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1.what, 片段讲述了不假设你对他人或事件的第一印象及判断正确的情况下,如何通过“知觉检核”的沟通技巧与对方达成一种互动和配合来修正知觉偏差,以此增进相互了解减少误判。
2.why , 傅盛在“认知三部曲”中把认知分为四种状态,并认为“不认为自己不知道”这类人占据了95%以上。我们喜欢按照自己的经验与角度来对事物做出判断,而这种判断往往和事物的本质有或大或小的偏差,因此要减少偏差就需要我们勇于自我否定,保持空杯心态,通过沟通来探知事物的本质并修正自我的直观知觉。“知觉检核”沟通法可以在不给对方造成负面影响的基础上减少自我认知的偏差。
3.how, 知觉检核包括3个部分:
第一步,描述引发知觉的行为,尽量客观不带主观意识;第二步,阐述自己对这一行为的诠释,诠释是为对方的澄清做铺垫,可以准备二至三种诠释;第三步,请求对方对行为做出澄清,根据对方的澄清重新做出判断并采取相应的行动。阐述诠释时如果真实的知觉可能引发对方的不满或者新的误判,则可以用其它诠释来替代真实的感知。
A1: 三年前一个相交多年的好朋友告诉我,他的好朋友中标了一个医院项目,而这个朋友没做过工程,他已经和朋友谈过对方同意把其中一部分项目分包给我们公司,还叫我立即去看现场做进场准备。听到这个消息除了激动更多的是对朋友发自内心的感谢。
谈话以后过了差不多半个月,朋友那边再没提过这个事,终于一天我忍不住问他朋友那边计划什么时候开始,而他却含糊其辞。看他不愿意说我就没再追问,可是心里却满是疑问,“是他朋友反悔了吗?是对我有什么看法还是其它什么原因让他失言了?……可是不管怎样,承诺过的事总要有个理由吧?”
后来这个事我们都没再提起,不过心里暗暗对朋友的做法产生了不满和抱怨。过了两年多,和朋友偶然谈到当年那个项目,朋友告诉我因为他朋友没有项目运作经验,结果投标时报价太低,而合同中关于材设定价等条款也没签好,医院那边的关系突然出现职务调整可能会影响到合同的具体执行。最后他朋友综合考虑后把项目转让给了其他人。他的话解决了我曾经的疑问,原来是这些不利因素让他朋友不敢贸然决定以至于放弃这个项目,看来是我误会了。
A2: 如果再面对这个事,我会首先主动和朋友沟通“上次你提的项目分包我很感兴趣,现场我和公司技术人员已经查勘过,相关准备也已经开始。可是这段时间一直没有消息,是不是项目遇到什么阻力(诠释一),或者对方觉得分包给我们公司有什么不妥(诠释二),你能告诉我是什么原因吗?(请求对方澄清)”。在朋友回答后,是因为前面这个原因,我会说“可以见面聊聊,也许我可以帮你朋友出出主意”。如果是后面这个原因,我会告诉他“能和你朋友沟通一下吗?我想了解他的顾虑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