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共同体感觉:自我接纳
是否在开会的时候根本不敢举手发言,是否担心如果提这样的问题也许会被人笑话,是否害怕如果发表离题的意见也许会被人瞧不起,是否不敢在人前开个小小的玩笑。自我意识总是牵绊着自己、严重束缚着自己的言行,根本不允许自己无拘无束地行动。
受自我意识羁绊,不能无拘无束行动,这可能是很多人都有的烦恼。为了不被嘲笑、不被小瞧,我们尽量避免在人际关系中展露本真的自己。并不是“本真的自己”不存在,只是无法在人前展露出来。那么,怎么办好呢?
阿德勒提出共同体感觉概念的时候,应首先好好理解“我”,接下来考虑一对一的关系,也就是“我和你”的人际关系,然后再慢慢扩展到大的共同体。要停止对“我”的执著,换成“对他人的关心”。建立共同体感觉,需要从以下三点做起:“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
我们无法改变“被给予了什么”。但是,我们却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这就是不去关注“无法改变的”,而是去关注“可以改变的”。接受不能更换的事物,接受现实的“这个我”,然后,关于那些可以改变的事情,拿出改变的“勇气”。这就是自我接纳。
自我肯定是明明做不到但还是暗示自己说“我能行”或者“我很强”,也可以说是一种容易导致优越情结的想法,是对自己撒谎的生活方式。对得了60分的自己说“这次只是运气不好,真正的自己能得100分”,这就是自我肯定。
自我接纳是指假如做不到就诚实地接受这个“做不到的自己”,然后尽量朝着能够做到的方向去努力,不对自己撒谎。诚实地接受60分的自己的基础上努力思考“如何才能接近100分”,这就是自我接纳。
美国神学家尼布尔写过一个广为流传的祈祷:“上帝,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我们并不缺乏能力,只是缺乏“勇气”。一切都是“勇气”的问题。
我是铄爸,终身学习者,阅读推广人,跑步达人,一月精读一本书,一月跑步150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