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完罗城,再次上车,车程3小时。
1、打赢和不输,哪个为上策?
2、以弱胜强的可能性几何?
历史上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战役都成了经典。赤壁之战、官渡之战、巨鹿之战、彭城之战等等。
赤壁之战是一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使当时兵力领地处于绝对优势的曹操无力一举完成统一大业,最终形成了之后三国鼎立之势。
曹操绝对是一位军事家、谋略家、诗人、政治家、经济学家集一身的大牛人,放在今天不是乔布斯就是马斯克。
曹操曾以数万铁骑,在官渡大破袁绍数十万大军,也是一场典型的以少胜多的战役。然而,在赤壁一役,曹操率八十万之众,何以却惨败而归,落魄而逃?究其原因:诸葛亮舌战群儒,以个人出众口才说服孙权,共抗曹军。蒋干盗书,周瑜巧施苦肉计,诈骗曹操。孔明草船借箭,壮大军备。火烧连环船,重要关口处处设伏。但曹操之败,最重要的并非孙刘之智,而是曹军处于诸多不利。下面一篇从另外角度分析赤壁之战成败原因的文章。
原因之一,曹操战前骄傲自大,过分轻敌。赤壁之战前,曹操可谓志得意满,战事未开,却已有天下归心的幻想,从其短歌行可见一斑。曹操的自满,源于此前战事的一路凯歌高奏,先有讨伐国贼董卓,轻易灭吕布,再有挟天子而令诸侯,下天子诏书,除袁术大患,后有官渡之战,以数万骑兵,尽诛袁绍百万雄师,一度统一整个北方。其麾下人才济济,猛将如云,消灭军阀袁绍,更是获降兵军备粮草无数,进一步助长其骄傲之心。大战在即,却不曾细心布置军队,认真研究战术,自认为必胜之战,内心已思及胜后如何,无法专心备战。
其轻佻浮躁,正是周瑜苦肉妙计成功的最关键因素,也是庞统连环计得手的重要原因。必胜之心使其疏于防范,没能及时识破黄盖的诈降,没能辨出连环计的用心,从而为赤壁之败奠定前奏。若然两计不成,赤壁之战鹿死谁手还是未知之数。曹操的骄傲自满,求胜心切,也是其草草挥军南下的缘由,大战之前,其下谋臣也不乏劝其等待时机者,但曹操一意孤行,不虚心纳谏,草率进军,以谋统一大业,准备之不足亦使曹军实力大打折扣。
原因之二:曹操军队编制结构混乱,而且多为北方将士,善于陆上骑射,却不善船中水战。先谈曹军军队组成,上文谈到曹操官渡大败袁绍,固曹军之中,必有不少原为袁绍麾下,后投降曹操。除此之外,曹操在中原平定徐州之时,夺取荆州之际,亦有部分投降部队。另外,还有早期曹操平定黄巾军时投降的黄巾军队。综上所述,曹操所谓的八十万大军,仅仅是东拼西凑组合而成,真正属于曹操的嫡系部队却少之又少。称其为一群乌合之众亦不为过,因为其内部人员的忠诚度可想而知,部队之间的矛盾也必然甚多。再说曹军之中绝大部分来自北方,风急浪涛,战船摇晃,尚且呕吐晕眩,还谈何杀敌作战。其中唯一善于水战的只有收复荆州时被迫投降的水军,而此等军士投降时日甚短,军心士气固然衰弱,实力有限。更为重要的一点是,曹操毫无水上作战经验,听信奸计,将所有战船用巨大铁环连为一体,以求麾下军士能在水中发挥出陆地上的战斗力,最终酿成火烧连环船的惨痛局面。身边谋臣进谏提醒曹操,以防敌方火攻,己方难逃,曹操却不以为然,未采纳之,其中也显露出曹操对水上战斗经验的缺乏,
对己方军队的盲目自信。曹军擅长陆上战斗,曹操却硬要以己之短,攻人之长,以北方陆军,水战孙刘,如此一来,大败亦实属理所当然。
原因之三:曹军缺乏天时地利。水上交战,对北方军队来说固然是失了地利。天时之失,便体现在战时大雾弥漫与东风骤起之上。战局初开,黄盖亲领战船二十余艘,前来诈降。谁知船中布满草人,船上洒满硫磺,正是雾大,曹操难以看清船中状况,待船近真相大白,却为时已晚,火乘风势,席卷曹操大营。天时助孙刘而不助曹,为火烧连环船,曹军大败而逃,立下了汗马功劳。
曹操于官渡以少胜多,却于赤壁以多败少。致命缘由多出于曹军自身,而非孙刘麾下谋士之智。
不输是一种大智慧,比打赢更难。
大家都知道数码相机是柯达发明的,当时鉴于难以放弃胶卷市场的既得利益,越想打赢竞争对手,越高的市场份额却错失数码相机的市场。当时的王者现在已经破产程序了。几千年前孙子兵法已经阐明,不战屈人之兵为上策。一味跟着竞争对手打仗,越多的市场份额等kpi是打赢思维,决心发展数码相机哪怕是放弃胶卷利益是不输思维。
股票市场、风投机构一样是不输思维。巴菲特投不懂的科技股,他那句名言:只有退潮才知道谁在裸泳。讲得就是这个道理。
一个国内著名风头内部做数据分析,投资上百家企业能有一个上市,能有几个转手就不错了,绝大多数都会死的。他们一年几百个项目,90%的利润来自前最靠前一两个投资成功的项目,更有趣的是,拿掉那一两个,在剩下的重新计算,90%来自于剩下的最靠前一两个。在03年你能想象Facebook那个卫衣男可以变成今天的样子吗?
风头不是怕投错什么,怕的是错过了什么。
在回过头看赤壁之战,总体来看,曹操从人数、装备、经济、粮草等综合实力处于绝对的优势。局部来看,但在赤壁之战这个双方军力对决的那一刻,曹操实际上处于弱势地位,才一败涂地。
本质上讲,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以弱胜强。
无论是残酷战争还是不见血的商战,以弱胜强无外乎两种可能。1、合理调度资源集中投放到关键且合理的点,在这个点形成以强对弱之势。2、强弱关系不是固定的,一定是变化的。等到外部环境的变化,强弱关系逆转,形成以强对弱之势。逆转这本书讲得很透彻了。
要知道苹果iPhone一代刚刚出来的时候,诺基亚、黑莓公开嘲笑苹果,不可以卸电池、每天必须回家充电、没有实体键盘、一摔就坏、价格奇高、蓝牙是摆设、系统封闭。但这并不妨碍苹果改变世界。手机届,苹果一个青铜,诺基亚一个王者,强弱分明。(记得当年看着我的诺基亚,心想怎么还有比诺基亚好的手机出现,战胜诺基亚似乎不可能)但在智能手机,重点多了“智能”,苹果和诺基亚形成强对弱之势。
对于个人而言,每个人头顶一定会有一个天花板怎么也顶不破,苦无良方。如果我们是一个体,从面、线、点怎么突破,可能从点相对来说容易些,专注一个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