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一枕黄粱惊美梦
第二节 三起复
蔡京第二次任宰相,郑居中和刘正夫都有功劳,蔡京为报答郑居中,推荐他为同知枢密院事。可郑贵妃却让内侍黄经臣秉奏赵佶,说郑居中和他有亲戚关系,不应该委以重任。蔡京说枢密院是用兵之府,和三省长官有区别,可以不避嫌,但郑贵妃极力阻止。
赵佶见郑贵妃这么“懂事”,将郑居中改为中太一宫使兼侍读。这样一来,郑居中认为蔡京不肯尽力帮自己,从此对蔡京有了看法!
而对刘正夫,蔡京却是截然相反的态度,因为蔡京恨刘逵入骨,刘逵和刘正夫很友善,蔡京“恨乌及屋”,也就讨厌刘正夫,不仅不帮他,反将他赶出京城,知河南府。
十月,郑居中还是如愿以偿做了同知枢密院事,其中蔡京有没有出力,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郑居中不再相信蔡京了,他对蔡京的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转变,已经和顶头上司知枢密院事张康国联手,共同诋毁蔡京,打算赶他下台。
张康国本来是蔡京的铁杆粉丝,怎么会掉头对付蔡京?这是因为张康国身居高位后,心态起了微妙的变化。而赵佶意识到了蔡京的权势过于庞大,采取了分化瓦解的策略,暗中让张康国监视蔡京,并许诺事成之后让他做宰相。
一边是皇帝,一边是宰相,这种情况傻子也知道怎么选择!何况郑居中还有一个皇亲国戚的身份,所以张康国愿意和郑居中联手。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赵佶有政治敏锐性,也有方式方法,只不过他大部分心思和时间没放在国事上,而是都用在了享乐方面,这是他亡国的根本。
蔡京见张康国和自己斗法,就想给他一点颜色。指使御史中丞吴执中弹劾张康国,这事不知如何被张康国事先获悉了。
公元1109年三月的一天,大臣们奏完事后,张康国单独留下对赵佶道:“吴执中今天会请求入对,内容一定是为蔡京攻击臣,臣请求避位!”赵佶安慰了张康国几句。
不久吴执中果然请求入对,说的事正是指责张康国,赵佶大怒,将吴执中斥责了一顿。
几天后,张康国早朝后,退往候朝的偏殿路上,突然得病,仰天倒地张嘴吐舌,等下人手忙脚乱将他抬到偏殿时,人已经没有气息了,享年五十四岁,有人怀疑张康国是中毒而死。
朝中重臣无故身亡,御史中丞石公弼、御史张克公连续几十次上章,弹劾蔡京的罪恶,赵佶虽然对蔡京有所忌惮,但仍未处置。
六月,太史局郭天信,秘报赵佶,太阳中出现黑子,这又是不祥的天变,赵佶内心惶恐,郭天信汇报了几次后,赵佶坐不住了,顺手将蔡京给罢免了。蔡京屡遭大臣攻击,一直稳如泰山,但在天变、星变等灾异面前,却如此不堪一击,这当然不是大宋之福!
四天后,赵佶任命何执中为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太学生陈朝老上疏道:“陛下即位以来,任命了五位宰相。像韩忠彦庸碌,曾布脏污,赵挺之愚蠢,蔡京跋扈,都不是合适宰相人选。如今又任命何执中,何执中虽不敢和蔡京一样,蠹国害民,可也属平常资质,让他做宰相,犹如蚂蚁背山,怎么能担当大任?”
如今,就算是好听的忠言,赵佶也难以入耳,何况陈朝老说得如此难听,赵佶焉能理会?
蔡京虽然被罢了宰相,但此前进位太师,十一月又进位楚国公,办理退休手续,仍然主持修撰哲宗实录,每月初一、十五入朝。
御史们大有看法,石公弼道:“蔡京盘桓京师,余威震慑群臣,应该早做决断,以消后患!”
洪彦升、毛注等道:“蔡京既已缴纳相印,应早遣送出京!”赵佶醉心玩乐,没有理睬。
公元1110年五月,彗星又出现了,赵佶心里一哆嗦,忙将蔡京赶到杭州去。六月,张商英被拜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张商英为政比较公平公正,将蔡京的一些害民政策稍稍做了调整。另一宰相何执中是蔡京继承人,日夜酝酿揪张商英的小辫子。
一年后,张商英和郭天信过度交往事发,公元1111年八月被罢免宰相,出知河南府。
张商英走后,由于蔡京党徒的运作,公元1112年二月,赵佶将蔡京召回京师,赏赐府邸。五月,下诏让蔡京三日一次到政事堂议事,这实际就是恢复蔡京的宰相职务了。蔡京得以第三次入相。
蔡京怕别人说闲话,请赵佶亲自书写圣旨,直接皇宫内发出指令,称为“御笔手诏”,违者以违抗圣旨论处,这就改变了从前翰林学士起草诏书的惯例,赵佶觉得这样很方便,毕竟这样操作,加强了皇权。此后事无巨细,都亲下手诏。以致后来有很多御札都不像是赵佶的亲笔,群臣也不敢发声。
御笔手诏不需要经过三省的合议,实际是避开了宰相的监督,是皇权的极端提现,在大宋时期,应该说是不合法的。这种形式在刘娥主政时就出现过,到仁宗亲政后废止了,神宗改革时又常使用,为什么将这个专利给了赵佶?因为此前对于御笔手诏,大臣可以抵制,而在赵佶这朝,蔡京规定了违抗御笔手诏的后果,就是算违制,将它合法化了!
佐料:张商英中进士后,曾任渝州南川县令,章惇经制夔州,官架子忒大,经常凌辱当地官员,甚至无人敢和章惇多说话。
一次张商英到州衙汇报县情,知州让他接待章惇。张商英身着道士袍,对章惇长揖后,昂然入座。章惇像往常一样,肆意洒脱,有时大话连天,章惇每说一句,张商英就随即回应一句,态度落落大方,见解略居章惇之上。
章惇开始大惊,既而大喜,请他上座,回京后,特意将张商英引荐给王安石,张商英逐渐得到重用。
《冷斋夜话》卷九记载了张商英一则轶事,比较有趣。
张商英酷爱草书但不很擅长,同辈都讥笑他,他浑然不觉。
有一日,张商英灵感忽现,得到好诗句,奋起直书,笔走龙蛇,让侄子在旁记录,侄子看到潦草难以辨认的地方时,望着飞舞的字茫然而止,问张商英道:“这是什么字?”
张商英细看了很久,自己竟然也不认认识,只好抱怨侄子道:“为什么不早点问啊,以至于我都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