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赎》取自斯蒂芬·金在《不同季节》中的《丽塔·海沃思和肖申克监狱的救赎》。
故事是发生于1947年,银行家安迪被指控枪杀了妻子以及情人,安迪被判无期徒刑,入狱后,影片便以黑人狱友瑞德冷静的旁白来进行推进,监狱数十年,一日改造会死原本自由的灵魂习惯了牢笼的禁锢。
希望是人类最美好的拥有,只要自己不放弃,希望就会永远相伴相随,在监狱中安迪四十年都没有放弃希望,也没有放弃对于自由的渴望,才得以他可以成功的逃出监狱。
对比镜头,安迪入狱时,背后是通向自由的路,后来汤米入狱时则没有,预示着两人命运的不同。
仰拍镜头,体现肖申克监狱的高大,给人一种压制感。同样的镜头在《魔戒》中也运用过,《护戒使者》中仰拍索伦,体现黑暗魔君在人类面前的高大。
空镜头,传递一种无奈感。此时是摩根弗里曼的旁白“第一天入狱总会有人承受不住”。然而安迪的冷静出乎了他们的意料,完全想象不到安迪会如此的冷静
典狱长对安迪说,读《圣经》能获得救赎,信上帝能获得庇护。然而罪人还是罪人,不是罪人也成了罪人。安迪其实也只是一个普通人而已,若一定要说他多么伟大,一定要辩称上帝多么万能,倒不如去实实在在感谢一个人,感谢一个真实的上帝——瑞德。如若不是这个运输车一般的商人,不是他带来的那把小锤子,或许故事是需要改写的。正如结尾处安迪迎着闪电用石头砸出那个洞,锤子也正是在安迪的心里砸出了这么一个洞,一个关于希望的洞罢了。
在监狱中,安迪花了十几年的时光,用小锄子在墙上挖出来一个通道,墙上的秘密,安迪和典狱长在墙上都有秘密。两个镜头都是从洞里往外拍。诺顿典狱长是在安迪越狱之后才知道安迪的秘密,而安迪一直和诺顿共享着诺顿的秘密。两个人的不对称,是安迪最终会战胜典狱长的表征。
老布,一个已在监狱里度过了半个世纪的七旬老人。对他而言,管理监狱里那个狭小的图书馆已然成了他生活的全部。在这里,他可以凭借自己受到过的教育赢得一点点其他犯人的尊重。某一天,他突然被告知自己获得了假释,恐惧开始占据他早已干枯的心灵。半个世纪的铁窗生涯将他对自由的渴望冲刷的一干二净,剩下的只是老朽的躯壳和束缚了的灵魂。像笼中的鸟儿被关的太久之后已失去了飞翔的能力一样,老布已没有了在社会上生存的能力,因此不可避免地被社会淘汰了。
事实上,老布也曾尝试着融入社会,可是五十年的距离成了不可逾越的障碍。老去的躯体连同老去的心最终一起结束在昏暗狭小的屋子里,留下的仅是那几个歪歪斜斜的字:Brookswashere。写完这些字,他默默地笑了然后从容地结束了生命。在他看来,那些字让他的死有了些许的尊严和价值。
对比镜头。老布在车上的镜头在车内拍摄,瑞德乘车的镜头则在车外。瑞德会走向自由,老布则因“体制化”,会走向死亡。
航拍太平洋,给人一种强烈地释放感。此时摩根弗里曼旁白:“安迪在肮脏的下水道中涤尽了罪恶,走向了自由。”
电影告诉我们,自由可以依靠妥协来苟延残喘,却不能依靠妥协来取得自由。片中有这样一段,一个在狱中度过大半生的老管理员出狱后,由于多年的牢狱生活已经使他体制化,面对自由的人生突然失去了生存下去的信心,自杀在房间里,影片给了我们一个悖论:当自由突然而至的时候,它也许已经失去了光辉,因为没有了生活的支持,没有了生存意义的赋予,自由对于你来说,不过是另一座监狱。
安迪在监狱中成功地完成了自我救赎。入狱前,他是一个不善于表达情感的人。没有朋友,甚至,连自己深爱的妻子也背叛了他。而在狱中,他收获了瑞德的友情,同时也学会了分享,学会了沟通和交流。在分享中,他也试图让对自由和希望的渴望重新回到狱友们的心中,救赎他们的心灵。初春的早晨,狱友们能够像在修葺自家的屋顶一样,坐在暖暖的阳光下享受着安迪争取到的冰啤酒。这种久违的自由的感觉再一次回到了狱友们的心头,那么真切、那么美好。安迪私自在狱警的办公室播放《费加罗的婚礼》,再次给狱友们带来哪怕是一瞬间的自由的感觉。音乐里的激情刺激着狱友们原本干涸的心灵。而图书馆的落成,更让狱友们见证了希望是能够在不懈的坚持下带来成功的。自然,对自由的希望也不再仅仅是一种幻想。无论何时,友谊都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人是社会中的人,始终需要交流和沟通。珍贵的友谊是人格魅力的一种体现,也能帮助我们获得社会认同感,加强我们对生活的信心。而同时你也会发现自己身上的优点正在向他人传递开来,自己的价值也能得到进一步的体现。尊严,并不是自己刻个字就能获得的,而是存在于大家对你的认同感中。
如何获得心灵的救赎,寻求属于自己的梦想和希望?我想电影已向我们给出了十分完美的答案。社会和体制化其实都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内心无法克制的恐惧和对生命价值的轻视,这也正是我们需要获得救赎的地方。电影却坚定地告诉我们:生命的尊严和价值,不是别人给的,而是靠自己的执着和智慧在挫折和压力下一点一点争取来的。
�w��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