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上书,缕缕乡愁涌上眉头。
从小生活在城市里的我,对于老家并不熟悉。提到家乡,脑海中就浮现出了一片破败的灰蒙蒙砖瓦,田间的稻谷在风中摇晃,家犬卧在敞开的门口,经常会有一群灰鸭子横冲直撞地路过。
读完《老家味道——舌尖上的乡愁》后,我突然意识到,不管老家再贫穷,再凋敝,那里始终是我的根。
乡愁是抽象的,我们总是需要一些具体的、可以感知的事物来让抽象的感觉有所附着。《老家味道——舌尖上的乡愁》就将人们的思念与家乡美味很好的融合在一起,读来让人既有视觉的冲击力,更有味觉的刺激感。
这是一本写家乡风貌的书。这本书汇聚了五湖四海的“吃货”们。有的在家乡在江南,鱼米之乡,阳春面,芷江鸭,在舌尖上留下了江南女子的婉约柔美。有的家乡在天津,除了著名的狗不理包子,煎饼果子更是亲民而平价的清晨伴侣,方便携带,又能大快朵颐。有的家乡在四川,饕餮盛宴,麻辣滋味,如驴肉馅饼这样寻常人家的食物,也尽显川蜀人家的热情奔放。有的家乡在厦门,伴着芒果饭的清香,人的心情在香甜粘糯中舒畅了起来……这本书打破了人们关于各地美食的固有印象,让人们看到了不同地区新的特点,并且这些作者写的都是在自己家乡寻常见到的食物,是在大自然的馈赠下,不同地区人民因地制宜,守护着家乡的一草一木,创造出独一无二的佳肴。这些佳肴,不会出现在昂贵的高级餐厅里,也不用花费高昂的价格却只能品尝一小口。食物中饱含了当地人民的智慧,一方山水养一方人,只有去了那里,你才能感受。
这是一本写回忆的书。对于漂泊在异乡的游子而言,一碗外婆做的茶面就足以慰藉心灵。书中不仅仅写了各种家常菜的做法,更多的融入了作者对于一人一物一事的回忆。一页一页读下去,味蕾的刺激会渐渐消散,但是心中的惆怅感慨愈加浓厚。才下“舌头”,却上心头。将心中的一缕乡愁形象生动地用文字描写出来,这就是作家的妙笔生花吧。特别是当我读到江浙一带的美食时,心中对家乡的回忆便如潮水般涌入眼眶。我怀念过去无忧无虑的快乐日子。我想起了爸爸粗糙的大手牵着我的小手,我们一边笑着一边品尝着街头卖的梅花糕,最上层的糯米圆子香甜劲道,吃到一半时,下层烤的热腾腾的豆沙馅儿一下子就喷涌而出,心急的我一口咬下去,嘴唇被烫的发抖,衣服上也淋上了滚烫的豆沙。我一脸委屈的望着爸爸哭了起来,一边擦着自己的新衣服,一边又迫不及待的小口吮吸着细腻的豆沙馅儿。爸爸却在一旁哈哈大笑起来,说道:“这就是‘心急吃不了梅花糕’呀!”
到不了的都叫做远方,回不去的名字叫家乡。你可以捧起这本书,品一缕乡愁,寻觅你怀念的滋味,寻觅逝去已久的童真烂漫,寻觅小的只剩两个字的——故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