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我好像花了不到4小时就看完了,真的有很大的收获,感谢邓亚萍如此用心地分享她的人生经历和感悟,从一个世界冠军的角度来重新理解这些科学理论,深入浅出,能很好地理解书中内容。以下是我的一点感悟,欢迎交流讨论。
大脑更喜欢确定的事物
我们大脑的运转机制就是这样的:更喜欢确定的事物,而不是喜欢变化。这是几百万年来为了生存而发展出来的机制,试想一下,如果是在几万年前,我们祖先出去打猎,面临的风险很大的,随时可能会被吃掉,当然希望每天都确定地收获到相应的食物,度过今天。而且,要处理不确定的情况,消耗大脑的能量真的太多了,一旦能量消耗光,如何在丛林中生存?
到了今天,我们已经生活在一个很安全的国家(这也是前辈们浴血奋战的结果),我们不再需要为了生存而付出那么多的努力和艰辛,但是,这给我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很多问题。因为今天的时代发展太快了,变化太多,如果跟不上时代发展,面临的结果只有一个:淘汰。
昨天晚上,我在想邓亚萍的那句话:同学,你为什么不敢赢?我后来又在想,其实这些运动员的大脑可能是想要“焦虑、紧张带来的、确定的输”,而不是“不确定的、充满可能性的赢”,当我想到这个想法时,真的被吓了一跳。
我们大脑有很多天性,它会在很多时刻潜移默化地给我们非常大的阻碍,而我们自己也不清楚,根源竟然出现在自己的大脑上......
运动员如此,生活中也是一样的,我们更倾向于确定、稳固的生活,而不是去为了可能性不大的未来而勇敢迈出那一步。如果措辞再狠一点:把100%、确定的平庸和只有1%(甚至万分之一)可能的卓越放到面前抉择,可能多数人会听从大脑的天性,选择确定的平庸。
回想自己过去这么多年,貌似我也是默默地选择了前者,而不是后者,这也是我需要努力改进的方向之一。
有没有解决办法?有,邓亚萍在这本书里面给我们答案:
主动增加确定性
邓亚萍提出来很多很多的办法,这里简单讲几个。
行动意图与精力分配
给自己定目标,每天早上到了训练(工作、学习)场地,立即做固定的动作。比如,邓亚萍在当乒乓球队员的时候,每天到了球馆就练正手击球500球,后来他去清华读书,每天到了书桌,先背20个单词,这样大脑不需要思考,直接去做就是了,所以能持续下去。
我们所熟知的篮球明星科比,进入NBA之后,每天早晨四点训练,投进一千个球。这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我受这部分内容的启发,也开始这方面的训练,每天早上起床的各项事务都安排得一模一样,折被子、洗漱、力量训练、跑步,吃饭早饭后开启学习,跟机器一样的流程,所以我也没觉得有多累。
当然,这里还有一个补充,每天早上、上午,最好是去做那些最重要、最消耗意志力的任务,这样才能有更大的收获,不然,最重要的事情没有做完,拖到晚上,那可就很麻烦了,毕竟经过一天的学习、工作,那会已经没有多少意志力了,再来做烧脑的事情,大概率无法如愿。
失败清单
我们可以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做很多的思维训练,消除模糊,让大脑思考更加清晰。邓亚萍专门把可能发生的意外全部罗列出来,她称之为“失败清单”。
1996年奥运会女乒单打决赛,邓亚萍在决赛准备期就考虑了一些可能的意外,她跟教练说:可能会有场外因素干扰她打球;陈静正常状态下打球无法打过她,所以陈静肯定会特别拼命。后来这一切都应验了,但是她面对这些情况的第一反应是:哈,被我猜中了吧?就像是神预测一样准确,然后她能够告诉她的大脑,一切都还在掌控之中,所以就有好状态继续打球,后来拿了冠军。
这种做法是反直觉的,我们平日里讨厌坏事,讨厌乌鸦嘴,说了什么不吉利的话,还要“呸呸呸”,甚至是被要求“呸呸呸”,可实际上呢?生活就是会有意外发生的,你不可能躲掉,所以,不如直接把它们写下来,直面它们,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心态。
迷信习惯
迷信习惯,这里指的是自己的一些惯常行为,一些习惯性动作,比如,邓亚萍在打乒乓球时会摁球台三次,吹乒乓球拍(尤其在紧张时刻,做得更加频繁),你问她为什么要这么做,她也没法告诉你原因,反正就是习惯,能够帮助她清空大脑,迅速重启、进入比赛状态。
篮球明星姚明在比赛前绝不刮胡子,他罚球的时候,先运球五下,然后下蹲,将球举到跟头部相同高度的位置,停顿一下,然后投球。这也是他的习惯,估计他也说不出来为什么,反正这是他的习惯。
类似有很多例子,书里面都有讲,比如,篮球飞人乔丹每场职业比赛都会穿上他的校队训练裤,不穿就会输;体操冠军邢傲伟,比赛前一天在洗澡时坚决不用洗发水......
心理学的解释是这样的:比赛时,天时、地利、人和,都不能保证如愿,那么,我摁球台、不用洗发水洗头、穿什么裤子,住什么酒店,总是我能决定的吧?做了这些动作,就仿佛一切都在自己掌控之中,才能发挥最好的状态,将比赛进行到底,拿到如愿的结果。
根据这些心理学原理,我倒是发现了我自己的一些惯常动作,比如,十指放在键盘上轻拍键盘,对着键盘吹气,还有其余的动作,正在开发中,我也期待自己能够从中获得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