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007战友蒯明锋在他的公众号“锋言锋语”中写了一篇文章,是关于一篇演讲内容的解读。他说最近看了一个TED演讲视频,主题是“究竟如何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演讲人是台湾大学学者吕世浩。
演讲中,吕世浩先生身着松垮的白色大褂,说一口浓厚的台湾腔,从陈述自己对历史学科的学习研究历程,到抒发自己对历史学的诚挚看法,然后引出了演讲主题的答案。
他说,要想从历史书中汲取智慧,就是在你读到历史人物在面对那些关键的人生抉择的时候,停下来,合上书,闭上眼睛,想象你自己就是那个历史人物,思考自己在那个历史背景下会做出怎样的抉择,要花点时间,一切都想好之后再继续把文章读下去。
这样让自己的想法和历史上的那个人物的做法做对照,看看差异在哪里,这样也形成了与书本的互动,做了阅读历史书的主人,而不是被动地读历史书,被动地机械地背诵历史信息。最大化地在读书过程中催生思考,汲取书中的智慧和营养,让读书这个行为产生价值。
0 2
实际上,不仅仅是读历史,其它很多方面书的阅读也应该是这样的。要最大化吸收所读文章的思想,就是要在开始读之前,自己先思考如果让你就这个主题来写一篇文章,该怎么写,想得越多越全面越好。然后再去读那篇文章,看作者是怎么写的,他的思路和论述结构是怎样的。这样就让自己的认识和作者的观点做对比,虽然不能和作者面对面,却无形中和作者做了交流和互动,形成对话感,发挥了书的价值。
这种阅读方式为什么吸收效果相对较好?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你是主动的,耗费了大量的脑力劳动,你大脑硬盘里存着的旧知识被预先充分调动起来了。你仔细地去想,去思考,然后和作者的思想进行了切磋和交流,这种互动促进了你对旧有思维的整理,也提升了你对新知识的认识。
现代认知心理学上早已证明这一点,对于知识学习,你大脑汲取的过程越困难、越复杂,提取起来就越简单;相反,如果你不费脑筋地看,像看电影一样,当时脑子里是“舒适”的,汲取很简单,可到了需要运用的时候,提取却很困难。
0 3
但是这种阅读方式的挑战性就是速度慢下来了,时间长起来了。读之前要先自己花一定的时间思考一遍,这确实有违常理,也有悖于常人的阅读习惯,要知道,人的大脑天生就有躲避麻烦的特点:看到一本书,人都有急切要把它读完的冲动。但是,匆匆读完了,却远没有结束。你有没有发现,那些很多你匆匆读完的书,你再复述回想的时候,好像能记起来的不多,能说出来的不多,有时主题记不起来了,有时甚至连书名是什么都不太肯定了。
百度新任副总裁、知识网红李叫兽在分享自己读书、学习的方法时,就提到了慢读书消化内容的重要性。当他在一本讲神经心理学的书中读到“人的爬行脑更喜欢视觉化的信息,而不是抽象的信息”这样的内容时,就会停下来,不断地想,拼命地想,直到想出生活中5个可以用该理论解释的现象,比如苹果Ipod文案“把1000首歌放进口袋里”等。他为了学习这个知识花了一个小时,而我们或许只会花5秒钟。
由此,读书的关键不在读得有多快,不在读了多少本,而是在读完后能吸收多少,在读完后能记得输出多少。如果只是一味地求快和求量,那读书就有可能似一股清泉从你的脑海里流淌过,像一颗流星从你的脑海里划过,不留下一点痕迹。
总 结
现代社会的工作生活节奏让我们对“快”的期待越来越高,我们也似乎在不断“被融入”这个变快的世界。“21天快速掌握XXX技能”、“XX方法教你快速阅读一本书”、“XXX教你快速掌握职场英语”,网络上这样的快速课程随处可见,真的能像广告语说的那样达到效果么?当然不会了。
这是因为,对于阅读和学习知识,是要慢工出细活的,是要下笨功夫的,本质上那是在升级思维和改造大脑,那是要你脑子里的神经元产生了变化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李笑来老师曾说:对于阅读和学习,慢即是快,快即是无。
转载声明,本篇文章主要内容来自公众号“锋言锋语”,作者是蒯明锋。如有非商业转载,请保留文章出处,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