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石墨杨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著,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著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作家龙应台在《目送》中娓娓道出,孩子与父母的关系。
如今我看到一个女儿写父女一起读书的故事《你能每天晚上为我读书吗》,当我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扪心自问,确实做不到每天晚上为女儿读书。因为忙碌的工作让我根本不能保证按时回家,作为一名父亲我无疑是失职的,有太多的地方需要改进。
一个读书约定,延续3218天从未间断的阅读之旅一部成长回忆,看到爱与书籍陪伴下孩子生命的源动力平凡笨拙真诚的父爱, 为爱朗读的承诺,搭建起与孩子延续一生的精神连接。一个亲历14年亲子共读生活的女儿在成年后写的成长回忆录,记录了一个近乎传奇的阅读马拉松故事。
爱丽丝·奥兹玛成长自单亲家庭,4岁时,父亲吉姆·布罗齐纳开始为她朗读绘本和经典童话。9岁时,父女俩做了一个影响了他们一生的约定:爸爸每天晚上都为女儿朗读经典书籍。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一路坚持下来,直到女儿考取宾夕法尼亚大学离开家。
3218天,每天晚上的父女共读,给了女儿超越寻常孩子的丰富的生命体验,也给了孤独的父亲极大的慰藉。女儿的回忆录用记忆中所读的经典图书的经典段落做每篇故事的题眼,所记录的却是笑泪交织的生活本身。
经历了亲子共读的家庭,孩子长大后什么样?爱丽丝成长在一个单亲家庭,爸爸是小学图书管理员,她在母爱缺失的环境成下身心健康地长大,获得了开启幸福人生的魔法钥匙。
墨杨觉得,爱丽丝在父亲的陪伴下,学到的知识和本领,终有一天会派上用场。这本《你能每天晚上为我读书吗》就是她送给父亲和自己最好的礼物,这本书漂洋过海来到中国,让我看到一个不一样的教育方法。
也许我们花很多钱,给孩子报五花八门的培训班,能够教授孩子各种技能,却难以给予孩子爱的能力、感知幸福的能力,作为父母始终温暖如一的陪伴、心无旁骛的关注,只要每天晚上为他读书。当然我觉得更多的时候父母和孩子一起建立一个目标,一起为之努力坚持的过程最为重要。
父母为孩子读书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得到了怎样的回馈?
我们在爱丽丝的这本书里可以找到答案。爱丽丝的爸爸用九年的坚持,一日不曾间断的为女儿读书,和女儿建立起了延续一生的精神连接,女儿独立自由、健康幸福,爸爸不粗俗、不专制、不沉沦,他们各自都成了更好的自己。他们彼此信任、互相陪伴、精神平等。现在我们很多家庭的孩子,长大后和父母在精神上越走越远,两代人之间互相不能理解,难于沟通。这种情况,如要反思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缺失了什么,这本书给人以启发。
父母给孩子读书,陪孩子阅读,会帮助孩子获得足够表达能力、共情能力、理解能力、思辨的能力,读书或许并没有你想象的黄金屋、颜如玉、千钟粟,也不一定会给你带来很直接的利益,但你读过的书,终将会变成你的血肉和骨头,让你成为一个内心平和、有力量的人。
从书中看到讲共读,核心是讲陪伴。
不是所有的家长都适合给孩子阅读,也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喜欢阅读,那些不适合亲子共读的家庭,这本书对于他们的意义在哪里呢?
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书籍、阅读与生活之间的微妙关系,爱丽丝的父亲给出了答案,可以深深体会到父亲所说的那句话的含义,他说:“你的时间和心无旁骛的关注,是送给他(们)最好的礼物。”
我们把时间和精力花在陪伴孩子成长上,给孩子心无旁骛的陪伴,可以是读书,也可以是其他事情,和孩子一起跑步,一起画画,一起弹琴,一起旅游,都可以,重要的是平等交流和用心陪伴。
看见坚持的时间是九年,令我汗颜,有多少父母能坚持这么多天呢?我尝试着改变,并打算坚持下去。在家的时候女儿多陪伴,跟她一起捉迷藏,一起玩冰墩墩的游戏,一起读绘本。我想孩子更多的需要是陪伴,当你年老的时候,你也需要孩子的陪伴,珍惜和孩子在一起的幸福时光。
墨杨世无双,赠君一枝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