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会产生这种计岁法
我从小接触的是实岁计岁。在五六岁时,我第一次听到虚岁这个词。对于此种计岁法,我的第一个疑惑是为啥会产生这种计岁法。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知识量、阅读量也不断的增长,我知道了十月怀胎这个词。到了初二、上了生物课之后,我了解到对于大部分孕妇来说,十月怀胎是基本正确的,而且这一现象古人很早就已发现。这个时候我联想到了虚岁计岁,会不会是中国古人认为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那十个月也应该计在年龄上,所以当他\她出生之后就不应该从0开始计算。
为何是12个月而不是10个月
但是,这时候我又产生了一个新的疑问,为啥是虚一岁呢?既然大部分人都只能在妈妈肚子里待十个月就要被轰出去了,当然妈宝不算在内,那准确的计算法就应该是10个月大,为什么是一岁大呢?
对于这个问题,等到我阅读了大量的古代历史、诗词之后才有了新的认识。为啥要这么说?好,我先列出古人的一些著作,然后再来加以分析、讨论:
《史记.太史公自序》
“自获麟以来四百有馀岁,……”
但其实准确说来应是三百七十一年。
《史记.太史公自序》
“太史公曰:“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
其实都未到五百年。
白居易的《新丰折臂翁》
“新丰老翁八十八,头鬓眉须皆似雪。 …… 是时翁年二十四,兵部牒中有名字。 …… 此臂折来六十年,一肢虽废一身全。”
前后相减,应是折臂六十四而不是六十年。
通过以上例子,我们发现,中国古人对于数字的准确性怕是没有那么“较真”的吧,最起码和文章、诗词的韵律,气势上来对比是可以这样说的。
这时候,我也就理解了为什么使用虚岁计岁的时候是一岁而不是10个月了,因为10个月和1岁也仅仅是差了两个月而已,在古人看来差别并不是很大。但,真的不是很大吗?
其然,岂其然也
我认为,对于人来说,恐怕就是一秒的误差,那也是相当大的了。而我们却对此无视了几千年。而大部分时候,这种刻意的忽视也仅仅是因为能让自己的文章,诗词读起来更通顺而已。该说汉族是一个浪漫的民族呢还是该说汉族是一个如此不严谨的民族呢?
最后,我想引用老舍先生的一段话,来结束我的文章:
“暑假中好好休息,把腿养好,能加入将来远东运动会的五百里竞走,得个第一,那才算英雄好汉;邹几句不准多于七个字一句的诗,算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