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聚会聊天,我告诉大家从来没打过女儿。很多人的回应是:“你女儿肯定是属于听话乖巧的孩子。我的孩子不听话,不打不行。”
我不同意这种观点。我认为打孩子是父母无能的表现。因为不懂得如何说孩子才肯听,因为不懂得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绪,父母愤怒之下就用暴力的方式迫使孩子屈服。
可是这样做会造成很多的弊端。
作为心理咨询师,我接触的有严重心理问题的案主,大部分都有童年挨打的经历。
小K今年18岁了,南方农村人,刚考上一所重点中学准备读高一。他从初二开始就因为莫名其妙的恐惧而休学,被医院诊断为焦虑症,服药两年多症状减轻。但高一开学时,他的症状又恶化了,吃抗焦虑和抗抑郁的药都不管用。
他出现了幻觉。无论谁坐在他旁边,包括他的父母,他脑海里都会出现对方用刀刺他的画面,而且身体还有刺痛的反应。这样的画面每天出现几十次,使他根本无法安心学习,
当我带领他和父母一起去回顾他的童年时,发现了问题的根源。小K幼年是一个开朗活泼的男孩,四岁那年父母因为欠债到北京打工,把小K送到姥姥家,跟大他六岁的姐姐在一起。姥姥的脾气暴躁,经常跟姐姐吵架。小K成了姥姥和姐姐的出气筒,挨打是家常便饭。有时都没有任何原因就被打了。
在这样的环境下,小K活得提心吊胆。他的内在积累了很多的恐惧和愤怒,却无处释放。长年累月之后,被压抑的恐惧和愤怒就以幻觉的方式呈现出来。
另一个案例是一个刚上大一的女生小W。她被医院诊断为社交恐惧症。她总觉得同寝室的室友用异样的眼光看自己,自己无法融入室友的小圈子。在大学刚开学两个月,她就用小刀把自己的腿划伤,跟班主任请假回家了。她还有自杀的念头。
回顾童年,母亲在家里是女王,经常因为一些小事严厉打骂她,这种教育方式让她从小就自卑,感觉别人都看不起她。
“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观念,在现代社会仍然根深蒂固地存在着。美国的虎妈出的书受到很多中国家长的追捧。
也许很多父母会说:“我从小没少被打,现在不也挺好的?”可是,父母们别忘了,你们童年生活的那个环境,跟现在你的孩子生活的环境,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现在的孩子,从小就背负着父母太多的期待,从小就面对同龄人太多的竞争,他们脆弱的心灵早已不堪重负了。
那些提倡“不打不成才”的父母,期待通过打骂,把孩子改变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其实,问题根本不在孩子身上。真正应该改变的,是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