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相关:最近在思考公司一款垂直领域SQA类产品,业界可学习的老大就算知乎和百度知道了,所以对它们两者做了认真的研究了解。本以为吸纳各自的优点放入我们的产品就可以,但后来发现两者根本就不是这么个事儿!不懂门道随便抄必死无疑,遂把想法记录下来。
先上结论:如果知乎搞“采纳”,大概现在应该已经改叫呜呼了,是被百度知道弄死的
百度知道有对答案的“采纳”功能,同样都是SQA(Social Question Answering)产品,但为什么知乎就不做采纳功能呢?
这看似是一个小点,但背后却是两家产品各自安身立命的关键。
为什么这么说?
首先说说两家的产品定位,百度知道的定位是“解决问题,成为一个良好工具”,知乎的定位是“讨论问题,成为一个良好社区”,知道更在意问题有没有得到正确的答案,而知乎更在意有没有提出一个好问题(好问题能引发各方讨论,用户互相关注等行为)。
在这种产品定位之下,两家的产品活出了不同风采,比如,搜索同一个问题:“北京动物园几点开门”(这显然具有确定答案),两家的表现如下:
然后,再来搜索:“如何看待北京动物园老虎吃人”(这显然不会有确定的答案),两家表现如下:
乍一看百度知道的搜索结果也接近于在思考,但是,仔细一看提问者的初衷实际上是在求一篇命题作文(说不准还是“考试中,急,在线等!”那种,lol),本质上将也还是在寻找确定答案。
所以可以看到,在百度知道我们可以很轻易的找到有确定答案的问题,而在知乎里很难,反过来,在知乎里可以很轻易的找到发人深省的问题,而在知道里很难。
这种微妙的生态平衡引起了我的注意,它们是怎么做到这两个不同极端的呢?你可以说是两家的运营方向不同,诚然是这样。但是,除了人为的,难道在产品里就没有具体的举措来支撑吗?有,一定有!
这个核心举措就是“采纳”功能,理由如下:
1.采纳会制造紧迫感
一个问题有采纳功能,会给答题者带来紧迫感。因为当答题者打算洋洋洒洒长篇大论的时候,很可能已经被别人一个简短的答案抢占先机,进而被抢先采纳,自己的长篇大论也就变得尴尬。所以,答题者会很自然的选择用最短的时间公布答案,也就不会去做深度思考。
2.紧迫感会引发连锁反应
由于紧迫感导致了答案普遍缺少深度思考,缺少深度思考的答案也很难引起别人的深度思考,大家都没有深度思考也就无法形成交流,没有交流也就无法形成有效的社会关系,我们知道有社会关系的问答产品最终走向会是网络社区,这符合知乎的目标:知识型网络社区。没有社会关系的问答产品必然的走向是快餐化,或者叫工具化,而这恰恰又符合百度知道的目标。
3.长期连锁反应会形成不同的生态沉淀
由于紧迫感连锁反应,提问者会慢慢变得倾向于问有明确答案的问题,答题者则在这种环境下变得更加习惯去做简练回答,这样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快问快答的生态沉淀,这种沉淀时间久了就会在用户脑袋里刻上深深的烙印“百度知道是用来解决问题的”。反过头来没有紧迫感连锁反应的产品,由于答题者倾向于深度思考之后再做回答,提问者也就很容易被带了节奏引发延展性讨论,以及关注等行为,也就形成了谨问慢答的生态沉淀,日子久了就会形成另一种烙印“知乎是用来开拓思维的”(优雅装B)。
4.有采纳就是有暗示
对问题的旁观者来说,如果恰好自己也遇到相同问题,并且当看到已采纳的答案时,一般来说也就优先把已采纳答案当做正确答案,除非特别离谱,否则不会看别的。这样的强烈暗示时间久了也会让旁观者慢慢习惯不思考,也就极大的降低了第三方介入讨论的可能。所以有已采纳和没有已采纳,会让第三方被带入不同节奏,纳入不同的生态沉淀里去。
所以说,为什么知乎不搞采纳,因为搞采纳就等于把自己的生态带入了百度知道的领域,跟百度比金钱和流量,结局大概只能呵呵。
(PS:虽然知乎巧妙的避开了百度,但是却迎来了悟空问答这个背靠今日头条的难缠家伙,吃的一模一样的生态领域,日后必将腥风血雨)
再来一个有趣的图说明一下为啥知乎和百度知道能够相安无事吧:
最后,回顾公司自己的SQA,对标的标杆应该是知乎还是百度知道?我认为还是更加接近于百度知道,因为从用户场景上来说,多数人还是要解决工作中的问题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