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宗岳在《太极拳论》里这样说“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大概意思就是“太极,从无极中产生,是阴阳的母体。动就分开,静就合拢。动作和劲力都不能过分或是达不到,做动作随着对方肢体的弯曲伸展而弯曲伸展。……”。这是两百多年前清朝末年一位喜欢武术的文人,对太极拳的高度概括,道出了太极拳的起源和运动规律,以及身体在对抗时的具体要求,两百多年来,一代一代的太极拳宗师和众多习练者,遵循着太极拳运动法则,刻苦修炼,使太极拳理论与实践在生活中日臻完善,受到越来越多人们关注。
青年时期我曾经两次拜师学拳,都没有好好坚持下来而中途放弃,四十岁那一年出现了腰椎间盘突出,随后五年间发作越来越重越来越频繁,因为腰的问题给生活工作带来很大影响吃尽了苦头。
十年前转岗到客运段跑车,业余时间多起来,下决心跟随太极拳宗师重新学习陈式太极拳,从第一天开始,每天学习新内容复习学过的内容,每天反复练习四小时,从不间断,日复一日,老师一对一手把手教学,口传心授,从规矩和动作从套路到实战,一锅烩,跟随老师整整两年时间,第三年我就离开老师单独燃烧自己,一直到现在。
和少林拳相比太极拳属于内家拳,注重一招一式内在修炼,太极拳功夫只有在明师教导下才能够练到身上,所谓明师是指明白拳理拳法且能用身体表达的老师,光阴荏苒,一晃十年过去了,老师的潜心教导加上自己刻苦练习,学到了一些简单的太极拳知识。
目前市面上太极拳教学可以概括为八个字,“开门教学关门收徒”,我和老师只是师生关系,由于老师收徒非常严格,功夫入门品学兼优的学生,才有望成为弟子。太极拳作用有三个方面,一是锻炼身体,这个作用在广大爱好者身上得到充分体现;二是表演,大型文艺晚会,人们喜欢欣赏太极扇表演;三是技击,这个作用是核心也是太极拳的灵魂,这个不好学到手,年轻人尤其是男生们,大多数人都曾经有过武术梦,这个梦很少有人去实现,我这些年一直坚持每天练习,收获了健康,也收获了简单的功夫,差不多能用于简单防身。
有关太极拳第一和第三个作用我多写几句,尤其是第一个作用。我学习和练习太极拳有一半时间是在火车上完成的,下班以后在休息车风挡练习比较多,只能把套路拆开练习单式,一招一式和整体套路效果完全一样,这样练习缺点少优点多,因为太极拳技击运用时,都是单式,往往就一个简单动作,一触即发。
太极拳练习时,人为地把身体分为上节中节根节,脖子以上为上节,身体躯干称为中节,腰胯以下为根节,练习时要求上节领中节随根节催,这是总体要求也是锻炼身体或者技击时,贯穿始终的要求,练习正确了,锻炼效果就事半功倍,技击实战时就能够四两拨千斤,爆发出整体的骨头内劲,一触即发,摧枯拉朽。
现代人难免使用电脑手机,容易经常坐姿不正确,长时间弯腰低头,久而久之出现颈椎弯曲和腰椎变形不适,我学拳的时候,练习云手次数比较多,云手是太极拳的母式,一个动作包含了很多太极拳内涵,反复习练云手能够使身体得到很科学的锻炼,云手动作很简单,分为正云手和反云手,身体表达时,使力起于脚,传导于腿,主载于腰而行于手,用脊椎简单的画一个园,短短一分钟让身体几乎所有组织与关节都参与进来,在相互运动中使关节放松修正,偏离的部位得到恢复与矫正,的确是一个简单有效的锻炼方法。
太极拳运动很科学,它来源于易经和黄庭经,强调天人合一,以意行拳,意到气到,一动浑身上下无所不动,一动百动,所以每天坚持练习半个小时,能够起到非常好的健身效果,恢复体力,增强免疫,祛病延年,尤其是客运工作者,长年累月在运动列车上,不接地气,经常熬夜加班,抽空练上几个动作,很快能舒展筋骨,恢复体力,长年坚持练习的话可以增强免疫力,远离亚健康,改善睡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