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庄王二十年(前594年),楚庄王派申州去齐国访问,叮嘱他说:“不要向宋国借路”。同时,又派公子冯去晋国访问,也不许公子冯向郑国借路。按照路线图,如若想要北上到齐国、晋国。就必须要借道宋国、郑国。
按照当时的外交礼仪,使者如果要从别国经过,要事先打招呼,否则就会被视为入侵。而楚庄王这次,并没有按惯例,事先和宋国和郑国打招呼,而且还专门叮嘱使者也不需要事先打招呼。楚庄王的意思很明显:作为霸主国,我是不需要跟你们打招呼的。
申州因为以前得罪了宋国,就对楚庄王说:“郑国人是明白人,能够看清楚当前的形势,而宋国人都是一群糊涂蛋,不明白当下的形势。这次出使,去晋国的使者没有什么危险,而我就一定会被宋国杀死啊!”楚庄王看着申州说:“你去吧!如果宋国敢把你杀死,我就出兵攻打宋国,替你报仇。”
申州把儿子申犀托付给楚庄王之后,就驾着马车,头也不回的出使齐国了。
等到达宋国境内时,宋国人将申州关押起来。宋国执政大臣华元说:“楚国经过我国,而不向我国借路,楚国这是把我们宋国当做是他的一个县了啊!他们把我们当做县城,这就是把我们宋国视为已经被灭亡的国家。如若我们杀了楚国的使者,楚国必然会进攻我们,进攻我国也不过是被灭亡。反正一样都是灭亡,不如捍卫我们宋国的尊严。”于是,就杀了申州。
楚庄王听到申州被杀的消息,一甩袖子就从椅子上站起来,仆人连忙追赶,直到追赶到前院才送上鞋子,追到寝宫门口才送上佩剑,追到街市上才让他坐上车子。这年秋季九月,楚庄王发兵进攻宋国。
楚军围困宋都五个月不下,楚庄王想撤军离开宋国。申叔劝楚庄王说:“我们可以假意在宋国城外建造房子,并在宋都郊外开垦荒田,做出一副要久战不退的姿态,以此来恐吓宋国人。”楚庄王依计行事,派人在宋都外建造房屋,开垦荒田,播种粮食,一副要在宋国都城之外安家的意思。
宋国人为此感到害怕。宋军主帅华元半夜从城中出来,悄悄来到楚军阵营,来到楚军主帅子反的床边,把刀架在他脖子上,并叫醒他说:“我们国家派我来告诉您宋国的情况:宋国都城内粮食已经吃完了,都城中的百姓为了活命,都互相交换儿女来吃,劈开人的骨头来当柴烧。可就是这样,我们也不愿意无条件投降。”
“那…你们想怎么办?”子反结结巴巴的问。显然子反被这一幕给吓到了,刚从睡梦中一睁眼,就看到有把刀架在自己脖子上,换作是谁,都会被吓得惊慌失措。
“你们后退三十里”华元紧紧握住短刀,小声地的说:“只要你们退兵三十里,我们宋国愿意臣服于楚国,并且我愿意去楚国当三年人质。如果楚王不同意,我们宋国的军民愿意和楚军死磕到底。宋国人都愿意拼死血战,与楚军拼个你死我活。”
子反被华元的这个阵势给吓到了,就答应了华元的要求,华元在得到了子反的首肯后,就又迅速离开楚营,回到都城之内了。第二天一早,子反就向楚庄王汇报了昨天晚上的情形,楚庄王听完之后,感慨的说:“华元是个君子啊!”于是就撤军三十里。
撤军之后,华元作为宋国使者来到楚营中订立盟约,并作为人质前往楚国。据《左传》所载,此次盟约上只写了八个大字:“我无尔诈,尔无我虞”。换作白话文就是:我不骗你,你不欺我。
这便是成语“尔虞我诈”的来历。
楚庄王二十三年(前591年),楚庄王去世,其子继位,史称楚共王。回顾楚庄王这一生,真可谓是精彩绝伦,年少登位,为了麻痹权臣贵族,三年不鸣,一鸣惊人。在掌握楚国大政之后,重用贤臣,尊崇周礼,使楚国从一个蛮夷之国变成了一个文化大国。之后又饮马中原,带领楚国成为了春秋的霸主。
楚庄王之后的楚国国力仍然继续上升,可是矛盾也在一步步激化。楚庄王死后不久,楚国贵族的新仇旧恨迅速暴露,以令尹子重为首的王族和以申公巫臣为首的卿大夫之间的矛盾迅速激化。子重,子反素来怨恨申公巫臣,巫臣预感危机将要来临,便多方筹划,带领夏姬,逃亡他国以躲避政治迫害。子重、子反则杀掉了巫臣留在楚国的同族,并瓜分了他家族的财产。
申公巫臣听到子重等人杀了自己的同族,就让人给他们带了一封信,信上写到:你们用自私贪婪侍奉国君,而且还喜欢滥杀无辜,我一定会让你们疲于奔命而死。
申公巫臣为了报仇,便联络了晋国的大夫卻至,投奔晋国,晋景公任命他为大夫,申公巫臣向晋国建议:用晋国的力量扶持吴国,让吴国强大,以便在楚国东方牵制楚国。等到吴国在东边牵制住了楚国,到那时,晋国再从楚国北边发起攻击,那么楚国就会疲于奔命,如此便能大大的削弱楚国实力。
晋景公听从了申公巫臣的建议,并派申公巫臣前往吴国,教授吴国军阵之术和抗楚之策。对于申公巫臣的到来,吴王寿梦表示热烈欢迎,并和他举行会谈,将军队交给巫臣训练。在巫臣的训练下,吴国军事力量逐步增强,并开始进攻楚国及其附属国。子重和子反在这种情况下,一年之中七次率军抵御吴军。
站在城楼上的子重和子反看着城下进攻的吴军,又想到申公巫臣当年给他们写的信,不由得对申公巫臣恨的咬牙切齿。
正是在申公巫臣的帮助下,吴国始强,令楚国后患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