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背后抱你的时候
期待的却是她的面容
……
我的虚荣不痒不痛
玫瑰的红空洞了的瞳孔
终于掏空终于有始无终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
……
人生来就很贱,也很固执,偏偏要去觊觎那些得不到的东西。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有这样一些时刻,被人爱的时候无关痛痒,心里却时刻想着要去爱别人。
人,总是喜欢尝试新鲜事物,新鲜感对谁都是诱惑。所以,对生活中已经存在的东西我们会变得越来越淡漠,逐渐失去兴趣,对其置之不理,甚至厌烦。然后,我们开始尝试得到心中那个看似“美好”的东西,为其努力,奋不顾身,赴汤蹈火,终于,我们得到了,如获珍宝,开心至极。可久而久之,却发现我们日思夜想的东西也不过是个平凡物罢了。
所以啊,世间哪来的完美,哪儿来的海誓山盟,亘古不变。
就像一个男子,为自己心中的一朵“红玫瑰”倾尽所有,为其茶不思饭不想,就算遭到身边所有人的阻碍也要得到这朵无与伦比的“红玫瑰”。然后,终成所愿,便许下海誓山盟,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誓言。可誓言终不过是誓言,毕竟天打雷劈这种事是罕见的,还怕遭到什么报复呢?变心了就是变心了,外边“红玫瑰”越来越多,越来越美艳,每一朵都出奇的美丽,叫谁不爱呢?
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
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
夏雨雪,
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
这般痴情忠诚的诗歌大概也只有古人才能写得出吧,“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会不会太夸大其词了呢?
张爱玲在小说《白玫瑰与红玫瑰》中说:
也许每一个男子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成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怀中抱着一个美艳的女子,心中却想着另一个纯情的女子,对怀中的女子无限愧疚,对另一个女子无限思恋,得不到的都是最好的。
后来,心中思恋的人始终得不到,爱我的人却不再爱我了。
金庸武侠小说《很雕侠侣》中的李莫愁和陆展元的例子便很好的解释了“红玫瑰与白玫瑰”的故事,只是这一朵“红玫瑰”被情所伤后因爱成恨,泯灭人性,最终成了悲剧性人物。
所以,相信爱情的人一定要维护好爱情,不要让爱情发酵,一旦爱情在空气里发了酵,便成了千疮百孔,看着只会让人恶心。
再说说女子。
女子眼中可没有红玫瑰与白玫瑰,可能会有一株“万年青”。认定了的人和事就不会动摇了,就像友谊一样,万年长青。至少,女子身边没有众多红玫瑰与白玫瑰的诱惑。
但有一点,我们有时太过放低自己了。还是如张爱玲所说: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到那她的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女子总是放低自己的姿态,可以不要尊严,不要面子,守护心中那一颗“万年青”。
虽然我们也会追求那些“得不到”的东西,可一旦得到了,便会不离不弃。女子更多时候比较感性,心理较脆弱,能力相对也较弱,所以一旦努力得到的东西便会倍加珍惜,因为她们害怕失去的痛苦,害怕承担恶果。或许这便是男子与女子的区别所在。
但是,人不能过分感性,就像《傲慢与偏见》中说道:
“人的每一种感情冲动都应受到理智的指引,而且在我看来,人的努力也应该与需要相称。”
所以,感情不能太冲动,要适当抬高自己。既然男子都爱玫瑰,我们就要努力做一朵高贵、敖娇、无与伦比的玫瑰。
眼前的不喜欢,喜欢的不在眼前,得不到的总是想着,得到的总是伤害。浅显的道理谁都明白,但却无法做出改变。
回到李焯雄的歌词: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