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理浅说》(28)
卷一 太阴经证解
“按:太阴一经,以湿为本,阳明为中气,太阴为标。有经症,有五饮症,有着痹、行痹症,有阳黄、阴黄症,不可不知也。” 太阳经本标同气,病从本气。
少阳之邪未罢,势必传入太阴,则治太阴必兼治少阳;如不见少阳之经、腑证,独见太阴之经症,则专治太阴。
“经症者何?暖满而吐,食不下,时腹自痛,自利益甚,手足自温是也。夫太阴主湿而恶湿,…。主以理中汤”。太阳经症误服桂枝倍芍药汤,则寒邪陷入太阴之内,复还太阳表证。
“湿即水也,水盛则土衰,土衰即不能制水,以致寒水泛溢,…,种种不一”,称五饮症。“脾无湿不生痰”,为治五饮之提纲,治法总不外健脾、温中、除湿、行水、燥脾为主,依病势随机而为。
风寒湿三气,合而为痹,闭塞经络,有中气化为热邪,赤热肿痛,法宜清热润燥。有忽突起,不赤不痛,又当温中除湿。
湿热蒸动,土(脾胃)象外呈,周身皮肤尽黄,有阳黄、阴黄不同病症。阳黄是邪从中气(胃)为病,主以茵陈五苓散;阴黄是邪从本气(湿化)为病,主以附子理中汤加茵陈。“立法总在湿热、阴阳二字分途”。
人身主命,全赖一团真气周流。人体生命是真气循六经的盛衰活动。阳气由生至盛,盛极生阴,阴盛阳衰,阴极生阳。真气盛衰循环不已。自然阴阳变化,天地以日月往来表现,人体以气血往来呈现,人体真气损伤而病及死。张仲景指明阴阳真谛表现为真气于三阴三阳相传之纲要,创中医诊治之法,而后人多在病形上论三阴三阳,不知其所以然,最终还是不得其法,一知半解。(黄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