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报道,2016年全国共出版图书410438种。一年就有整整41多万种,如果我们一天读一本,一辈子也读不完这一年的出版书。而且每年新书出版数量都在增加,面对每年这些汗牛充栋的书籍,我们该如何阅读才能使自己能获取到书中的知识,《实用性阅读指南》这本书应该能够帮助我们。
《阅读性阅读指南》是由日本大岩俊之所著。大岩俊之,从“不读书”变成一年读完300本书以上,开发“缓速读书”,还举办了很多教大家如何读书的讲座。
大岩俊之认为,阅读需要清楚的总结、扎实的记忆才能真正吸收一本书中的知识,还要付诸行动才有效果。那该怎么读书呢?
第一:有效率的读书
大岩俊之认为应该带着目的去读书,而不是盲目的随意打开一本书阅读,类似我们做语文阅读理解时,如果带着文后的题目去阅读文章,能更快更好的理解文章。
只摘取自己需要的信息,只读对自己有用的部分,带着目的和问题去读。
通过序言、目录和后记掌握概要。序言凝缩了一本书所有的要点,包括作者的自我介绍,为何写这本书以及写这本书的目的,还包括书籍的主要内容和各章总结等等。
目录是重中之重。我在上中学的时候,教历史的老师曾对我们说:“你们知道历史的考纲在哪?”我们一头雾水,考纲还没发,谁知道啊。老师笑呵呵的说道:“你们在拿到你们的课本时就拿到了考纲。”我们觉得这老师是不是有点问题,可是他是全省优秀教师,想来也不会框我们这些学生。“目录就是考纲!”他掷地有声的说,“每本书的目录都是书中的主要内容,包括数学书。你们掌握了目录,就掌握书中的精华。”历史老师和大岩俊之的观点不谋而合,大岩俊之认为目录诠解了书的整体构成,看完目录就能掌握书中的所有内容。
同时读书还要有时间意识,要规定阅读时间,这样效率会迅速提高。
不要试图全部理解。大岩俊之认为书中重要内容只占百分之20,要学会舍弃书中中非必要部分。
第二:边读边记笔记
读书同时也要有意识的输出,包括“向他人讲述”和“写下来”的概念。所以我们读书时要记笔记,记笔记方法如下:
那我们怎么制作思维思图呢?以下图为例。
1、 写上书名,发售日、出版社等信息
2、 写上目的
3、 根据目的的具体内容往下写得出的的答案
4、 添上读完书后的感悟
第三,牢记读到的有用内容
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经验,拿起一本读过的书,却始终想不起书里的内容,这也就造成了虽然大家书读过很多,但记住的却很少,大家能记住的多数反而是读书时要求背诵的内容。
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我们来看下面的图片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清楚的表明,记住没多久,大脑就开始遗忘了,如果不主动记忆,那我们1天后就会遗忘到大多数内容。
那我们该怎么办呢?反复阅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人早就告诉我们答案了,书读一百遍,书里的意思你就了解了,根本不用老师或者别人讲解。书读多了也自然而然记住了。
我们反复阅读,自然能记住大多数甚至所有的内容。而且阅读深度也不同。前面说了,一本书里重要内容只有20%,所以我们只要反复阅读这20%,就能记住这本书了。
第四:将书中内容付诸行动
书到用时方恨少,读书归根结底还是为了用。大岩俊之在《实用性阅读指南》中认为,知识只有付诸行动才有效果。所以他认为通过采取与作者相同的行动,或者说按照书上所写的方法加以尝试,总会有一些收获,学过的东西,一定要自己实践一下,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
古人云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其实是说读书一定有收获,而不是粗暴的说有钱有美女。而且读书也要有方法,才能事半功倍,《实用性阅读指南》就给了我们方法,只要掌握了书中的方法,我们就能将所有书中的内容转化成自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