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原计划,项目下周上线,这个周末必须加班。可期待已久的世界阅读者大会在今天下午举行……早上6:30闹钟响了8次,默默告诉自己,万一今天中午提前完成了呢?于是立刻起床打开电脑改方案+文稿,终于在下午13:40提前完成,最终也顺利参与了阅读者大会活动。
在现场遇见那群同行的小伙伴们和演讲大咖们,一种奇妙的惊喜感油然而生。就像张爱玲说的那样——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没有别的话可说,唯有轻轻地问一声:“噢,原来你也在这里?”
欧阳应霁《有人喜欢蓝色》
欧阳雨霁老师认为,只有通过大量主题性阅读,才能让你变成一方面的专家。
他是一个很有趣的人,喜欢让人沉思、静谧和放松的蓝色。于是擅长跨界组合的他,从“蓝”这个字眼,整理了属于自己的《有人喜欢蓝》书籍清单。同时,他在阅读中突破创作,为我们展现了阅读如何成为每个人生活中的形声闻味触的独特体验,打开了阅读的新视角。
他通过挖掘、放大蓝色的“美”,将生活美学和商业美食结合,他曾经在银川当代美术馆策划一场以“蓝”为主题的宁夏文旅盛宴。将蓝色的优雅和唯美,发挥的淋漓尽致。
我对蓝色有着天然的好感,以前很多账号昵称都与蓝色有关。所以当他提出他的阅读颜色是蓝色的概念时,让我异常兴奋。原来这世界上真的有人和你喜欢的一样,而且用行动去体验、去证明了自己对蓝色喜爱的疯狂。当时脑袋蹦出一个好玩的想法,我也要收集蓝色之美的好物。例如一支蓝色的钢笔、一条蓝色的裙子、一个蓝色的笔记本……脑补自己拥有一个蓝色宝盒的画面,超级期待ing ~
祝雨捷《无用之书——完整的自我和诗意的世界》
当她站在舞台中间,说出自己的演讲主题《无用之书——完整的自我和诗意的世界》,脑海浮现梁文道书中的一段话;
“读一些无用的书,做一些无用的事,花一些无用的时间,都是为了在一切已知之外,保留一个超越自己的机会,人生中一些很了不起的变化,就是来自于这种时刻”
消遣的方式很多,比如读无用之书。”因为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
什么才是真正的美?祝雨捷用朱光潜老师的《谈美》,完美回答了这个答案。其书中三人同时在庭院里面欣赏一颗古松,木匠的眼里是想打造为家具,植物学家的眼里是以科学的态度分析,唯有美学家的眼里抛开了一切的功能,他欣赏到这颗古松的美。“我想说我们一味追求实用就会丧失审美。美学不追求任何价值,才能享受它的美。真正的美是无用之美。”
祝雨捷对于美的见解,让我想起曾经有位朋友分享过他 眼中的美——“生活来自于体验,审美来自于经验。”其实一切的美都是为了体验生活,让生活更美一点,让美更生活化一点,而阅读无用之书是享受美的最好途径之一。
案见一郎《阅读是平凡人的救赎》
案见一郎将成功和幸福分的很清楚,认为幸福是一种存在的状态,我们不需要做什么,幸福就存在了,深表赞同。
13年前,他身患重病,不能看书,不能听音乐,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开始深深怀疑活下去的价值。反复问自己,开始换位思考,“如果生病躺在床上的是他的家人朋友,我肯定是立即跑到医院,只要在乎的人活着就好。”他说。于是,他开始对主治医生说,即使以后无法站立,只要还能看书和写作就好了。“人生中第一次感受到,能够阅读是如此幸福的事情。”后来,他重病痊愈。
“高效的生活其实是没有意义的,高效的生活其实是想着我怎样快点死。人生无常,世事难料,我们应该活出当下的开心很重要。”他说。他喜欢用慢阅读的方式去享受阅读带来的幸福感。他将一本古希腊语原著读了8年——因为没有古希腊语的天赋,每周只读3页,但哪怕能读懂一句话就能让他开心很久。就像目前他在学习中文一样,只要能用中文和大家打招呼就很开心,别人开心的笑脸就他的动力。对于他来说,学习中文就是积累幸福。
他的演讲让我开始反思,其实很多人和事没有必要太有目的性和功利性,慢下来去体验过程也是一种成长。生活需要一个平衡点,当工作将我们推到抓狂的悬崖边上时,需要有样东西能留住我们内心的一抹宁静和坦然。
可以是空闲时的好友聚餐、追剧、养花、打游戏、阅读……我们都需要快节奏中学习并掌握慢下来的能力,把生活还给生活~
刘浦东《100天计划,阅读带给人生的选择和机会》
他原本是公司里一名普通员工,因为经常出差海外。为了交到更多的海外朋友,他开始大量的阅读英文原著。在一次部门阅读分享活动时,其精彩表现受到同事们的一致好评。后来他找到董事长,申请自己举办一次200多人的研发创新讲座,被媒体关注并报道,于是他的职场一路猛进,随后辞职写书,被邀请去德国演讲……
他提出,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我们面临无数的选择。他认为选择有三个维度可以判断是否合适:1.自己在团队是否具有独特性 2.对别人是否有价值 3.自己是否可以做到乐此不疲 。回家路上,患有选择焦虑症的小伙伴对我说:“今天刘浦东老师的这个选择判断法太给力了,感觉自己终于有药可救了。”我笑而不语。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他运用选择判断法去实践100天计划,按计划限时完成了许多小梦想,坚持100天,每天阅读一本书,坚持100天运动等……听完他的演讲好惭愧,每次暗暗下定决心,都会因为各种事情而终止,即使内心不安和焦虑,还喜欢给自己找无数的理由和借口。希望这次能够坚持100天计划,从日更简书开始。(每天至少写100字,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一起组团坚持呀!)
李欣频《怎么阅读,比读多少更重要:关于阅读的创意方法》
第一次见到这位广告界的文案天后——高颜值,亲和力强,重点是演讲的知识密度极高。用他光速的语速,分享了从创新者和作家角度关于阅读的方法,不仅要读懂文字,还要读懂文字背后的意义。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她在三岁的时候,就问家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并离家出走过。后来她还还研究了100种自杀的方法,最终她发现——如果有人认为生命没有意义,那是因为他阅读的书籍不够多。
李欣频的阅读方式是创作法,因为她在阅读时就会思考哪些部分是作者没有写出来的,如果是自己写这本书,将会怎么写。她通过这样的阅读法,打开了创作的思路和灵感。
“作家比阅读者重要,作家是表达自己的看法,表达自己的宣言,我希望过几年之后我们是一个世界作家大会,因为我觉得每一个人在生命当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故事要说出来,作家不是文笔好的人的专利,是每一个想要说话的人都可以站出来表达的职业。”她说。
作家可以通过任何事情来表达他的观点,所以阅读的概念就是相当于我们找出自己的树,树梢质感彼此串联,就像一个绿色的隧道。而每个阅读者,都是一位还未面世的作家。在她的演讲中,金句不断——
“时间不够,你做不到,这些都是否定了自己,否定自己是人生最大木马。你否定了自己之后你做什么事情就算成功也是失败,因为你做的成功都是假象的成功”。
“我们走过了那么地方,最后才发现其实我们家的后花园就是全世界。”
最后她的演讲总结:“其实我们的阅读或创作,都是为了找到我们自己。”活动现场掌声不断,我也惊叹于她对人性的洞察。
这次世界阅读者大会带给我最大的收获——读作者的书和去现场聆听他们的故事,是两种完全不一样的感受。他们在书中更注重逻辑的表达,语言的流畅、故事的独特……但在活动现场,我们可以看到、听到、感受到他们书外的世界和三观。同时这种物理距离上的接近,让我对作者有了更立体、更全面的了解。期待以后还有机会去现场聆听他们的故事,感恩遇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