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看到朱光潜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时,我想我还是青年,这信我看看应该还是可以的。其实,我的青年时期一直是迷茫状态,作为女孩子,没什么学历,家里人催婚催得紧,就赶紧找个人结婚了,一个青年,在青春年华时,到底应该过什么样的人生?思想应该是什么样的?从书中去看看吧。
第一,谈读书。
朱光潜先生说青年人不管多忙都要抽时间读书,就算一天读个三四页,一年下来也有好几本。对于有书可读不去读的人来说,他们有更好的娱乐项目,读书变成一件枯燥的事情。读书的好处很多,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读书,所以只能建议、倡导青年多读书。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有你可探知的过去和未来,书中有你不曾遇到过的故事,却有你感同身受的痛楚与快乐。读书的好处不用说,大家心知肚明,所以还是静下来看看书吧。
青年应该怎么选书?这个范围很广,因为每个人兴趣不一样,看的书会千奇百怪,书中作者有做一些建议,大多是选择名著类的好书,经受得住大众的考验,多少有些东西在里面。
关于读书的方法,作者只有两条建议。第一,凡值得读的书少须读两遍。第一遍快读,大概知道内容,第二遍慢读,须以批评态度衡量书的内容。第二,读过一本书,须笔记纲要和精彩的地方和你自己的意见。
其实很多教人看书的书籍,或者一些读书博主,都会有这些建议,内容大同小异,但作者却是第一个讲到我心坎上的,精准且有效。
读书不在于多,而在于精,你喜欢什么书,就认真去读,一遍二遍都可以。看一本书,有读书笔记和自己的心得才是最真实的成就,看一本书,能收获知识,也可以收获豁朗的心情,成为一个全新的自己。
知识的力量是强大的,我们需要从书中去汲取。
第二,谈动与静。
愁生于郁,解愁的方法在于泄;郁由于静止,求泄的方法在动。现在社会中很多精神类的疾病,我想可以用朱先生的办法试一试。
书中有一个故事,说晋人陶侃,退休后没事做,就去搬砖,早上搬出去,晚上搬进来,有事可做,运动着心情就好了。
动,其实就是找事做,这种思想有点类似扫除道,把家里打扫一遍,把脏的东西收拾干净,把家里打扫得整整齐齐,心灵的扫除与家里的扫除是一样的,空灵,干净,一切都显得清静平和。
如果实在无事可做,那你就谈谈笑笑,跑跑跳跳,重要的是有事可做,保持好的心态,活得开心。
静呢,在于在嘈杂的环境中能够保持初心,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能静,能动,静若处子,动若脱兔,活得真实且快乐,这便是最好的人生。
第三,谈生活。
生活的形式有很多种,含义太广太宽。朱先生说人生第一桩事是生活。
书中有句“你的长衫到哪里去了?”,与最近的孔乙己长衫有点类似,网上讨论热烈。有人赞同脱长衫,总得找个谋生的出路。有人说这是好不容易穿上的长衫,不是脱不下来,是怕对不起父母的期待。
回过头看来朱先生的话,人生第一桩事是生活,如果连养活自己都成问题,那这长衫穿在身上有何意义?大家都想通过读书改变命运,这个命运不是阶层的差别,而是内心的充实,长衫穿与不穿,只要活得开心,这才是活着的意义。
当然生活还有很多其他层面的东西,比如恋爱,多元宇宙里多种思想。
千言万语说不尽我对《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的理解,因为每一封信都会给我很大的触动,每一封信好像都是写给我的,给我的人生指引方向,看完只能说如果早点看到该多好,我的人生啊已经胡乱走到现在的地步,不过好像也不晚,毕竟我还是青年,人心未老。
这本书的内容是朱光潜先生在20世纪20年代写的,与今已隔百年,百年世事变迁,可思想的力量未变。虽过百年,却处处写在我的心坎上,后来我看过很多书,那些书里的道理也不过是对前人的知识进行解析,所以还是要多读名著,多看名人。
思想有深度,建议有章法,做事有规矩,做人有底蕴,做一个快乐的人,做一个有思想的人,做一个有理想的人,活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