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丹顶鹤的日记本
努力做一个,有品位的人。
这是我大一的床头书,是随意从校图书馆抱回来的一大摞书中,少数让我还书后还下单买的;唯一买了之后反反复复读了十年的。
十年前,一个刚刚结束高考不久的我,一个背书只为考试的我,一个四大名著只看老师划的“重点章节“的我,第一次从林先生的书里,读到了“读书不为成功,甚至不为心智成长,仅仅是为了快乐。” ,“然而,全情投入的读书又必然会让你的心智成长。”
不知道怎么形容当时的感觉,因为我借阅这本书,仅仅是因为,它是一本英文书,而我们学校大一就考四六级,我想提高英文阅读量。这真是个巨大的讽刺。可是我却不能自拔的将林语堂对读书的理解那个章节,读了一遍又一遍。下面,我试图概述这个章节的主旨:
读书让人变成一个有涵养,有魅力的人;是最廉价的上层社会活动。
- 读书可以将一个人的心智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下解放出来,从而穿越古今,遨游世界,广交智者。那些没有阅读习惯的人,把自己囚禁在immediate(时间上的立刻的、空间上的紧挨着的,我无法找到一个合适的中文单词)世界。并且把这个小小的世界,当成是世界。
- 读书可以激发人的思考和想象力:从前你只是书中的一个角色,现在你却是一个旁观者。金庸小说里的小龙女,想象中的总是比刘亦菲,李若彤还仙。
- 读书让人充满耐人寻味的魅力。这种魅力不同于纯粹的外貌,这种cultivated man(不同于我们所说的受过教育的人,我们所说的就是谁学历高,谁受教育多)总是口吐莲花。一个人读书有品位,说话就有品位,写作亦然。
- 没有什么必读书单,那些拿个书单去读,然后像做任务一样一个个划掉的读书人,是不会成为cultivated man的。
只有某个人在某个特定的时间段,某个特定的地点,某个特定的情形下必读的书。同一个读者在不同的时间段读同一本书,感受会完全不同,因此,好书值得反复去读。 - 找到你爱的作者,就像遇到一见钟情的情人,你爱上他,你相信他,读他所有的著作,吸收他的思想,进步的也非常的快。当你的品位改变,或者对这个情人厌倦,你就再去找下一个作者。这样谈几次”恋爱“,你自己变成了”恋爱“高手:一个作家。
- 一个人一旦可以用一种休闲的心态去读书,那他就会对一切事情有耐心。(例子:见书中描述李清照夫妇如何 沏茶读书)
除了读书,他对旅游的理解也非常有趣。
旅游是为了体验未知,让麻木的神经变得敏感
三种他讽刺的旅游观念:
- 为了谈资 : 林语堂有一段描写,游客在黄山上摆个喝茶的姿势拍照,然后回去当谈资的讽刺案例。
- 为了心智成长:林语堂讽刺跟团旅游最后就记住了,一堆伟人的生卒日期。无聊透顶。
”I doubt very much whether one's mind can be so easily improved.“ - 为了完成任务:林语堂讽刺说,这种人非常无趣。就是在休闲的时候也是在划清单,到了一个景点就划掉一个,甚至娶妻生子都是为了完成成功人士的清单而已。
去了巴黎伦敦米兰纽约,屌丝依然拜托不了俗不可耐的气息;去黄山大理喜马拉雅,急功近利者依然不能跻身上层社会。因为,以上三种根本算不上旅游。
他推崇的旅游的意义:
- 重新变得无知:不熟悉的环境,不熟悉的人,不熟悉的语言,不熟悉的文化。这一切,都让一个人麻木的神经变得紧绷,于是开始如海绵一般充分吸收新事物。
- 旅游不在看什么,在于什么都不看。(哲学意味)there is all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eeing things and seeing nothing.让我想起了《小王子》里狐狸说的话:真理都不是用眼睛看的,是用心体会的。
- 造物者一视同仁,对于一片羽毛,一片叶子用的心程度,不亚于一座山峰,一蹲石窟。爱生活的人,即便不旅游,也可以发现无穷无尽的生活的乐趣。(见 王羲之的故事)
总之,这是一本中国贵族生活的百科全书,衣食住行无所不包。林语堂是一个有趣的人,文风犀利幽默,让人忍俊不禁。(王思聪这种人,在林语堂的定义看来根本算不上cultivated man)
不过,我们毕竟不是衣食无忧,所以没有条件完全按照书中所讲的践行,我们也摆脱不了为了功利而读书,旅游。只是,我们不能忘记生活,不能变成商业社会里,麻木的,无趣的机器人。工作之余,我们有必要偶尔脱身,置身世外桃源,经营生活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