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io:“why are you here?” Mario: “why are you going through all this rigmarole?” 小渔:“For Giang wei.”
Mario:“it's time for you to also learn to respect yourself a little more. ” Mario:“it's your life.”
至《Taking Woodstock》,李安的作品全部看完。
在周日的傍晚,合上《十年一觉电影梦》后,我再次去寻与李安有关的作品,接着点开了《少女小渔》,此作由李安监制,张艾嘉导演。
李安啊李安,不用看名目,全凭配乐——箫声响起在纽约的街头、由中西文化的冲突——东方情侣与西方夫妻两条线,三组关系的交融。眼前立马闪现了《喜宴》的场景,隐隐察觉,这里头少不了李安的参与。
从主题看,少女小渔的故事不算特别,却很意外地,在我脑海中久久挥之不去,以至于让我把本想写一写《Taking Woodstock》的念头暂时搁置了。毕竟如果你连刷牙洗脸、化妆睡觉都会想起来的人和事,必须得对她有个交代。
在时代的背景下,故事的发生并不是偶然。服装厂里,一声"移民局查访"小渔飞快逃走。为了陪伴半工半读的男友江伟,小渔从中国非法来到纽约做劳工,急于摆脱移民局的调查,姜伟说服小渔找人假结婚,以便取得绿卡。对于存款只有一万元的他们而言,眼下最重要的事就是找到一个“便宜”的结婚对象。
赌场里,Mario在欠下九千元后被轰出门外,狼狈不堪。Mario是居住在纽约的意大利老头,因为赌债陷入困境,还债迫在眉睫。
事情发生的如流水般自然,二十四岁的小渔,穿了一件红衣裳,出现在教堂门口,和年过六十的Mario拍了结婚照。
Mario问姜伟:“She'll go along with me?"小渔愿意嫁给Mario吗?且不说Mario是个她从未见过的老头,那时候的小渔,一切都听姜伟的。嫁给Mario也只是因为姜伟一句"不这样做你就见不到我了"。所以,就如姜伟所说"She has no choice." Mario笑着弹了弹烟灰,突然提高嗓音道:"who dose?"
是啊,谁又有选择呢?
小渔无法选择不到纽约,因为姜伟的妈妈让她看住姜伟;她讲英文不是因为喜欢,而是"have to"。姜伟必须忍受他厌恶的鱼腥味,因为他要生存。Mario无法选择生活,因为战争选择了他。Rita无法回到光辉的青春,她只能妒恨小渔的青春。
生活之困苦之无奈,以及苦难的力量是电影呈现的一面,但这并不是全部,她最迷人和永恒的地方在于张艾嘉将女性的觉醒借由小渔这个角色传达了出来,而在小渔的自我苏醒中,集个人经历所感,其根本是——你必须先成为你自己,爱才有意义。
遇见Mario之前,小渔的生活有序又单一:补习英文、上班、为姜伟做饭。这所有事又都只有一个目的——留在纽约照顾姜伟。
Mario问小渔:"你为什么来纽约?"小渔笑了笑,腼腆地回答:"为了姜伟。"Mario再问:"只是为了姜伟吗?" 是的。
小渔告诉Mario她是孤儿,从小在孤儿院长大,而姜伟的妈妈是孤儿院的院长,她和姜伟就是人们常说的青梅竹马。
这样的青梅竹马,是爱吗?
小渔视姜伟为首要,但很难讲这是不是爱情,曾经读过一段话,大概是讲这种感情多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心理依赖,她在寻找一个乙方,以此为自己的付出进行赋值。很多时候,我们甚至对付出着迷,因为扮演牺牲的角色似乎能让我们变得有那么一点与众不同,这样的人,总是可怜的。她把别人放在了心里,却容易丢了自己。
姜伟呢?爱小渔吗?从头至尾,任我将画面如何定格,如何重复,都找不到一个镜头能让我肯定这个答案。除非,强烈的占有欲等同于爱。
假结婚是姜伟的决定,小渔默默接受,由他领着走进了Mario的家。住进陌生环境、和陌生人相处的是小渔,不安又暴躁的人却是姜伟。他对身下的小渔命令式地宣喊:"你要记住,你是我的女人!"紧接着,他和上海来的女孩有染,自己出轨的同时还怀疑着小渔。
小渔终于知道姜伟做了有负于她的事,但她的第一想法是"不拿绿卡了,回国去。"因为姜伟才来的纽约,姜伟出轨了自己留在纽约意义全无,这就是将姜伟视为一切,世界瞬间崩塌的小渔。
该Mario来拯救小渔了,他显然有些心疼,却又夹杂着忧虑、气愤,他对小渔说:"这是你的生活!"言外之意:你该为自己活,而不是姜伟。
这时候,我们不免感慨Mario和姜伟简直就是强烈的对比,一个是青梅竹马一个是相处不久的假结婚对象。和姜伟在一起,小渔吃蟹腿姜伟吃蟹身,永远是小渔好生伺候着姜伟,姜伟从不关心小渔的想法。Mario却会悉心为她准备晚餐,为她开灯,等她回家,甚至学中文为她出气,又竭力指引她做独立的自己。
和姜伟在一起的小渔,不曾有过一刻考虑自己、审视自我。和Mario在一起的小渔,学会了聆听自己、感受自己。
依然是服装厂,小渔不再只是埋头苦干,她开始静静聆听音乐:
“ 也许我根本没有看仔细
对感情一点也没有看清
从来不曾怀疑过去而来到这里
早已给你我全部的心
难道能够把一切证明
你是否明白何谓真心 也许你并不是我唯一的伴侣啊
虽然最需要你给我鼓励
相信你对我付出的是真心真意
我不会我不曾更不可能忘记
希望你别再把我紧握在你的手里啊
我多么渴望自由自在的呼吸
你知道这里的天空是如此美丽
请让我自己做些决定”
这首歌的出现,在影片中恰如一个暗示,小渔若有所思的表情告诉你,此曲即心声,她有所领悟了。
回过头来说说Mario,Mario以混迹赌场的糟老头形象出场。落魄,孤独,放任自我,似乎是他所有能给你的印象。你心想:Mario就是这样一个糟老头吗?
等等,且听听他和老邻居的谈话,他说:“我已经死了,我是快乐的死人,而你是不快乐的活人。”这时,你开始察觉,这Mario绝对不会单纯是个赌棍。
原来,表面看来穷困潦倒的赌鬼,却有既风光又无奈的过去。他出过书,做过战地记者,在结婚第二天就进了监狱,没有幸福的婚姻,漠然地等待衰老与死亡的降临。直到单纯善良的小渔出现,他感受到了光,随着光影重新执笔。
Mario帮助小渔找到了自我,小渔则让Mario从"快乐的死人"变成这样"快乐的活人"。
故事里有三组关系,小渔和姜伟的情侣关系,Mario和Rita的夫妻关系,Mario和小渔的假结婚关系,前二者,堂而皇之的不断说着爱,实际满目苍夷百孔千疮。不被名号所冠的小渔和Mario,却温暖了彼此。
按一般套路出牌,结局一定是小渔和假结婚对象假戏真做,但偏偏创作者要将Mario的身份如此定位,是父女之情?亦或爱情?又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但是,唯一不需要我们去探讨的,是最后的结局——小渔没有选择姜伟。
屋里是生着重病的Mario,门外是只给她五分钟的姜伟,小渔哭着喊奄奄一息的Mario,又朝门的方向望了望。她该如何抉择?是当做什么都没发生继续跟在姜伟身后?还是听从自由的声音?
电影的外文名是XiaoYu,中文写做小渔,而非小“鱼”。遇见Mario之前,小渔就是一只鱼,姜伟是她的水,离开姜伟她便无法存活。但最后,面对姜伟的不断催促,她拉起了窗帘,平静地守在Mario身旁,从那一刻开始,她便是自由而完整的独立存在,不再是姜伟的附属品。
我们很多人都是小鱼,我们的水总是他或她。但是啊,希望我们最后都能成为小渔,是不需要依附于"水"的、完整的自己。
看这部电影的前一天,恰巧又被问及:"你为什么来北京?"没有一秒的思索,甚至没有小渔的腼腆,立马回复:"For Someone"。
或许是冥冥中的指引,在这样的时间点撞上这部电影,遭遇了这样那样的一些事情,后来和Mina交谈时提及这个问题,恍然大悟——Echo啊,你不也一只鱼嘛。
希望有一天,当别人再问起:“why are you here?” 我的答案不会是“For Someone”,而是"For Echo."
也希望,亲爱的你,当别人问起:"你为什么来这里?"时,你的回答不是:"For someone.",而是微笑着,吐出一句:"为了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