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就看到了《我们仨》,草黄色的封面很有文艺范,那时手中正在忙些东西,没有空翻阅。
最近看了钱钟书的《围城》,文中各种惟妙惟肖的讽刺俯仰皆是,甚是佩服。想到搁置的杨绛女士的《我们仨》,还是拿出来翻翻,看看他们在日常生活里又是怎样的。
对于杨绛女士,我唯一了解的是她翻译过西班牙的《堂吉诃德》。
书一开始,就将人带入了一个想象的地方,杨老和女儿钱媛辗转多处终来到一个荒僻的古驿道。钱老在会游动的船舶上养病,杨老则住在客栈里,不时来看望钱老。后来钱媛也旧病复发住院化疗,杨老只能凭梦境与自己的女儿神交,诉与老伴听,最终钱老和钱媛没有逃脱病魔之手,双双撒手人寰。
开头这一部分,叫人感到迷惑,陷进作者设置的迷宫里,为何要去古驿道,为何只有三个人,连女婿的出现也极少极少,为何又只能一直保持缄默,生离死别,又叫人伤心难过。
后面则是关于生活片段的各种回忆,相对轻松,从夫妻共同留学,一起探险,尝试做美食,钱瑗出生,归国,教学,家庭琐事,研究,受批判,困顿,坚持,寓所等等。
时间跨度很长,知道他们每日早晨必有一壶牛奶红茶,钱老每日必为杨老准备好“爱心”早餐。最喜欢他们去往各处的“探险”,一起去发现新奇的事物。一个非常聪明、过目不忘的女儿—钱瑗,文中钱老对女儿的爱和褒扬溢于言表,但作为读者的我,觉得有些过于强调,似有不妥。
有些内容过于琐碎,对一些人、一些事情有一些怨气,也许是曾经受过冤屈,特此加重声明。和我预期的有些出入,比较家常话。最佩服的是,他们无论在怎样困苦的环境下,依然坚持坚持不懈地埋头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