种扬眉吐气的心理欲求,说实话,这不合理,有一句话叫做"只见贼吃肉,不见贼挨打"。孟子的话揭示了成功本来的合理路径和真实面目。
【"苟为善,后世子孙必有王者矣。君子创业垂统,为可继也。若夫成功,则天也。君如彼何哉?强为善而已矣。"】
孟子接着讲解说:"周太王的做法值得借鉴,借鉴什么呢?周太王当年迁走,虽然出于避难的权宜之计,但是呢,周王朝的根基,却是从他这一代开始建立的。
他做了什么而建立周朝根基的呢?他只是做了一名国君该做的事:修德行仁。
他的所作所为,虽然暂时失国,但是后世子孙却能因他的善德而兴盛起来,如他的孙子周文王、曾孙周武王和周公,开创了八百年周朝。
这不是人的能力、强力实现的。除了能力,还有想象之外的规则,这是天理。对于接受了现代教育的当代人而言,其思维模式受知性影响,已经很难理解天理这种影响力的作用方式了。若能认识到这是自身的一种局限,愿意思考思维模式的问题,这是好的起点。
孟子说,君子的思维模式是:打根基,立规矩,做示范。只做这三件事。不离开这三件事。他只做自己该做的、能做的、应该做的,除了这三条,不做他想。简单,守规矩;能操作,不多余。检查:不变形,不走样,不走偏;保持反省,保证不失其正!做到这三样,后世子孙就有样学样,可以继续行、照着做。
还有吗?没有了。
有人会说,故事只讲一半,吊在半空啊。剩下的一半,不在"掌握命运"范围,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剩下的一半就交给天命了。
有人会问:这种态度是不是太宿命了?可是,能拿出这种态度,需要多少年的修养?需要多少经历的磨练?可曾想过?你以为这只是一个想法吗?这是想有就能拿出来的态度吗?所以,这个态度,没那么简单。
孟子说道:"现在齐国危逼在即,怎么办呢?努力实行仁政。除此之外的更多想法都是焦虑而已,于事无补,反受其累。"
有人把东想西想和焦虑不安当成勤奋,以为这是"生于忧患",其实这是侥幸心理使然,总想着想点儿什么办法应付当下,被冠以"紧急重要事项"。如果每天、每周、每月、每年都优先"紧急重要事项",这辈子还能有什么建树?用大白话说就是"对付着过的一辈子"。
师父一直用"大用"和"小用"敲打我们:想要大用,就要学大道。如果脑子里装着小用,你跟大道就没什么关系了。进一步而言,想要人生成功,就要学大道;想要赚快钱出风头的,就不值当讨论了。孔子说:"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连活着都是侥幸,谈成功也就是妄想而已。
行不由径,走在大道上,时间到了,天意也就到了。
【学习参考书目】
《四书章句集注》朱熹著
《张居正讲解<孟子>》张居正著
《读四书大全说》王夫之著
《孟子正义》焦循著
《孟子译注》杨伯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