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在讲修行,什么是真正的修行?
真正的修行不只在山上,也不只在庙里,更需要在社会中,要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
有的人整天打坐,磕头,拨念珠,修了好多年,可是习气、烦恼依旧,性格、心态依旧、没有任何改变,这不是真正的修行。
你的工作环境也是你的道场,你的坛城,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把你的修行融入到你的工作中,面对境界历事炼性,对人炼心。要尽你的责任和义务,要尽心尽力地做好你所承担的一切,要制心一处,用心去做每一项工作。
对于这样的话语你会不会很熟悉?是的我也常常就是在这样的话语中来喂养我的心,就像我所信奉的每一次挑战与挫折都是在历练我,使我成长,变得更坚强,也更有力量;
然而在一次次的经历过后,我开始辨识什么是心灵鸡汤,什么是自我安慰,什么才是真正有效的通过觉思后达成的自我成长,越来越深刻的体会到深度阅读的魅力,这就是一场高品质的对话!
【若水 VS 0083】
1、关于伯拉图的洞穴奇喻,倒数第二段“看看外面'真实的世界',换句话说,就是摆脱现象,洞见理念”,这里真实和理念在此是划等号的?理念就代表了真实吗?
DD用一张幻灯片为我们展示了柏拉图认知世界,这样的哲学思维与对问题洞见的灵敏度DD是有才华的人,关于理念世界、现实世界、艺术世界,在课堂上没跟上,现在脑补一下:
理念世界:符号界实验的第一性的,唯一真实存在,为一切世界所自出。
现实世界:想象界,理式世界的基本,是对他的模仿(募彷:仅仅是按照已有的复制)
艺术世界:通过游戏精神,实在界、世界的募彷,因此它是募本的板块,“影子的影子和真实,理念隔了三层;
柏拉图的三个世界,理型世界,现实世界,艺术世界。
现实世界是模仿理型世界的,凡事物都有理型,理型是不变的,事物是可变的。艺术世界是模仿现实世界的。桌子是桌子,艺术家或画家画的桌子是模仿现实中的桌子的。艺术世界是三等世界,表现的东西是影子的影子。现实世界是理型世界的影子,艺术世界又是现实世界的影子,只抓住了个影子的影子。艺术家永远抓不住真理和真实。同样,现实中的人执着现实为真实和真理,同样也把握不到真实和真理。
但中国古人认为艺术中可以把握真实和真理,真理和真实就在艺术中。现实是真的,但艺术更真实,比现实更真实。这有什么理由呢?中国人认为“象”最真实。现实的事物,如眼前的桌子是器,头脑中的桌子的概念是道,在道与器之间有象。这个居中之象,是先于物质之器与观念之道,呈现于我们的意识或心灵的,因而最真实。象是二合一的,是主体之思想与客体之物质物体合起来的东西,无过无不及,它是最真实的,真理也在这真实之象中。象中是寓有真理的,是真理的闪光。
这个得与战友在沟通一下否则真的很难理解,我希望就是这样一次次的问题下面用心领会打下足够的基础与底盘,才能有更广阔的视野!
DD推荐书籍《守日人》与《守夜人》。
ST:永恒并不是长生不老之类的概念,并不是无尽流逝的时间中永存不变,而是时间体系之外的某种东西,这是西方文化里一种特殊的观念,在东方文明中不曾有过。这里讲的时间体系之外的某种东西指的是什么?
ST让我见识到思维的结构性与张力:从不同的维度去理解时间,以及时间与上帝之间的关系,通过宗教,神学理论,哲学角度,从科学角度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来解读时间体系之外的是什么?他对这个问题的全面解读恰好从知识层面解读了时间的意义,时间对人类的作用,时间没有意义却有价值,康德说:与其说时间和空间是一种客观存在,不如说时间是一种与生具来的认知模式”,是一种有效的资源,把效度利用起来,也是一种“运动模式”,在四季中都在运动,通过时间尺度来定义自己。在我们小组答辩的问题中就有一题是ST提问,由我和Cj来解答,“越是看重今生的人,越容易在时间的流逝中生出茫茫百感,越容易看到时间身上与生俱来的悲剧属性,并且从中感受到一种挥之不去而无可奈何的切肤之痛”。看完这段话,你的体验是什么?OK,希望在ST这么充分的时间不同角度的概念下能够让我们真实去体会时间在生活中的点滴是如何影响我们的?
XJ与LJ:黑涅斯的雅典对于忒修斯的雅典构成合情合理的继承关系吗?还是其他什么?从政治角度如何理解?
当时在提这个问题的时候就觉得这个问题太底盘知识了,自己无法着手去理解和找到相应的切入口去了解,没想到若水组的Xj准备了16页的PPT来解答这个问题,从忒修斯的故事,家族谱,合情合理,哲学,政治,回溯,推展,结束语,她的思维空间思维与时间思维不是第一次见识了,在Iws和电影季都领教过她的思维张力,在她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却真的震翻我了,所以现场当Xj问到我什么是合情合理的时候,我说:这个问题是我提的,但是我没有深入的思考过,看到你这么用心的准备,我很惭愧,我也没有正面的回答这个问题。我用“客套”就防御掉了,在这里我感受到在人群中与人品质对话的能力,语言的琐碎,啰嗦,滑过,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在细微的点滴中都隐藏着自体的发育水平,自体旋转,人格的弹性与开放性。
【常青藤 Vs 灯塔】
你对无我的理解是?
佛家说:“万事皆空”,那修行的意义何在?入世的意义何在?金钱与名利的意义何在?不是“存在即为合理”吗?现实中该如何处理这个“空”与“存在即合理”的关系?
针对什么是空与无我?三位同学都给出了自己的理解
dk:老子说的道,如果一个盒子是满的你就装不进任何东西,如果它是空的你就能很多装,无我,在你与人交流的时候,当你把自己缩到很小的时候,你可以全知的感受到他,当你把自己扩大的时候,我就出来了,你就感知不到他,空和无我其实是一样的,当我把实的东西变成很虚的东西的时候我才能感觉到你身上很实的东西,因为我是空的,当我抱持我的思维的时候,我是满的。
Cj:我觉得是感觉,空是本质,无我是状态,无我是相对自我那个抱持来体现的,有无我和我执的分别心,当你放弃抱持,当你放弃无我的时候你才进入到空,空是更本质,更泛化到东西,而无我是更相对,更局限的东西。
HSQ:我是一个没有信仰的人,我不懂,当我在读尼采的时候我根本读不懂尼采,当我第一遍读的时候很粗糙,当你试着去读哲学的时候,因为哲学探讨的是世界的本质,当你放掉自我,与世界去对话,我就活在这个世界上都是这个世界的一个part,我来感受这个世界是什么的时候,这个就是进姐讲的无我吗?当放到无我的时候,你塞上耳机不管身边嘈杂,只有这种时候你才能无比的接近和理解哲学背后真正的要讲什么,我觉得这个哲学要讲的精髓所在就是这个世界的本质,所以我觉得可以是空。
T的感受:dk就是非常典型的直觉型的人,cj是有底子的,既有辨识度又又链接,HSQ为什么cpu会过热,是因为用脑过度、反而你就被隔离在了体验的门面,刚才这一段对话很有意思,现场跟下来很不容易,我比较偏向Dk的解释,直到现在我也很难说清。
在这个对话中老T提示脑与心的势能开始出现了,在不同的时段偏向的侧重点不同,在某种情况下需要用脑,而在另一个情境下需要用心多一些,我们往往无法把握好做到心与脑的适当结合,所以常常在一个需要关怀对方的时候,用脑子教训了对方一通,需要教训对方的时候,我们又弱弱的呵护着对方,如果能够在这两者之间的势能边界把握好,那么你会更怅然。
Lyy:空与存在既合理
T:存在即合理:是放下了你的意志,放下了你的欲望,存在都是合理的,你为什么要去扮呢?
空就是放下你的意志,欲望、那个人就是让你不堪,你想去报复他,你有复仇的计划报复他,那个时候你有空吗?你没有,你满眼都是仇恨,佛家里的话来说,就是他是来渡你的,渡你的欲望,渡你的仇恨,为什么要把他消解掉呢?
他为什么让我如此痛苦和不堪呢?我是不是命该如此?为什么会这样子?为什么别人过的顺风顺水的,而我过的七零八落的?你会发现他们都是我们生命中无法排解出去的,是我们生命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到这个时候你可以很深的去反思你的愤怒与不堪与它对抗性,从对抗性变成自我反思,他哪个地方激怒我、他哪个地方为什么总是咬的我很难受?反思开始了,我为什么总是要去报复与复仇呢?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去看到我们的意志与痛苦,我们很多时候是看不见的,一股脑的去火拼。
这个是有很深的反思进程,先把抱持与意志放一放,它是合理的并存在的,因为它本身就存在的,这个时候你会发现,你想起这个人不会再有那么的痛苦与愤怒。
听着T讲的这个过程想到了开场的家暴案例,我们常常会遇见装睡的人,沉睡💤至死的人,还有半睡半醒的人,在案例中女性如此深的自我迷失,也看到一个人的自体障碍在关系中毫无意识,永远在施虐与受虐的模式中循环,我常常在想灵魂存在意义就是一轮轮的觉醒并能够意识水平提高一点再提高一点,家庭的业力的意义也就在这里了。
这一次的备忘我深刻的三个感受:
1、你如何给自己一些静心的时间卷入自己?
2、你如何在卷入他人的时候尊重并有自己的思考?
3、在你静心的过程中是什么在阻隔,对抗性的思维是怎样干扰到自己的无法静下来并无法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