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年龄问题,体重多少,更加让女性朋友不愿意去面对!
1
最新一期的《中餐厅3》中,在黄晓明的软磨硬泡下杨紫才偷偷上称量了自己的体重。
在节目中,我们可以看出她不但不情愿让大家知道自己究竟有多重,就连她本人也似乎不愿意去面对体重计上的数字。
这个小情景还真心让人没想到能上热搜,也可以看出减肥这个话题一直受到大家的关注。
这不禁让我联想到现实中那些天天嚷嚷着要减肥的好友。
她们为了实现理想中的体重,不仅会在朋友圈里写下减肥的豪言壮语,还将微信头像直接换成:“不瘦十斤不换头像”等图片。
每当看到这类宝宝时,我都会忍不住地想:“亲爱的们,你们是在减肥呢?还是在往自己的小心脏上捅刀子呀?”
有必要对自己这么狠吗?
并且关键点在于这类宝宝在面对食物的诱惑中,总是无法控制住自己。
于是乎,那些响亮的口号,戳心窝的图片都无法帮她们达成“瘦”的愿望。
2
问题的根源出在哪里呢?
多年前,我曾看过一本有关心理暗示的书籍,说的是我们想要达成某种愿望时,除了外在努力之外,我们还可以进行心理暗示。
比如说减肥,我们在控制饮食,增加运动量,或者运用一些辅助方式的同时,还可以对自己说:“我今天又瘦了”、“我变得越来越健康了”、“我很苗条”等话语。
在暗示的语言中关键在于不要出现“肥”、“胖”等字眼,即便你说出:“今天我怎么没瘦,”你头脑中接受到的仍旧是“胖”的信息。
只因一个“没”字就将瘦这件事给否定掉了。
当思想与身体无法达成共识时,要想瘦下来还真不容易。
在减肥的过程中,即便瘦的进度不太理想,我们也可以幻想自己瘦下来,穿着修身小短裙的各种场景,而不是一味埋怨减肥不佳的效果。
这虽说有些自欺欺人的感觉,不过的确很有用,相信只要是知道吸引力法则的朋友都明白其中的重要性。
我虽属于偏瘦的体质,但大学期间仍旧因长身体的缘故,硬生生地把自己吃成一个桃子脸、小粗腿。
胖的程度达到了许久没有见面的远房亲戚看着照片,怎么也无法相信圆乎乎的那个人是我,而我的减肥方式便是用这样的心理暗示法。
3
《掌控习惯》一书中也揭示过为何很多人减肥失败,或者瘦下来,很快又胖回去的原因。
就是大多数人只是把“瘦”这件事当作一个目标,而没有因此建立一个体系。
目标的意义只在于确定大的方向,当你实现目标之后,人也就容易松懈下来。
于是乎,你就又开始经不住各种诱惑,或者就直接回到原本不注重控制饮食与锻炼的生活状态中,而体系会促进你进步,会使你建立一种身份的认同感。
也就是说我们不再为了减肥而减肥,而是为了今后能够更健康的生活控制我们的体重。
比如我们以健康的角度来看。
如今“三高”人群逐渐的低龄化,即便有再好的药物治疗,也有它的副作用。从大的方面来看,你整个人生将有可能因肥胖而终身与药物相伴,那样会直接降低你的生活品质。
从这个视角去看待就能够把“减肥”这事提升到一定的高度,之后便是建立一种身份,把自己当作是一名运动爱好者,善于管理身材,懂得营养搭配的人。
这样的方式会让我们从根源上彻底改变生活状态,养成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
4
记得在樊登分享的《这书能让你戒烟》中,有个非常颠覆人们以往认知的说法:凡是运用意志力来戒烟的人通常注定着失败!
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的呢?
书中揭示运用意志力戒烟的人,他们其实会有一种自我牺牲的感觉,觉得:“我是为了家人,尤其是为了孩子才决定戒烟的。”
他们的潜台词往往是“并非出于本意,”是一种被动的行为。
这就使得戒烟之人感到很委屈,会觉得自己特别、特别、特别地不容易。
因此,就需要动用“意志力”来抵抗吸烟这件事。
结果往往是抵抗力有多么的强大,诱惑力也就随之加大。
于是乎,稍微不留神,又开始抽上了。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戒了无数次烟都宣告失败的最大原因。
5
现在回想起来的确如此,在我们生活中凡是需要动用很大劲去做的事情,要么难度系数过大,超过了我们的能力范围内;
要么就是我们不愿意去做,却又不得不去做的事情。
总之,它们都有一个共性:不是出于本意。
试想一下,一个游戏迷在玩游戏时,需要动用意志力吗?
一群女孩一逛街就是四五个小时,是意志力在支撑着她们的小身板长时间的徒步行走吗?
我们在享受休闲时光,看电影、追剧、吃零食,做我们所喜爱做的事情都是意识力在起作用吗?
我们与心爱之人约会,一同度过美好时光,也是因为意志力吗?
我想答案当然都是否定的。
除非你对上述提到的事情不感兴趣,否则的话根本不需要牵动到“意志力”,你就会乐的屁颠屁颠地去做。
这一点并非没有依据可循,从意志力概念中便可得知。
意志力是指一个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品质。
注意是需要克服困难才能够完成的事,而并非轻而易举就能够搞得定的。
心理学家也曾做过相关的实验证明:意志力的本质是一种资源,当我们运用意志力控制我们的行为时,就会损耗这种资源,而这是一个自我损耗的过程。
也是为什么有很多我们在做不想做的事时,心中莫名生出抵触情绪的缘故。
6
记得任家萱在《女儿们的恋爱》中对张轩睿说过:“很不喜欢听人家讲我勇敢。”
的确,如果任家萱没有遭受过那样一场意外事件,她的生活也不必遭受那么多的磨难,更与“勇敢”二字不会发生半毛钱的关系。
“勇敢”这个词其实并非字面上的含义那么简单,对于遭受过创伤、或者说是灾难的人来说,“勇敢”这词就是一种万般无奈之下的选择,是被动的。
当旁人无数次说着“你要勇敢、要坚强”之类的话语,看似是出于好心安慰,可是由于没有身同感受的缘故,这样的安慰方式往往会给当事人造成一种无形的压力,也会有一种隔靴搔痒的感觉。
相反,让当事人合理的发泄情绪,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在调整好状态之后,他们才有可能更好的去面对,以及处理所面对地灾难与困境,这才是最好的方式。
其实,无论意志力也好,勇敢也罢,目的无非还需要我们通过各种方式去接受生活中无法避免的磨难,之后运用外部力量与智慧,把那些所谓的不完美变为一种人生财富与经验,并最终获得幸福、健康的生活,这才是真正的目的所在。
当然,最好的状态是你我一生都不会经历太多的磨难,更与意志力、勇敢等坚强的词汇没有多少关系!
这是一个美好的愿望,愿你我都能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