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的灭亡
北宋宣和七年十二月,深冬的寒意笼罩了整个国家,赵桓端坐在龙椅上,望着下面叩拜的群臣,激动中带着惶恐。
这一天,他成了大宋的皇帝,史称宋钦宗,然而这是在他父亲宋徽宗还健在的情况下。的确,这种局面不寻常,春秋正盛的宋徽宗赵佶怎么突然想到退位呢?
原因是那时的宋朝已经岌岌可危,金国大将完颜宗翰的大军又发起了进攻,而北边诸郡以及忻州、代州相继沦陷,太原被围困,在这种形势下,赵佶选择了将担子甩给儿子赵桓。
赵桓,徽宗嫡长子,母亲是恭显王皇后,属于那种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人。年幼的小皇子最初的名字叫做赵亶,随着他逐渐长大、名字不断更改,品级也从最初的韩国公到京兆郡王、定王,并于政和五年二月,被立为皇太子。
就这样,他人生的最终规划已经被他的父亲所定格——未来的大宋皇帝。
只是,父亲留给他的江山,并不是那么固若金汤,甚至可以说是摇摇欲坠,尽管在宣和五年名义上收回了燕京六州,但是所有人心里都清楚,那是通过增加岁贡的条件换来的。就算是这样,宋徽宗也高兴得很,又是犒赏有功之臣又是大赦天下,就像是悲剧降临之前的回光返照,异常热闹。
新君登基,按例改元,赵桓为自己选择了“靖康”这个年号,那时候的他,无论如何没有料到,伴随着这个年号而来的,将是那样一个悲怆的画面,而那个画面带来的屈辱,长久地留在了大宋子民们的心中。
靖康元年春正月,金国的铁蹄相继攻破相州、濬州,威武军节度使梁方平想要抵抗,却溃不成军。
新官上任尚且还有三把火,何况是新上任的皇帝?赵桓蠢蠢欲动地想要亲征,并且做好了一切安排,让李纲为京师留守,但是给事中王寓站了出来,当即表示反对,于是赵桓雄心万丈的第一次亲征,就这样胎死腹中。
虽然亲征被阻,但被他选为留守的李纲却给了他意外的惊喜。
不久,金人打到了京师,并在夜里攻打宣泽门,李纲对此早有准备,一场漂亮的阻击战,斩获敌军一百多人。紧接着,金人见此门难以攻破,于是耍起了心机,他们一边派人去议和,一边迅速组织战力,转而攻打通津门、景阳门等,李纲亲自督战,战到昏天黑地,斩首金军数千人。
然而,就在这大好形势下,赵桓突然罢免了李纲,出乎所有人的预料,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表面上看,是因为都统制姚平仲帅兵夜袭金军失败,但是翻开《宋史》,在这之前还有这么一段话。
李棁与萧三宝奴、耶律忠、王汭来索金帛数千万,且求割太原、中山、河间三镇,并宰相、亲王为质,乃退师。。。
正是这番话让赵桓看到了希望,为了那饮鸩止渴般的议和,他毫不犹豫地罢免李纲,废亲征行营司,并许诺割让太原、中山、河间三镇。就在不久前还信心满满要亲征的赵桓,如今却努力地,想让金国看到自己退让的诚意。
只是,事情并没有发展成他想要的样子,恰恰相反,因为这样一个决定,在宋朝内部,差点引发了一场动乱。
太学生陈东等人和数万民众激昂上书,请朝廷再度起用李纲和种师道,不要上了金人的当。赵桓派侍臣劝说众人,众人不退,并敲打登闻鼓,一时间山呼动地,赵桓慌了。
不得已,他勉强接纳了众人的上书,派人通知众人说已经去宣李纲了,然而不知何故,众人迟迟不见内侍去宣旨,于是大家数日被金兵欺侮的委屈和愤怒,全在这一时刻爆发了,他们揪出行动迟缓的内侍朱拱,一拥而上,将他剁为肉泥,并杀死其他内侍一共数十人。赵桓吓坏了,赶紧任命李纲为京城防御使,以平众怒。
就在民变刚刚平息,朝廷上下又收到了一个不好的消息,金兵二度来侵,完颜宗翰的大军再一次兵临城下,并且仍旧是老样子,一边议和一边攻打通津门、宣化门,想趁着大寒的天气,彻底摧毁富庶的宋朝。
此时的赵桓仿佛嗅到了一丝绝望的气息,他看不到勤王的军队,城中可用的战力也寥寥无几,于是最后的关头,他孤注一掷,竟然选择用妖人郭京做法来保住京城。可惜,从郭京的表现来看,他更像是金国的卧底。他让人大开宣化门攻击金兵,反被金兵击溃,郭京慌了,假称下城门去做法,实际上是带着剩下的兵逃走了。
这一下,可坑苦了京城百姓,金兵入城,大肆杀戮,至此京城陷落,赵桓也被金兵骗到了斋宫青城。
靖康二年,金人逼迫朝廷发出诏书,将河北、河东割让给金国,然而诏书发出后,军民的反应却让我们这些后世读者,都颇为感动。据说当时的河北河东守臣和民众坚决不奉诏,并齐心协力坚守自己的家园故土,如此很长时间过去,金国只得到了一个石州。
只是,孱弱的宋朝此时大势已去,金人胁迫宋徽宗、宋钦宗及皇室成员们北上,宋朝积累多年的古器、八宝、天下州府图等等,也被抢掠一空。
北宋至此宣告灭亡,赵桓只做了不到两年的皇帝,便成为了他国的俘虏,终生再没能回到宋朝。
就在赵桓被俘的那一年,康王赵构于南京即皇帝位,偏居江南的南宋王朝正式拉开序幕。
本号文章,皆为成周子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所用图片,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