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印卡十日内观课程开示第三天(文字版无删减)

  第三天结束了,你们还有七天可以用功修行。明天第四天对你们是非常重要的一天,你们将要开始修内观,也就是说,你们要开始进入智慧的领域。这三天你的练习对明天所要学的方法,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准备工作,实际的修行是从明天开始。这三天,你已经让自己准备好了开始要进入内观的修行。没有坚固的戒的基础,不可能修好内观,不可能获得修内观应得的成果,没有良好的定,也无法修内观,因此,这三天来,你严格持守五戒就奠定下良好的基础。基础越稳固,上面的建筑物也就越坚固。从这稳固的基础开始修定,练习观息法,戒对于正定是绝对必要的。

  二千五百年前的印度,有很多老师并不重视戒律,所以甚至到了今天,都还有老师说并不需要遵守戒律,只要你高兴,可以做任何你想做的事。你仍然可以修行,可以获得所有修行的愉悦经验。他们的修行是为了得到某些愉悦的修行经验。但是,内观并不是为了这个目的,修行内观的目的是为了在最深、最根本处净化这个心,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所需要的不只是普通的定,而是正定。因此,严格持戒是为了发展正定,而发展正定,是为了增长智慧,而增长智慧是为了达到完全觉悟、解脱的最终目标。持戒是为了修定,修定是为了培养智慧,而智慧是为了解脱。你们开始修的时候只是如此,而当你深入时,会发现戒、定、慧三者是相辅相成的。就像是三脚架的三只脚一样,如果其中的一只脚不稳固,整个三脚架就无法直立,必须三支脚都很稳固才行。因此,戒可以帮助定和慧,定可以帮助戒和慧,而慧也可以帮助戒和定。戒、定、慧三者互相关联,彼此相辅相成。如果一个人持戒清净,那很好,持戒清净会有很好的利益,很大的功德,但是,只有持戒清净,并不能引导一个人达到解脱的最终目标,如果一个人持戒清净,并且有非常深入的正定经验,这也无法达到解脱的最终目标,要达到解脱的最终目标,智慧是绝对必要的。

  这位悉达多-乔达摩完全觉悟了,他的一生,甚至在他小的时候就持戒清净,然后他又修了正定,出家之后,他跟过几位老师修过当时印度最高的禅定,修过这些之后,他发现还是没有完全的解脱,他发现在他的内心深处,还有某些潜在的烦恼,就像沉睡的火山一样,随时都会爆发,这些烦恼有时会打败一个人,让他陷入痛苦中,因此,这些根植内心深处的潜在烦恼,必须连根拔除。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他继续不断地探究而发现了内观修行法。内观就是智慧,只有借着修内观,才能发展人的智慧而觉悟,否则是不可能觉悟的。但是,内观在印度失传很久了,整个世界陷入无明黑暗之中。智慧的完整面貌在这个国家失传了,佛陀再度发现了内观。在八圣道当中,我们已经讨论过戒的部分,也讨论过属于定的三个项目,接下来,我们要讨论八圣道当中属于慧的两个项目,也就是正思维和正见。

  来参加这样的修行课程时,刚开始在心的表层,会升起某些的不净烦恼,非常焦躁不安,这些烦恼、妄想对于心,象是一种冲击,然后,你又开始回来观察呼吸。妄想的力量非常强大,大部分的时间,你的心中充满了烦恼的念头,有时候是愤怒,有时是嗔恨、哀伤、沮丧,有时也许是欲望、激情等等。这些妄想不断地击败你,然后你又尽你所能地回到呼吸上。妄想会不断地冲击你,但是,你必须再回到呼吸上,一天、两天、三天,你会发现到,并不是所有的妄想都不见了,而是妄想的内容已经改变了,现在这些妄想已经不像前几天那样的激烈,妄想虽然还在,但是大部分的念头都与正法有关,与正道有关。

  一个人开始了解到:「正道是什么?我应该如何来修行?什么是正确的修行方式?有什么困难?」等等,这些问题不断地在心中升起,而不再是妄想着对别人有害的念头,这就是正思维。

  但是,这还不是真正的智慧。这种正思维还不能让乔达摩完全的觉悟。在佛陀之前,佛陀当时和佛陀之后的印度,所有的老师都教导必须心存善念,才能正确的看清楚事情,才能够获得正见Sammā-dit。有了正见,才能够正确看清楚事情的本来面目,就好比说,当太阳被乌云遮蔽时,你无法看到阳光,一切都处在黑暗中,现在某些云层飘走了,虽然还有一些乌云,但是已经不再那么的厚,那么的暗了,云层变薄了,虽然并不是所有的乌云都消失了,但你已经可以开始看到阳光了。因此,这种正思维的过程是必要的,虽然某些念头还在,你还没有达到心中完全没有妄想杂念的阶段,念头虽然还在,但是已经不是那种会严重干扰你,让你无法踏出下一步的那种妄想了,而下一步就是正见。正确了解实相本来的样子,这才是真正的智慧。一个人不断地培养智慧,就能达到最终的解脱。智慧共分三个阶段,以佛陀当时的用语,第一个阶段叫做「巴利语……」闻慧,第二个阶段叫做「巴利语……」思慧,第三个阶段叫做「巴利语……」修慧。

  闻慧,也就是你看过、听过某些经典或开示,这是别人、某位智者、觉悟者的开示,人们结集某位圣者的说法而成为经典,不管是你直接听这个人的开示,或者阅读他所说过或是写下来的经典,多半的情形是,因为你对这个人或这部经典有极大的信心、信仰而接受他。这很好,很有用,因为那些从没有听过法的人,对于整个人生还是非常的困惑的,如果你至少听过法,听过关于法的开示,那么就是听过正确的观念。但是这并不够,仅仅培养闻慧,这种从别人或是经典上听到或是看到的智慧,并不能让你解脱。如果闻慧能够让你获得启示,能够引导你踏上下一个步骤,那就非常、非常的好。

  下一步是「巴利语……」思慧,也就是在知识上了解真理,培养智慧。人是理性的动物,并不会盲目接受某些的观念,必须运用他的理智去推理:「我所听到的,读到的,这一切符合逻辑吗?实用吗?我应该接受吗?」在知识上试着去了解:「是的,没错,它是相当逻辑,相当科学,相当能够接受的,」因此而接受。这是智慧的第二个阶段——思慧,这是很重要、很有用的阶段,能帮助你得到启示,并指引你进入第三个步骤,修慧的阶段,第三种智慧,修所成慧,去体验直接经验到的智慧,唯有这种智慧才能让你解脱,前面两种智慧能帮助你,但并不能让你解脱。

  在当时的印度,已经有前面两种的智慧,而佛陀发现的是第三种的智慧,亲自体验的智慧修慧。有的老师会说:「不要贪求,不要嗔恨,所有的感官事物都是虚幻不实的,如果你不断地对它们产生执着,你只是在增加痛苦;从这种执着中解脱,不再执取,你就可以解脱痛苦。」当时已有这些教理,但是如何才能解脱执着呢?如果有人已经在培养个人直接体验的智慧,也就是修慧,就会开始帮助他逐渐的脱离痛苦。闻慧和思慧可能是很有用,但也可能非常有害,而且经常是有害的。例如闻慧,有人出生在某种的家庭,成长于某种的社会,相信某种传统观念,某部经典,或是某种的信仰,从小开始,他就和这些习俗、哲理、信仰和教义不断地结缘,结了很深的因缘,他开始觉得:「这是完全正确的,所有其他的传统观念都没有用,不正确,我的传承才是最好的,我只接受它!」 这个人将无法走到下一步。

  当一个人完全满足于 「我接受这个真理,我们经典上的真理,我们圣贤说的真理,我们宗教创始人说的真理。」,「这个真理太棒了!」 这就会成为极大的障碍,极大的束缚。这样的人就绝不会运用理智去理性思考他的教示,因此要培养个人体验实相的能力就很困难,像这种闻慧就成为极大的束缚。

  有的人由于闻慧而接受了某种信仰,但是,身为人类就会有理智的思维,他开始思考:「这是真的吗?是正确的吗?可以接受吗?实用吗?」 然后,长老们就开始担心了,不管是家中的长者,社会中的长者,或是这个族群的长者,他们都不会喜欢这种的质疑。他们会说:「哦!你不相信,你对我们的经典没有信心,你不相信我们的教主的话。如果你怀疑,你知道会有什么后果吗?你死后就会下地狱!」 然后就会描述地狱的恐怖情形,「太可怕了!」 这个人就会接受,「哦!不!师父,不!我不想下地狱,我相信!不管合不合理,实不实际,我相信这一切,我不想下地狱!」 因此,可怜的家伙由于恐惧而接受了这一切;同样的,这些长者,他们还有另外一套,他们会说:「太好了!如果你相信我们经典上的一切,接受我们的传承,我们的一切哲理,如果你相信这一切,那么你知道会如何吗?你死后就会上天国!」 于是便描述天国的美好,「太美妙了,太美好了!在那里,你将会享受所有感官的享乐,你会享受这个人世间体验不到的天国之乐,太棒了!」 这个人开始快流口水了:「哦,太好了,如果我能到天国去,我就接受,如果只要相信我就能上天国,那么我一定相信。」 因此你就这样子相信了。不管你出于迷信,出于恐惧或是贪爱而相信,你都只是相信而已,你没有用理智去理解。

  如果有人走到下一步——思慧,也可能会形成极大的束缚。一个人已经开始用理智思考而找到了非常合乎逻辑的解释,特别是对他个人的传统信仰,就像精明的律师一样,他可以用很多种方式来说服自己:「这是正确的,我们的传承如此说,因此是正确的。」 他会不断地和自己争辩而让自己信服:「是的!这是正确的,是究竟的,现在我知道所有的事情,我的理智告诉我这是正确的。」 他因此自我膨胀,自认为:「现在我知道每一件事了,我这么有智慧,可以写一本关于这个信仰、这个哲理的书,我可以公开演讲开示,公开辩论、座谈,证明所有其它的信仰都是错的,只有这个信仰是正确的。」 这种疯狂的思想会阻碍你进展到下一步。

  因此,闻慧和思慧都可能成为大障碍,但是,如果你开始进入下一步的修慧,你就开始亲自体验到实相了,只要你不曾体验实相,你所听闻、所思考的都不属于你自己的实相,经常会被扭曲、误解。每一个人都必须亲自体验实相,才能达到最终的目标。

  悉达多-乔达摩这个人,体证了他自身内在的实相,培养出他的修慧,而成为一个觉悟、解脱的人。他自己所培养的修慧只能够解脱一个人,那是悉达多-乔达摩自己,而不是其他的人。没有人能由于乔达摩的智慧而解脱,其他人只能从佛陀的智慧得到指引,得到鼓舞,而每一个人都必须培养自己的智慧,以达到完全解脱的最终目标。一个人的智慧,也就是修慧,是你自己体验安住的智慧;只有修慧,才能破除无明、烦恼、贪爱、嗔恨的束缚,唯有修慧,才能止息所有的痛苦,唯有修慧才能带来成果!不是闻慧,也不是思慧。

  我举个例子:有个人非常的饥饿,他到一家餐馆,找到座位,侍者将菜单给他,他浏览了菜单,心里想:「哦,太棒了!今天的实物看起来非常的美味。」 想着、想着,他嘴里就开始流口水了,这是一种情况;他点了菜,但是要等菜送上桌还有一段时间,于是他就看看四周的情况,心想:「看看那些比我早到的,已经开始在用餐的人,看他们用餐的表情,很享受的样子,今天的食物铁定很好吃,那些人看起来都乐在其中。」 想着想着,嘴里又开始流口水了,这是第二种情况;现在第三种情况是食物送来了,他也开始享用了。

  第一种情况就如同闻慧,他只是看了菜单,还没有真正尝到食物;第二种情况就如同思慧,因为他看到了别人一副尽情享用的表情,因此理智告诉他 「看看这些人尽情享用食物的表情,这里的食物一定很好吃的。」 但是他自己没有尝到食物;只有在第三种情况,食物送到他的面前,他开始品尝,开始吃了,那么他才算是真正的在享用它,这才是修慧。第一种和第二种智慧无法让你尝到实相的滋味。

  再举个例子:例如,有人生病了,去看医生,医生检查过后开了药单给他,他非常高兴地回到了家里,因为他对这位医生极有信心,这并没有什么错,我们必须对自己的医生大夫有信心,但是他的信心变成了盲目的信心。他的热情变成了盲目的崇拜,因此,她在家中的供桌上挂了一幅医生的画像,烧香并供上水果和甜点,然后又绕一百零八圈,并做了三次礼拜。这会有什么帮助呢?!接着,他又拿出药单,不断地复诵「早上一颗药,下午一颗药,晚上一颗药,早上一颗药,下午一颗药。」 这有什么效果呢?简直是愚蠢!真是疯狂!这就是盲目信仰、盲目崇拜的结果。

  接着第二种情况,人毕竟是理性的动物,因此他回到医生那里问医生:「你为什么开这个处方给我呢?处方上是什么药?为什么能够治疗我的病?」

  这位医生是个聪明人,他告诉病人:「你得到这种病,是由于这种原因,如果你吃了这个药,就能够去除这个病因,只要病因一去除,你的病就好了。」

  「哦,太好了!现在我知道了,我的医生真是太好了,他开的药太好了。」

  然后再来他做什么呢?回到家之后,他开始和邻居争辩:「庸医!你们的医生都是赤脚大夫,我的医生最好了,你们的医生所开的药一点也没有效,我的医生开的药最棒。」 他不断地和别人争辩,却不吃药,只是不断地和别人争辩,这就是发生在人们身上的事情。

  每一位智者、圣人、觉悟者,当他发现人们痛苦时,他开给人们「法」的药单,你们要持戒、修定、修慧,你们要解脱痛苦。但是却没有人要修行,反而开始发展不同的宗派、信仰、教义、仪式、仪轨,成天在这当中打转,却没有人要修行。因此,也没有任何的成果利益。

  第三种智慧——修慧,是透过直接的体验,将法应用到生活中,只有这种直接的体验才能让你受益。现在问题来了,要怎么样才能对身心现象有直接的体验呢?体验到身心不断地在交互作用的,烦恼也是因此而产生的,烦恼开始不断地增长并且击败你。如果知道这些,你就可以防止烦恼生起,即使烦恼生起了,你也可以不让他增长而击败你。所有这一切都要靠体验的。所有的现象都在内心深处不断地发生,你必须培养这种能力,这种体验的能力。这就是在过去的三天中,你们一直在做的。除非你有这种能力,否则无法修内观。

  例如,如果没有眼镜的功能,你就看不见任何东西,如果没有耳朵的功能,你就听不到任何的声音。同样的,除非你的心有能力,让你深入体验到身心的交互作用,除非你有这种能力,否则就无法修内观。

  举例来说,有两个非常贫困的男孩,过着乞丐的生活,平日四处乞讨为生,这两个人当中有一个是瞎子,生下来眼睛就瞎了。有一天,这个瞎子发高烧,他的朋友就告诉他:「好吧,你就呆在这儿,我出去要些食物回来,我们两个人可以一起享用。」 他出去乞食,碰巧这一天,有一位妇人非常的慈悲,给他了一道非常可口的甜点,在印度我们叫它做Kheer的甜点,是混合了米、干果和牛奶所做成的甜布丁。这位妇人给他这道可口的甜点,他觉得非常的高兴,但是,由于这种甜点是一体,而他又没有容器,可以将甜点带回去和朋友享用,因此他就把甜点给吃光了。但是他回去之后非常诚实的告诉他的朋友,今天我要到了非常可口的牛奶布丁。但是很抱歉,因为我没有容器可以装,所以我就把它给吃了,没有办法带回来和你一起享用。

  「你不带回来没关系,但是至少告诉我kheer是什么吧?」

  「你不知道什么是kheer吗?」

  「不!我不知道kheer什么。」

  「哦,kheer是用牛奶做的,所以是白色的。」

  「白色的?那么什么是白色的呢?」

  「你不知道什么是白色吗?」

  「不!我不知道什么是白色的。」

  「白色不是黑色。」

  「那么黑色又是什么呢?」

  「你既不知道什么是白色,也不知道什么是黑色,你是什么人呢?」

  「我不知道什么是白色,也不知道什么是黑色,因为我天生就是个瞎子,我怎么可能知道什么是白色,什么是黑色呢?」

  这一位男孩看看四周,发现一只白色的鸭子,就把牠抓了回来,拿给他的朋友,「你看!白色就像这只鸭子一样。」

  「白色就像这只鸭子一样。」

  他眼睛瞎了,怎么可能看得到什么是白色,什么是鸭子呢?他只好用手指头把鸭全身的摸了一遍,他说:「哦!现在我知道什么是白色了,白色是非常柔软、「」非常柔软的感觉。」

  「嘿!什么意思,白色和柔软有什么关系呀?」

  「你说白色就像这只鸭子一样,我摸了鸭子,非常的柔软,你现在又说白色不是柔软,那我怎么知道白色是什么呢?」

  「哦!你这个笨蛋,告诉你,白色就像这只鸭子一样,你还搞不清楚?」

  「那让我再试一次看看。」

  然后他又摸了一次,从鸭嘴开始,摸过了整个鸭子的身体,再到尾巴的羽毛,「啊!现在我知道了,白色是弯曲的,白色就是弯曲的。」

  因此,所有那些高谈深奥哲理而没有实修经验的人,实相对他们而言就是弯曲的,因为他们从来没有培养出体验实相的能力,他们一辈子都认为实相是弯曲的,弯曲的,他们无法理解。因此,培养出体验实相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你已经开始在做的。

  如果只是持戒,而没有做到下一步的修定,那么就无法培养出这种能力。如果你开始修定,但却以想象的对象来修定,以念诵或是观想的方式来修定,那么你同样无法培养出这种能力。如果你是以实相为对象,以和你身心有关的实相为对象来用功,你以这个范围当中气息的实相来用功,你是实实在在的经验到这些呼吸的出入。你实实在在的经验到呼吸近处的接触。

  到了第三天,你又开始经验到感受,在这小范围中,生化反应的感受就是这样子深入自己的内心。最深层的心,我们称之为潜意识的心,事实上却不是毫无知觉的,它从早到晚随时都能感觉到身上的感受,你已经能够感觉到鼻孔这个范围的感受,感受一直都存在,遍布全身,全身上下随时都有某些感受不断地在发生,不断地在变化着,随时都有这种或是那种感受在呈现、变化着,不断地在变化着,唯有不断地观察实相,才能体验得到各种的变化,你已经开始了。

  明天你将探究全身,你会体验到身上其他部位的感受。这就是你的进度,从心的表层进入到心的深层,这里就是你过去累积的情节和心的旧有的行为模式所在的地方。这种旧有的行为模式就是生起习性反应,每当感觉到身体上任何愉悦的感受时,就生起贪求、贪爱的反应;每当感觉到身体上不愉悦的感受时,就生起厌恶、嗔恨的反应。对这种现象,你会产生越来越清楚地觉知。在知识上,我们很容易了解到,身上的每一个地方都不断地在发生某些的变化,万事万物都如此无常,每一个人只要出生就一定会死,任何事物迟早会归于毁灭,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但是这只是一种知识上的理解而已,我们还必须在身体结构当中去体验这个实相。自然的法则存在于身体及身外的每一个地方,但是,你所看到的外在的自然法则,只能在知识上去理解或是接受。但是对于身体结构中的实相,也就是身体内的自然法则,知识上理解的智慧对我们是没有什么帮助的。在佛陀之前,佛陀当时以及佛陀之后,都有许多老师不断地在教导和佛陀同样的教理,但是他们都只停留在知识的层面上而已,他们的教导无法引导人们达到培养修慧的深度。假设在你的生活当中发生了非常重大的不幸事件,例如,和你非常亲近的亲友过世了,你将他的遗体送到火葬场火化,或者是埋到坟墓里,这些事情会让你产生某种的智慧。你会想到,毕竟万事万物都是如此的无常,人只要出生就注定会死,总有一天我也会死,别人会将我的身体下葬或是烧成灰。因此,一切的贪求、执着,一天到晚和别人争长争短的计较这个计较那个的,又有什么用呢?到最后又能留下什么呢?我的身体还不是迟早要化为乌有的。你会有智慧,但是能维持多久呢?一旦离开了坟场,你又开始同样的「我,我的、我自己。」 等疯狂的念头,你并没有两样啊!这种智慧只是一种知识上的理解罢了。一般人听了这样的开示,这样的讲经,心里会想:

  「太好了,现在我知道为什么执着是不好的,执着只会给我们带来痛苦,我越执着,就必定会越痛苦,这个 ‘我、我的’ 就是一种极大的烦恼,极大的痛苦。」

  但是,开示结束之后,当你走出了讲堂,突然间发现到:「奇怪!我的鞋子呢?谁穿了我的鞋子?我今天才买的鞋子,我的新鞋子怎么不见了?」 你的心里又开始闹着「我、我的、我的」 。你没有两样啊!知识上的理解没有太大的帮助,必须实际体验。

  但是要实际体验却很困难,因为,除非你培养出体验实相的能力,否则无法体验实相,有太多的幻想,太多的错觉。在表面上,某些事情看起来似乎是如此,但是,实际上却完全不同。例如,晚上你睡觉前点了一支蜡烛或是一盏灯,隔天早上起床时看到这支蜡烛或是这盏灯还亮着,你会觉得这是昨晚的同一支蜡烛或是同一盏灯,但是,真的是同一只蜡烛或是同一盏灯吗?每一刹那灯焰都不断地生灭、生灭,生起灭去,一刹那、一刹那的不断地在生灭、生灭着,几乎没有中断,以至于你会误以为它是同一支蜡烛,同一盏灯,这是多么的大的错觉呀!我看了两眼电灯泡,我们还是认为这两次是同一盏灯光,它怎么可能会是同一盏灯光呢?如果是同一盏灯光,为什么在每个月的月底,电力公司寄帐单来,上面写着,你这个月用了多少的电,必须付多少钱。

  「我为什么要付钱呢?这个灯泡、插头和插座都是我自己从店里买回来的,是我自己的,为什么要付你钱呢?」

  电力公司来要钱是对的,因为不断供应的电力,通过电线而消耗掉了。电力供应的过程是如此的快速,所以我们会认为是同一盏灯光。

  现在,再举另外一个例子:比如说你每天要过河去银行上班,每天早上你过河到对岸去,工作了一整天之后,晚上又搭船回到这一岸,你会以为这是同一条河,怎么会是同一条河呢?如果你潜入河当中,之后将头浮出水面,第二次同样的潜入之后又浮出水面,第三次再潜入之后又浮出水面,你感觉是在同一条河流中潜水。河中的流水不断地流动着,你第一次潜入水中再浮上来时,河面的流水已经变了,原来的流水已经流走了,没有一滴是一样的;第二次潜入下去,再浮上来时,整个流水又完全改变了;第三次潜下去再浮上来时,流水又再次完全的改变了。因此,每天早上搭船过河,晚上再回来时,河里的流水早已经完全的改变了。但是,你的印象还是认为这是同一条河流。

  要如何超越这些印象呢?某些事物,是在你的感官能力范围内,例如:有了眼睛你就能看东西,但是却有视力的限制,例如:蜡烛,灯焰的生灭、生灭,如果你仔细看清楚,就会发现到,是的,蜡烛不断地在生灭、生灭,但是,电灯的电流呢?它以极快的速度在生灭、生灭,超越了眼睛能够看见的程度。或者像河中的流水,你看得见,是的,它正在流动,第二次潜进去的已经是新的河水,第三次潜进去的又是新的和水。如果你留意的观察,就能够发现这些事情。

  但是,如果想知道,这个第一次潜入河中的人已经完全变成另一个人,当他第二次潜入流之后又完全变成另外一个人,第三个潜入之后又完全是另外一个新的人。要如何才能够知道这个事实呢?如果你没有体验的能力是不行的。例如,一个没有修过内观的人会认为,这个半小时之前开始说话的葛印卡,和现在正在讲话的葛印卡是同一个人,同一个葛印卡;昨天的葛印卡和一年前、五十年前、六十年前或是六十七年前的葛印卡是同一个人,同一个葛印卡。怎么会是同一个葛印卡呢?每一刹那,这个葛印卡死去了,然后又重新出生;每一刹那,这个葛印卡死去了,另一个葛印卡又重新出生。构成这整个身体结构的次原子粒子,以极高的速度不断地在生灭、生灭,因为生命的速度极快,所以造成了错觉、迷惑或是混淆。即使我们因为某一位科学家如此说,而在知识上接受了这个道理,但是,我们还是无法实际体验到这个实相,这整个物质世界,都没有任何实质的东西存在,都只是波动,波动而已,。现代的科学家是如此说的,而像佛陀这样的觉悟者也是如此说的,整个宇宙都没有任何坚固的实体存在,都只是波动,波动而已。身和心都只是波动、波动、微细的波动而已。如果你对科学家所说的话很有信心而接受这个事实,这并没有什么帮助,你必须亲自去体验。觉悟的人做到了这一点,而达到完全解脱的最终的目标,这也是每一个人必须努力去体验的。

  这种不断地在发生的变化,每一刹那都以极快的速度变化、变化,不断地在变化着。一个小孩出生了,你看这个小孩这么柔软,这么可爱,然后,十年之后你再看这个小孩,样子变了很多。经过二十二年后,你再看这个小孩又变了很多,三十年、四十年、六十年、八十年之后,太不可思议了!这是同一个孩子吗?他怎么可能会变成这个样子呢?这并不是每隔十年,当他睡觉时,全能的神在他的身上用魔杖点了一下,他隔天起床就完全变成另一个人,不是这样的!每一刹那,这些变化都不断地在发生,每一刹那,都不断地在变化、变化,不断地在成长、成长,衰老、衰老,这就是自然的法则。

  如果一个人只是在知识上,或是情感上去接受这个自然的法则,这是没有用的!这只能成为知识上或是情感上的一种满足和享受,并没有太大的帮助。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开始实际去经验自然的法则,那么就大不相同了,这当中会有很大的差别,这也就是你现在所做的。这还只是小小的一步而已,这一条路还长得很呢!我们必须进入到非常深的内在去研究,在这个非常深入的层面上,这个身和心的结构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以及身、心的互动是怎么进行的?这就是佛陀开悟的方法。经过不断地分离、剖析、分解、消融,他达到了最终的实相,他达到了身、心,心中升起的法的最终的实相。

  然后,他超越了最终的实相,而体验了超越身心范围的境界。「到底这个身体是什么呢?」 经过不断地分离、剖析、分解、消融,他体验到整个身体都只是微细的次原子粒子,而这些组成身体的次原子粒子,他称之为kalāpa——极微,kalāpa的意思是,微细到无法再分割的物最微细的单位,他称这个物质的最小单位为attha-kalāpa,其中「attha」是"八"的意思。这里之所以用到「八」这个字,意思是指这个最小的单位是由八种物质所组成的,这八种物质是无法分开而单独存在的。这八种物质,其中四种就是四种基本的元素,也就是说「地、水、火、风」这四大,再加上四大的「坚、湿、暖、动」的四种特性,和在一起,就是这八种基本的物质。

  而其中四大的四种特性更为重要,我们可以经验到这四种的特性,当我们经验这四种特性时,也就更容易了解到心的究竟实相,这也就是心和心所生起的法的究竟实相。佛陀因此而了解到,什么是身心现象的本来面目,是极高频率的振动、波动的现象,以极高的速度不断地生灭,生灭。佛陀说,在我一弹指,一眨眼之间,这些微细的次原子粒子就经过了好几兆次、好几兆次的生灭,生灭。

  有一位西方科学家研究的结果,和佛陀有相同的结论。美国柏克莱大学有一位教授,过去不断地研究,他想知道原子是如何运作的。大约一个世纪之前,西方的科学家就清楚知道,物质的世界都是由波动构成的,并没有什么实体的存在。有一位科学家很好奇,热切的想知道在一秒钟之内,一个最微细的粒子到底经过了多少次的生灭,为了探究这个事实的真相,他发明了一套他自己颇为自豪,并称之为泡沫箱的仪器。因为粒子生生灭灭的速度就像泡沫一般的快速。靠着这套泡沫箱的帮助,他对外发表了他测量到的结果:这种最微细的次原子粒子,在一秒钟之内生灭的速度是:「1」后面有二十二个「0」。这是当今西方科学家的发现,这和佛陀所说过的,在我一弹指,或是一眨眼之间,有几兆次、几兆次的生灭产生,他们的结论不谋而合。但是,当中却有很大的差别,有很大的差别。

  美国柏克莱大学附近不少的学生来印度参加课程,他们听说过这位教授,是位国际知名的教授,最近才刚刚过世,他曾经夺过诺贝尔奖,诺贝尔奖可不是判给什么张三李四的,他们是颁给那些对人类有重大新发现的人,因此,这位先生非常的有名。由于好奇,有些学生就跑去看这位和佛陀有同样发现的学者,结果呢,他们发现这位先生,他的生活充满了紧张,充满了痛苦。为什么这位先生无法解脱痛苦,解除紧张呢?这是因为他并没有培养自己的修慧。他能得到同样的结论,是因为他靠他的仪器,他的泡沫箱的帮忙,他对这个泡沫箱有很大的信心,对自己的聪明才智有很大的信心,因此,他说,事实是如此。但是,已经解脱了所有的痛苦的佛陀,并没有靠任何的仪器,他的发现是透过自己直接的体验,这就是他们会有极大差别的理由。当你深入到内在去探究身心的交互作用时,并不是为了好奇,并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你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能够解脱无明,因为你知道,由于无明,你给自己不断地制造不净的烦恼,负面的情绪,造成了许多的痛苦。而要改变这种习性模式,我们就必须深入内在去体验实相。我们开始体验到的第一个实相,就是无常变化的实相,每一刹那都有某些变化发生,整个身心的现象都不断地在变化着,而这是实际的体验;万事万物都不断地变化,变化,只要你不断地分离、剖析、分解、消融,你就会发现到整个身和心的结构,并没有所谓的永恒不变的坚实本体。你不断地探究,让我体验看看,到底有没有任何坚实的本体存在呢?这就是修慧所能做的。这种无常的变化是必须亲自体验的,不能只是在个人知识上、情感上去接受而已,我们必须实际的体验而接受无常变化的事实。一开始你会遇到非常粗重、坚韧的表面实相,身体是由骨头、肌肉等等构成的,因此会这么的坚韧,在身体上所感觉到的,就像压力、沉重、麻木、灼热、疼痛等等,所有的感受都是粗重坚韧的。同样的,当你开始观察鼻孔这个区域时,你也感觉到身体这部位上的某些感受了,你要试着客观的去观察,并不是说一开始你就能够客观地观察,这需要时间。

  但是,你要开始学习以这种方式用功,也许只有短短的几个刹那,是真正地、在客观地观察实相,但是,只要你能够客观地观察,你的心就能够越来越敏锐,而心变得越来越敏锐时,你就能够开始体验到越来越微细的实相,你就能够开始刺穿、穿透这种粗重坚韧的实相,你就能开始经验到更微细、更微细的实相,直到你体验到整个身心的结构,都只是不断地在生灭、生灭的波动、波动、振动,只是一堆泡沫在生灭、生灭,一堆波动在生灭、生灭,一种生灭的波动流动而已,那么你才是在体验无常的实相。

  这不是一种知识上的游戏,也不是一种情感、信仰上的游戏,而是你实际经验到的实相,你在身体的结构中所经验到的生命的流动,每一刹那,;都不断地在变化,变化的现象。然后,疯狂才能去除,什么样的疯狂呢?对于身体结构和心理结构以及身心聚合体,所产生强烈执着的这种疯狂,才能够去除,因为,你会深刻体验到,对于短暂生灭的事物产生强烈的执着、嗔恨,又有什么意义呢?

  借着这个修法学到观察的方法,也就是平等的观察,以平等心来观察一切。我们的旧有习性模式就是生起习性反应:当这个身心的现象生起任何愉悦或不愉悦的感受时,我们就会产生贪爱或厌恶的习性反应,因此失去心的平衡,而变得焦躁不安。

  现在,我们经验到第一种的智慧——无常,我们在经验上对于无常越来越清楚了,当我们增长了体验无常变化、无常变化的这种智慧时,另外一种「体验到苦」的智慧就会逐渐的呈现出来。当你开始修行,开始观察自己的实相时,你会遇到非常粗重、坚韧的实相,像是沉重、麻木、压力、紧张等等非常疼痛的感受。观察这些疼痛,这些非常痛苦的感受,你不喜欢这种感受,你想去除这些感受,但是它们还是存在,你必须训练自己客观的观察它们,不管有多么的痛苦,你都只是观察着,无论是多么不愉悦的感受,只是观察、观察。

  有时,有些学生也许在第七天、第八天、第九天或是第十天,也许在第二次或是第三次的课程中,就达到特殊的感受,坚韧的感受完全消融,而体验到了全身上下都是非常微细的畅快流动感,能量流遍了全身,似乎是非常的愉悦,非常地舒服,你会认为:「哦!太好了!这就是极乐,这就是禅悦,我已经等待很久了,现在我已经到达最终的目标了。」 你因此产生了强烈的执着 「哦!我找到了,我已经找到了!」 你并不了解,这也是变化无常的一种现象,早上你可能会有全身轻安、舒畅、愉悦的流动感,但是,到了下午就又变成了疼痛、沉重、麻木的感受,你会到老师或是助理老师那里去哭诉:「哦,我早上的禅坐感觉实在太好了,但是现在却是糟糕透了。」 因为你对无常的事物产生了执着而让你痛苦,因此,道理就清楚了,不但不愉悦的感受是苦的,如果,你对愉悦的感受产生执着,那么连愉悦的感受也是苦的,执着和痛苦是同时存在的。如果你对任何无常的事物产生了执着,因为无常的事物迟早都会变化,那么你一定会因此而痛苦。所以,对苦的体验,不但疼痛等等的感受是苦,甚至连身上愉悦的感受也是苦,这个道理就越来越清楚了。

  第三种智慧,也就是对「无我」、「无我所」的体验开始升起了。这种体验会越来越清楚,表面上看好像有「我、我的」。但是,当你更深入去实际经验时,而不只是在知性上质疑到底什么是「我」?这个问题就变得越来越清楚。当你探究了内在的整个身的范畴,心的范畴和身心和合体之后,你发现身心除了波动、波动,像泡沫一样的生灭、生灭之外,没有别的了。

  那么,现在到底哪一个泡泡是所谓的「我」呢?这个泡泡是我吗?如果它是我,不一会儿它又灭去了。哪一个波动是我呢?如果波动是我,那么它灭去时,我也就跟着灭去了。但是,为了世俗的方便,我们还是必须要用到「我、我的、你、你的」等等字眼,而事实上却没有所谓的「我或是我的」存在。我们却必须用这些字眼,否则我们可能要说:「这对泡泡正在和那一对泡泡谈话」,这样行不通。我们还是必需:「我、我们、你、你们、他、他们」等等的字眼,这是表面的实相,它看起来似乎是如此,但是究竟的实相、真正的实相是,一切物质都只是波动、波动,像泡沫一样的生灭,生灭罢了,并没有真正的实体存在,这也就是无常。

  如果真的有一个「我」,或者真的有一个「我的」,那么什么是「我的」?我必须真正的拥有它,我到底真正的拥有什么呢?人到了四十岁左右的年纪,当他照镜子时,会发现到:头上长出了几根白头发,「哦!不、不、不行、不行!」然后他就会跑到西药房去买染发剂,把头发染黑,然后说:「你看!我很年轻,我还很年轻。」 他想借此骗骗别人,骗骗自己,但是怎么可能骗得过法?骗得过自然的法则呢?一个人头发会逐渐的变白,逐渐的衰老、衰老,逐渐的迈向死亡,每一刹那你都在迈向死亡。如果你能够控制,如果你有办法控制你的身体,那么,你可以对自己的身体说:「不!你不可以变老,你必须活到我要你活的岁数。」 但是这行不通,你无可奈何,你还是不断地衰老、衰老。如果不能够看清楚、了解这种衰老无常变化的现象,一个人或许还是会活的很高兴,过的很快乐。例如,一个人年满二十岁,家人亲友为他庆生「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 可怜的家伙,他并不晓得自己已经离坟墓近了二十年,又有什么好高兴的呢?我的意思并不是说,每次你生日时都要哭丧着脸说:「啊!我距离死亡的日子又接近了一年了」。不!不要这样,法并没有要你哭,法只是要你认清实相,「是的,这是事实,现在已经过了这么多年,我不知道自己还剩下多少时间,但是不管还剩下多少时间,我都必须好好利用」。

  我怎么样善用时间呢?这就是智慧。当你对无常、苦、无我的实相越来越清楚时,你就开始有智慧了,你正一步一步的朝着最终的目标前进,然后你会发现,你在日常生活中处理不同的人事问题时,你更有智慧了,你会知道,这是表层的实相,你必须在表层实相上去处理世间的事情,你不会说:「这面墙只是一堆波动,我的脚也只是一堆波动,如果我用脚去踢墙壁,我的脚就会穿过墙壁。」 这是不可能的!你会踢断你的腿。因此,在表面的层次上,墙壁是坚硬的,这是事实,但是在究竟的层面上,它只是波动、波动而已,你并不会对波动产生执着。而你也开始学到,不只看事物的表面——坚固的一面,你知道事物表面是坚固的,但是,也开始将事物分离、剖析、分解而见到了究竟的实相。

  当一个男人没有正确的智慧时,他只看到女人坚实的身体,他会觉得,「哦!太棒了,太漂亮了」。而女人呢,也只看到男人坚实的身体,她也会说:「哦!太好了,太英俊了」。然而,当你在法上增长智慧时,你就会想办法了解:「让我来看看漂亮是什么?让我来分析分析,看看到底漂亮是什么东西?」 你从头顶开始,「哦!头发,漂亮的头发,金黄色的美发,乌溜溜的秀发,轻飘飘的细发。」 这种头发或是那种头发。从头上拔一根头发给你,有什么漂亮呢?你只想要尽快的把它丢掉。

  比如说,一个粗心的少妇,正在为她的先生准备早餐,不小心掉了几根头发,做好了早餐之后,送去给她的先生吃,她先生发现了头发,说:「食物里有头发,好脏的头发!破坏了可口的早餐。」

  「好脏的头发,你这是什么意思?昨天一整个晚上,你还不停地赞叹说:「乌溜溜的秀发,好漂亮的头发呢!」现在乌溜溜的秀发跑到你的食物当中,把它给吃了!叫什么叫?!」

  「漂亮」,只有当它属于整体时,它才漂亮,当从整体中分离时,也就失去了它的漂亮。你还想看哪一部分?当你看到牙齿的时候,你觉得:「喔!真好看,真是漂亮,像一整排的珍珠,闪亮的牙齿!」

  但是,如果一颗牙齿掉了,「哦,珍珠,一颗宝贵的珍珠掉下来了。」

  你会将它保存在珠宝盒,锁在保险箱里吗?

  「不!不会!牙齿只是一块骨头而已,赶快把它给丢了吧!」

  当它从整体中分开来时,就变成只是一小块骨头而已,然而,当它属于整体时,你却觉得像是一颗珍珠,一颗宝贵的珍珠。

  再进一步看看:「你看这些指甲,这么漂亮的指甲,指甲油擦得这么好,多么的搭配肤色,多么搭配衣服的颜色,太好看了!太漂亮了!」同样的情况,粗心少妇在剪指甲,有一两片指甲掉到食物中,她丈夫看到大叫:「噢!指甲,好恶心的指甲!」

  「你说什么?什么恶心的指甲?这么漂亮的指甲,我擦了这么漂亮的指甲油,加上漂亮的食物,加起来就是两倍的漂亮,你叫什么!吃了吧!」

  漂亮,到底什么是漂亮?

  有学生跑来告诉我:「老师,请不要这么说,你知道我们西方所谓的美,所谓的漂亮是什么吗?」

  「我不知道,请告诉我吧。」

  「在西方我们说「美」,只是十六分之一英寸深的东西罢了,只是这一层皮肤,它看起来这么的光华,这么的细致,这就是漂亮。」

  是这样吗?拿一把剃刀,将这一层皮肤削下来看看是不是很漂亮,你不会想保存的,你会想把它给扔了。

  那么,身体内部还有什么东西称得上是漂亮的呢?如果有什么东西真的是很漂亮的话,那么这些东西就会从身上的这个孔、那个孔流出来,然而,身上有哪一个孔所流出来的东西是漂亮的呢?老天爷真的对我们很慈悲,否则,他如果把身体里面的东西变到外面来,把身体外面的东西变到里面去的话,那么结果会是怎么样的呢?我们就得一天到晚拿着棍子,赶走那些想要来啄我们的狗、乌鸦、老鹰、秃鹰之类的飞禽走兽,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很恐怖,哪里还有什么漂亮可言呢?!

  这并不是意味着「法」要你开始去痛恨别人,对别人说:「喂!事实上,你只是一堆泡泡,我也只是一堆泡泡而已;你没有什么漂亮的,你的身体事实上是污秽不堪的!」

  法并不会教导你嗔恨,只要一个人越来越深入的体验,增长了越多的智慧,他的心也会变得越来越纯净。而一颗纯净的心是充满着慈悲喜舍,无限的慈悲喜舍,你并不会去怨恨任何人,心中只有爱、善意和慈悲,充满了爱、善意、慈悲。这条路会引导我们达到解脱所有的痛苦,解脱所有的烦恼,过着一种真正的解脱,真正自在、觉悟的美好生活,对自己和别人都有益处的生活。每一个人都要为此而努力。

  你能够到这里来用功修行很好,在过去的三天当中,你已经做好了适当的准备,明天你将会开始修内观Vipassanā,进入智慧的领域。但是要先了解一点,不要以为你一开始修内观,一开始观察实相,就能够看到次原子粒子几兆次、几兆次的生灭,不!不!这是不可能的!一开始你将会经验到各种的疼痛、压力和沉重的感受,然后才会逐渐的消溶、消溶,你才会感觉到能量的流动。但是不要期待任何的感受,让一切事物自然的发生,接受每一刹那所发生的实相,其他的就留给自然,留给法来处理。你只是接受在你身体当中,当下所呈现的实相,不要想象、观想、持诵,就只是观察自己身心现象的实相,它本来的样子,这样的修法绝对能够引导你到达最终的目标。好好利用这一段宝贵的时间,你已拨出十天,要在这十天中获得最大的成果。只要精进,认真地修行,一定能够获得最大的成果。要耐心、持续地用功,才能解脱你所有的束缚,所有的痛苦,享有真正的安详,真正的和谐,真正的快乐,真正的快乐。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4,524评论 5 460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1,869评论 2 37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1,813评论 0 32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210评论 1 26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1,085评论 4 35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117评论 1 27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533评论 3 38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219评论 0 25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487评论 1 29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582评论 2 30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362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218评论 3 31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589评论 3 299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899评论 0 17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76评论 1 25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503评论 2 34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707评论 2 33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