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三十一)德怨两忘,恩仇俱泯。
原文:
怨因德彰,故使人德我,不若德怨之两忘;仇因恩立,故使人知恩,不若恩仇之俱泯。
译文:
怨恨会由于行善而更加明显,可见行善并不一定使人都赞美,所以与其让人感恩怀德,不如让人把赞美和埋怨都忘掉:仇恨会由于恩惠产生,可见与其施恩而希望人家感恩图报,不如把恩惠与仇恨两者都消除。
个人见解:
-1-
读到这句话,感觉挺震撼的,因为这完全突破了我的认识。比如:怨因德彰,即怨源于德。仔细想想,真的是这个道理。自古就有“恩将仇报”、“由爱生恨”的例子。比如农夫和蛇的寓言故事。
一个农夫在寒冷的冬天里看见一条正在冬眠的蛇,误以为其冻僵了,就把它拾起来,小心翼翼地揣进怀里,用暖热的身体温暖着它。那蛇受了惊吓,被吵醒了。等到它彻底苏醒过来,便因为自卫的本能,用尖利的毒牙狠狠地咬了农夫一口,使他受了致命的创伤。农夫临死的时候痛悔地说:“我欲行善积德,但学识浅薄,结果害了自己,遭到这样的报应。
表面上,这是农夫与蛇。实际上就是关于人们关系的一种寓言。如果农夫对此置之不理,也许就没有他们之间那种恩与仇的关系。然而,农夫却怀有一颗善心去救助了这条蛇。结果遭遇了不测。难道这不就是现在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吗?你帮助了别人,反而会招致一些不好的结果。
-2-
通过这个故事以及自己的一些社会阅历,我有以下几点感受。
第一:不要觉得帮助别人是一件多么崇高的事情。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就算我们不说出来,从人性来看,也都是希望以后自己会有好报。当然,这样的恩惠一定是当事人给予的,而是这个世界对我们的回馈。但是这不一定是真的。种瓜未必得瓜,种豆未必得豆。毕竟,这还需要看当年的天气情况。
当然,我这样把人性说得太黑暗了,好像人人都是这样。尽管我能否认有些人有很高的境界,可以完全做到,但是很多人做不到,包括我自己。
第二:好人未必有好报。
尽管这是真的,但是我还是希望自己做个好人。
不过,这里存在一个问题。即什么是好人,什么是坏人呢?这样的好人与坏人指的是外人的评价。其实,这真的很难评价。我们不应该只是局限于好人与坏人来看,不要总是将人分为好坏,而是将人视为一个人来看。人本来就会做好事,也会做坏事。只是有些我们看到了,有些我们没看到。我想对人最好的评价并不是你是一个好人和坏人,而是一个本来就充满了人性善恶的一个人。
第三:善心未必有善果。
在之前的写的一篇文章中,我也提到过一件事。就是不要只是一味地行善,而不注重结果。这种结果不是自己获得了好的回报,而是善举本身是不是自己所期望看到的结果。比如:有人帮助留守儿童,却发现最后反而让孩子们没有觉得爱而成了一种例行公事,让孩子的心理变得有些扭曲。我想这并不是行善者本身所期望看到的。
所以,善心、善行未必会有善果。做慈善还是要有战略性,而不只是战术性的例行公事。比如:捐一点东西、随便聊聊天而不能明白被帮助者真正的需求,这样的慈善只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因此,对慈善也要慎重。否则,没有助人反而害人。
第四:行善也要看对象。
人性都一样,但人却不一样。这确实存在一些偏见,但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了。所以,在帮助人的时候,一定要看对象了,不是任何人都值得我们帮助。当然,这存在一个问题。如果是陌生人,我们不了解。如果是熟人,我们又难以拒绝。
在此,主要还是谈论熟人,因为我们对他们会有一点点了解。如果,你平时都觉得对方就不是你心中觉得可以帮助的人,那么就拒绝吧!当然,面对这样的人,还是要有策略,否则,我们可能会遭到报复。因此无论是助人还是拒绝人都需要认真思考。
第五:什么是真正的善?
真正的善就是无善。善与恶是并存的,只是在不同的时候表现不一样而已。有善就有恶,恶源于善。就像故事一样,如果农夫对蛇置之不理,就没有恩怨。真正的善是无声无息的,它不会让人产生恩怨纠葛。当然,这有点理想主义的色彩。毕竟,人性都有弱点。
-3-
结语:
尽管这篇文章有点负能量,但也是社会的部分反映。其实,简单地谈论善恶、恩怨会显得很苍白。尽管善心未必有善果,但善心也有善果。
现代社会纷繁复杂,并不是可以用一种单一的结论去解释的,而是我们要接受更多的价值观念。不要因为在一件事上受了挫,就觉得这个世界是黑暗的;也不要因为得到了世界的一点点好处,就认为这个世界无比美好。我想,不以善恶去评判这个世界,而是用心去感知这个世界。也许,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会更加深刻。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