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椅子上抓耳挠腮,思索着今天写点什么东西。自然而然掏出手机,点开微信公众号,翻阅里面的未读信息,看看今天的推文里有什么内容可以激发我的灵感。
看到一篇感兴趣的文章,不错,先收藏了,等有时间再自己慢慢研读研读,现在先把其他几个未读公众号的推文都阅览一篇。在连续收藏几篇佳作后,我猛然惊觉,自从订阅公众号以来,每遇见一篇美文,总是先收藏,想着以后有时间再去回顾,所以都是囫囵吞枣了事,然而自己似乎并没有真的回首再去体味她们。
想到这里,我退出了公众号,点开了收藏夹,看看这一年多来到底有多少美文被我扫进了记忆的垃圾桶里,顺便也清理清理早已臃肿不堪的收藏夹,把食之无味的鸡肋果断舍弃。
随着手指的滑动,每一次眼看着滑到底了,却发现又是加载图标,缓冲过后,还有一长串。滑着滑着,手居然感觉到有些累了,然而收藏夹依旧没有到底。我不禁汗颜,这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自己到底收藏了多少文章,却根本没有再去翻阅。是没有时间吗?不!多少个日日夜夜,孤寂无聊的自己守在电脑桌前,打游戏看电影,却从没想过还有那么多的文章正孤独地躺在快被遗忘的收藏夹里。
只因,收藏了,什么时候看都可以,她们反正在那里。
想起清代文人袁枚在《黄生借书说》一文中所写到的: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如果这些书已经为我所有,我一定会把他们束之高阁,保存起来,说一声:“姑且等到另外的日子再看吧。”
自己何尝不也存有如此心态,反正那些文章已经收藏好了,“姑俟异日观”。再联想到之前自己在校园时,偶遇好书,总会在网络平台上买下,说来送货速度也快,上午下单,日光西斜之时就手捧包裹。怀着喜悦之情,小心翼翼地拆开,那一刻有如怀抱初生婴儿般,生怕自己的动作过于粗鲁,在崭新的书皮上留下划痕。
然后,匆匆翻阅几页,感叹此书甚妙,不负吾购之。接着,高束之,庋藏之。慢慢的被遗忘在书架上,等到哪天惊醒之时,想到自己曾入手一本好书,一番找寻下,才发现她早已失去初见时的光泽,布满灰尘。
然则,每次去图书馆,借回的书籍,总是不舍昼夜般的苦读,只因想着借书终有还书之日,超过日期还要交付超时费,虽然钱不多,却总有压迫感。而且走在图书馆里,发现好书甚多,想看的书甚多,如果不尽快看完书,就没办法看其他的好书。
如果是借了朋友的书,那更是一颗不停歇的阅读。因为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朋友会要回他的书,而我也不是那一种厚脸皮久借不还的人,拖得越久,压力越大,自然看的最勤。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借书好比谈恋爱,前途充满未知,你不知道她会不会在某个时刻离你而去,这就逼得你不得不去小心呵护。等到结婚之后,就好比把书买了下来,松了一大口气,爱书之人自然依旧小心呵护,而有些人自然就“高束焉,庋藏焉”,再去借其他的“书”。
其实细究起来,真正爱书之人,无论是借来之书,还是买来之书,都会细细品读。借来之书,因想着要还,也许只是大致扫过,不求甚解。反而是买来之书,可以慢慢体味,慢慢琢磨。
书非借不能读也,何尝不是不读书的借口。想读,无论是买还是借,都会读;不想读,买了束之高阁,借了装装样子也就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