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自己一位好友约了个早茶,他们一家都跟我保持着良好的联系,孩子成长的关键期我也见证陪伴着,听着她分享着自家孩子的变化和成长,我也分外的欣喜。最近这段时间自己也在修着关于家庭教育的相关课程,所以当听到她分享自己处理孩子青春期问题以及孩子的变化时,我也有了一些思考。
还记得一年前,好友跟我交流孩子青春期变化时,那种焦虑和奔溃的情绪。性格直率地她习惯用自己所认为对的方式去干预孩子的成长,但每次爆发冲突之后她又会给我打电话诉说着自己的纠结与焦虑。我也曾感慨这平时那么拎得清地人在遇到孩子的问题时,还是会乱了阵脚。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多次就孩子成长的变化进行多次深入地交流。现在回想起来,我跟她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不要着急”。可能是因为旁观者清,也可能是相关的心理学知识的储备,我总是能理性地帮她分析着当前的一些困惑和不解,而她也在积极地调整。今早唠嗑时,我惊喜地发现她在与孩子的交流和沟通方式上,有了巨大的变化,比如少了“我觉得······”“我认为······”“你不应该······,你要这样······”这类主观地,强势的语言,而多了“我只想听你说一说”“你如果觉得可以,我愿意支持你。”“虽然这个可能不是很妥当,但如果你觉得可以实现,那就去试试吧!”“谈恋爱没什么呀,喜欢是很正常的一种情感,你只要保护好自己,保护好别人,那就可以了。”这类换位的,理解的表达。孩子也从对抗的态度转变成交流的平等的甚至是请教的态度。
在与她的交流和看到的孩子的成长中,我深刻意识到:家长情绪表达对孩子信息反馈方式对影响。当顶着“我为你好”的观念去看待孩子的成长甚至去干预孩子的成长时,青春期地孩子更多地会给到“拒绝、反抗、封闭” 的反馈方式,亲子关系很容易就陷入到僵局中。其实我们应该勇敢地承认大多数家长是非常爱自己的孩子,但并不擅长教养孩子。父母爱的方式得不到孩子的认可或理解,亦或是父母传递给孩子的教养方式并不适合孩子的成长,孩子就只能够学着在功能失调的家庭中生存。有的孩子在父母身上看不到爱,而是父母的需求,然后就按照这样的需求去塑造自己。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父母的情绪会更加直观地影响到孩子,因此,我们要去思考和学习如何在亲子关系中促进孩子健康人格到发展,让孩子学会用更加舒服或真实地方式去与这个社会相处。
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人的全部行为都是由愿望、动机、意图等精神因素决定的。可精神过程本身更多是无意识的,也就是说我们本身的很多事情都是没有被自己觉察到。在与孩子的相处过程中,那种潜意识里的育儿观或者自身成长过程中带来的经验或者缺失都会在不自觉的情况下,被嫁接到孩子身上去。孩子在我们身上习得的习惯、行为又会反馈到亲子关系中来。虽然我的教龄不是很长,但在与学生的相处中总能处理好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其实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我扮演的是一个聆听者的角色,我愿意去聆听孩子们之间发生的事情,聆听他们内心的想法,从而洞察他们的情绪,在全面了解到基础上再去分析学生的行为。但大部分亲子关系的处理中,家长会习惯从行为直接去判断,并用自己为了解孩子的方式去解读孩子,甚至直接将自己的情绪呈现出来。实则孩子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慢慢地也就养成顺应地反馈方式,等到青春期到来,自认为自己能力足以反抗地时候,又呈现出反抗或对立的明显差别。这也是家长口中“我家孩子明明之前是个乖小孩的,怎么现在就成这个样子了?”的真正原因。
在接触孩子的过程中,其实在孩子身上多多少少是能够看到家长的影子和家庭的影子的,很多时候教育这件事总是把过多的责任放到学校教育上,而忽视家庭教育、家长言传身教的影响,总觉得似乎孩子在学校生活的时间最长,那么孩子的好习惯也好,坏习惯也罢都是学校的责任,老师的责任。当然我也不否认教师对学生影响,毕竟低年级孩子的向师性与高年级孩子与教师之间平等的关系是会在一定程度给到孩子影响,但如果孩子拥有一个超级优质的学校环境,但却有一个不和谐的家庭环境时,我觉得很大可能性这个孩子是没办法健康成长的。很多时候我也知道要去影响一个家长,很难,但是我依然会去努力,给到一些作为旁观者稍稍客观的建议。毕竟,作为一名师者,我从内心里是希望每一个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