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11岁的时候,刚上初中,就开始跟姥姥学和面做馒头,家里人多,我是老大,那个年代,老大早早会做家务很正常。
一家七口人,每次和面要和一大盆,用那种大铁锅蒸馒头,父亲自己垒的烧柴火的灶,蒸出来的馒头很香,一家人两天就吃光了,所以几乎两天就蒸一次,我也就两天和一回面。
那个时候没有发酵粉,都是用老面,第二天要和面,头一天就要准备发酵头,晚上睡前,在一个盆里把老面掰碎加水搅均,盖上盖子,第二天,如果酵头呈蜂窝狀,说明发酵好了,就可以和面了。
刚开始和面时不知道多少面要加多少水,姥姥总是在一边看着随时指点,比如再加些水啦,比如用力揉啦,蒸馒头的面团并不需要太硬,但也不能太软,这个软硬度全在和面过程中用手去掌握去体会,时间长了就能掌握了,面硬了加水和面软了再加面粉都很难操作,不是加不进去,而是即使你加了足够的面粉或水进去,因为前后融合时间差异,也很难达到理想的状态,只能熟中生巧,体会到了,和面加水的时候就能知道啥时候应该停止加水了。
现在想起来,为什么中式面食总是没有配方呢?比如多少面加多少水,俗话说“软面饺子硬面汤”,不同的面食对面团的水含量要求是不同的,但我们家家户户天天做面食,却都是靠经验和手感,就像家家户户炒菜,都是靠习惯和经验,从来没有标准配方一样,这对初学者来说还是不容易的。
当时因为年龄小没有力气,每次和面都累的胳膊酸爽无比,做馒头的面团还好,要是需要擀面条,那才叫一个累,那面团含水量很低,和出来的面团在我眼里就跟石头一样,这样的面团总是姥姥亲自和面,但我要学习擀面条,所以,虽然不用我和面,但我要擀面,一根粗大的擀面杖拿在手里,恨不得全身都悬空了往下压面,还是看不到面变薄,两条胳膊最后累的一点劲儿都没有了,才能勉强擀出一张合格的大面片,然后再折叠切面条。
小时候和面擀面胳膊酸痛的滋味留下了阴影,结婚后自己蒸包子包水饺都做过,但极少蒸馒头和擀面条,当然,因为生活好了,街头巷尾馒头房多了,馒头买着吃,面条就吃挂面。
转眼之间,自己就退休了,时间慢了下来,空闲多了,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在网上学习了欧包的制作,也喜欢上了欧包的味道,自己做的欧包无糖无油,加上全麦面粉或黑麦面粉,或者加上各种坚果,口味多样,好吃又健康,开始隔三差五的做一次,欧包和所有西点一样,会有比较严格的配方,含水量百分比,酵母百分比,盐百分比等等,做欧包多了,发现和面是太简单的一件事,特别是有含水量百分比,多少面加多少水就是,不用担心面的软硬,甚至也不需要再用手和面,用刮板就好了。
由此我推翻了自小学习的用手去体会来和面办法,我开始用含水量百分比,用刮板和面做馒头包饺子,经过多次制作,基本固定了几个面团的比例:蒸馒头的面团含水量50-55%,包饺子的面团55~60%,蒸包子的面团60-65%,披萨面团75-80%,等等。
家里只有我跟老公俩人,我每次做面食基本上都是300克干面粉,在此基础上按比例加水,按照多次制作下来,基本上300克面粉能做欧包1个,贝果6个,馒头6个,包子9个,包饺子50个左右,擀面条能吃两顿,做披萨2个。
现在我终于能做到每天都做面食也不感觉累,还能吃到没有任何添加剂的健康原味好吃的面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