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诚〈孟子〉学习笔记445,10-7-8,万章章句下7-8》
【万章曰:"孔子,君命召,不俟架而行,然则孔子非与?"
曰:"孔子当仕有官职,而以其官召之也。"】
今天是丁酉年己酉月癸亥日,八月十四,2017年10月3日星期二。
上一节,孟子以"门路"为喻,秉礼义纲领,指出诸侯召唤贤人的方法是根本颠倒的错误,贤人以义为决,秉礼治躬,当然不睬你!
这一节,万章举出孔子的做法,将了老师一军,打破砂锅问到底。您不是说贤人不会去见诸侯吗?可《论语》上明白记载着,孔子接到国君召见他的传令,不等车马备好就先动身,他这么着急,按照您的理论,难道说孔子不知有礼义当守,他是错了吗?
孟子说,没做官的读书人和做了官的读书人,所处的位置不同,做法就该不同。《论语》上记载的这件事发生在孔子在鲁国做官时期,他由中都宰做到司空,由司空做到司寇,一直有官职在身,鲁定公以召唤官员的礼义召见他,孔子以官员应有的礼义前往谒见,决策没毛病,规矩不容慢吞吞的行事,所以不等马车备好就先动身。但是,没做官的读书人又不同,没做官就是平民,决策和规矩自不相同,怎么能和当时孔子的做法相提并论呢!
这一章讲了很多礼义,就是规矩和决策,指出读书人应当坚守原则底线,领导人该有明智准则,但是,读到最后,反过来强调了一点:反对教条!这是儒家中道思想的精华,是华夏文明传承发展的根本动力之一,肯定礼乐文化,同时否定教条主义,这一对看似矛盾的思想,正是推动华夏文明振翅飞翔的双翼,是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动能。僵死的形式必然害人害己,天马行空的做法必然导致价值虚无主义,人类文明的疆域必拓展于拒绝教条的天条与反对漫无边界的铁锤之下,不容混沌不分。啃裹脚布的和一股脑倒掉的,都是华夏文明和中国文化的罪人。
师父从头到尾叮嘱,要为大用而读书,不要为小用而读书,开始不懂什么意思,逐渐有点意识,慢慢有点懂了。由此体会到读书和立志是相互促成的关系,因立志而读书,因读书而立志愈加高远。这很好理解,这就好比很多书开始读不懂,后来读懂了,就是"读书改变气质"。"不忘初心"不是刻舟求剑,而是不改赤子之心。
循正道,致良知,独立不盲从,自由不跑偏,站起来,薪火接上,举起点燃。不间断地提问:你读书,目的是什么?
狄尔泰说,将什么确定为未来的目标,将影响我们过去的意义。
【学习参考书目】
《四书章句集注》朱熹著
《张居正讲解<孟子>》张居正著
《资治通鉴直解》张居正著
《读四书大全说》王夫之著
《孟子正义》焦循著
《孟子与万章》南怀瑾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