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被同事安利了一部职场剧,《卖房子的女人》。
主人公三轩家万智是Teiko房产中介公司新近调来的主管,她是Teiko总公司稳居榜首的销售女皇,口头禅就是三句话:
“我的目标就是要卖掉房子!”
“这个房子是我卖掉的!”
“没有我卖不掉的房子!”
瞪着眼睛,面无表情,目视前方。
对下属发布命令后就这一句话:“GO!”
日剧有几大特点:脑洞大,演技夸张,好说教。作为职场剧来说,《卖房子的女人》没那么深奥,女主角说话不带水分,教训下属简单粗暴,但是我看了觉得很受用,得到一些实际的启发。在职场呆久了,容易产生一种“混”的情绪,如果你也在混,这部剧正好可以用来醒醒脑。
今天讲其中的一个故事。
足立聪是三轩家来这个分店之前的销售冠军。他有两颗兔子一样的门牙,笑容魅惑狡黠,是受到欧巴桑喜爱的王子。
这天,一个曾经的客户来找他。这个男人让足立印象深刻,因为三年前足立为他们一家人介绍了一栋房子,他们在房子前合影留念,照片登上了他们公司的内部杂志。
他们看起来美满而幸福。足立觉得,自己的工作就像是传递幸福的使者。
可是没想到,男人这次提出的要求让他十分为难,甚至要怀疑人生了。
原来,客户请他给另外一个女人找一所公寓,要求在他的家和公司之间的路上。
足立立刻明白,是他的情人。
他怎么也想不通,曾经温馨而美好的四口之家怎么就不在了,难道他的工作不该是让人幸福的吗?
更麻烦的是,情人知道这个有妇之夫的算盘,她要求这个房子要离他的家和公司都很远很远,这样,他就不是“顺便”过来,而是因为在意而过来了。
面对这两个人南辕北辙的要求,同时还得忍受自己内心道德拷问的煎熬,足立烦恼极了。
最坏的事情总是会发生,男人的原配知道了,在房产公司里大吵大闹。
足立陷入矛盾、内疚以及深深的挫败感当中,无心工作,借酒浇愁。
他在酒馆偶遇三轩家主管,三轩家一如以往,面无表情。她只说了两句话,这两句话却让足立从这一大堆的烦恼中立刻清醒过来。
三轩家主管说:“你是房产销售!你的工作就是卖房子!”
没错啊,多么简单。称不上一个道理,但是问题解决了。
足立的目标是什么——卖房子。
该怎么做——找到符合客户需求的房子,卖给他。
这就是问题的答案。
当你觉得为难的时候,一定是考虑的太多,反而把目标不知丢到哪个角落里去了。没有目标,就无法决策。
2
这两天培训,老师讲了一个故事。美国有一位网球教练,他声称自己可以在20分钟之内教会一个零基础的人打网球,大家都不信,有家电视台打算专门为此做一次现场直播。
他们选择了一位完全没有打过网球的女士,她体态偏胖,动作不灵活。
网球教练没有传授任何所谓“技巧”,只告诉这位女士两条:“1. 开始动作之前什么都不要想,只一条——盯着网球。2. 继续盯着球,同时挥拍。”
20分钟以后,她真的学会了,打的有模有样,完全不像是一个没有训练过的人。
这就是目标的重要性,你可以不掌握任何技巧,但需要时刻牢记目标。没有技巧你可能只能做到60分,但没有目标就只可能是0分。
3
前一段,我陷入了工作中的一个困境。整个局面完全不符合预期,由于我无法掌控事情的发展方向,同时各种问题接二连三的来,每天焦虑不堪,一方面觉得是老大们没有把方向理清楚,一方面又觉得自己什么都处理不了,怨天怨地怨自己,简直濒临崩溃。
有一天我回到家,又把这些事儿跟我老公小麦诉苦。小麦听完我大吐苦水以后只问了两个问题,
“其余的先不谈,现在你的目标是什么?要达到这个目标该做什么?”
很神奇的,不用他继续说下去,我心里马上知晓答案了。
人处在一个状况很多的境遇里,会把自己面临的各种有关的、无关的、自己的、他人的问题堆砌在一起,再把它们放大,好像每一个问题都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障碍。而事实上,你与那个目标之间真正的阻碍只有一个。所以只需要保持冷静,把它找出来,解决掉。
我回过头去仔细想,深入剖析自己当时的心态,然后不得不承认:面临超出经验的挑战时,罗列种种困难、拼命想证明问题的不可解决,是人在潜意识里启动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因为这样在放弃时就可以说,我努力了,可是你看,情况这么复杂糟糕,不是我的错,我无能为力。
甚至更有可能,我明明心里非常清楚自己该怎么做,不去做是因为对这件事本身有抵触,觉得如果不做也没多大关系。这时候,如果强化目标,心里上的惰性就会让位给目标,孰轻孰重一目了然,立刻产生动力。
把那个大写的困难直接树在自己眼前,命令自己拿头去顶,够勇敢,但是不够明智。除非是自孽狂,否则早晚有把头缩回去的时候。从目标出发,每次只找到最关键的路径,梳理出一个最直接的方案。困难不再是困难,那只是达成目标路上你要去做的一件事而已。
4
我们用这个方法尝试着做一些练习。把工作、生活里所有当下正在困扰自己的情景找出来,用“目标法”对自己发问。
——你的目标?
——我担心发完年终奖以后会出现离职潮,所以我希望加强员工的稳定性。
——员工一般为什么离职?
——期望与现实失去平衡。
——怎么达到平衡?
——首先了解员工的期望。
——那么该怎么做?
——谈话。然后平衡。
——目标?
——希望能让某员工在下一次职称评审中顺利晋升。
——上次为什么没晋升?
——我需要去找评审了解当时的情况,对他的评价。
——他的问题出在哪?
——评审反馈某方面能力欠缺。
——该怎么办?
——在平时的1-1沟通中构建场景,锻炼这方面的能力。
我忽然发现,管理工作最适合用目标法来定位问题、解决问题。因为管理的职责不像工程师那样明确、具体,除了一些事务性的工作,并没有清晰的要求,无非就是什么确保项目顺利进展,培养人员稳步提升。这些要求大而虚,很难转化为可操作的执行步骤。
但是如果从一个具体的目标出发,情况就不一样了。
——我希望在年底谈绩效的时候,不会出现意外的情况。
——关键是什么?
——让员工对自己的认知与老板对他的认知保持一致,即管理员工的预期。
——怎么做?
——平时加强正负反馈。
——如何加强?
——做记录,1-1的时候进行引导。
——怎么引导?
——承诺的目标,实现的程度,完成或没有完成的原因。
除了工作,生活中的其他问题一样可用此法。
——目标?
——提高阅读效率。
——怎么提高?
——掌握略读要领。
——略读的关键?
——保持专注。
——具体怎么做?
——选一本书某个章节,50页左右,定一个番茄钟,然后复述大概内容,主题思想,关键情节。
——目标?
——想要加强体质,恢复跑步。
——应该干啥?
——10分钟后穿上鞋出门。
我们今天谈了很多次目标,目标在这里不是结果,而是手段方法。如同找到一团乱麻中绳子的一头,顺着它,捋出第一步,也就是你当下可以立即执行的step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