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研究生之前对于研究生究竟干嘛的是无知的,无知到我都不知道看一下毕业要求。希望有看我文章比我小或者也有读研打算的人务必看一下毕业要求,不然有可能会很坑。
我一直很好奇别人为什么选择读研的,我最初是因为随大流,后来是因为真的觉得自己本科没学好想要好好提高一下。研究所的生活跟大学很不同,也让我真的看到了各种各样的人今天也特别想说说身边这些“学霸”,看看他们的生活,思考一下我究竟应该怎么样。
工作狂小导师
2014年8月还没入学的时候,我就收到了小导师Z的邮件,我老师是个大老板(大老板就是那种有行政职务的老师,很忙,基本没空搭理你),于是还没开学就给我联系了一个小导师,当时不知道她是谁,只知道她的邮件总是匆匆的来,匆匆地留言,然后附加一个“尽快返回”。Z老师是河北人,2010年博士毕业入职,师从的老师也很有名。她工作起来很玩命,我们因为玩儿在办公室网速好经常清人才走,她是真的工作到那么晚才会走。据我老师一次酒桌上说,赵老师生孩子月子没坐满就回来上班来了。去年Z老师顺利成为了全所最年轻的副研究员,我原以为她会稍微放松一点,可是我每每跑步路过他们办公室楼下,她都在工作。我记得我还没入门的时候,她对我说,“你每天都在干什么?不学习吗?不思考吗?对自己的未来到底有没有规划?”我红着眼睛走出她办公室的时候,心里骂了无数脏话。经过三年的相处,现在的我由衷的佩服她,没有家庭背景的Z老师,就是凭着一路拼搏的好成绩这样一步一步走过来了,她牺牲了很多,但是应该也得到了很多吧!
口音大王N老师
说说我们另一个专业课任课老师,N老师,Z老师的师弟,比Z老师晚一年来所里。湖南来的农村小伙子,一样的拼命三郎。我从没见过一个老师三个小时的课程中间不愿意休息一分钟,分秒必争的讲课。我们不懂事儿,都不爱听,还老嘲笑他口音重,他也不管我们听不听,给我们介绍各种模型、各种会议资源、让我们发文章,给我们不厌其烦的改。他不太能喝酒,有一年跟他一起去湖南出差,最后一天工作结束的晚餐他被灌得不轻,知道吃完饭我才知道他第二天还是要先返回北京,然后直接从机场去国外跟我大老板进行下一个出差任务。关于N老师的故事我还听过许多,但多数关于他寒门弟子的不容易。也是因为他的拼命劲儿,他的成果也非常多。
(两位老师都是属于工作狂人,很拼命,加班不分工作日还是假期。他们都来自农村,用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以及下一代的命运。我常在想,如果是我,我能做到像他们那样拼命吗?做科研的想要做出一定成绩真的很不容易,不论是应用型还是理论性的学科,任何成绩都是靠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换来的,他们所获得成就真的都是应得的。)
秃头男博士,拖鞋女博士
我们院农林口的学生比较多,说起来这也是一个忧伤的故事,不知道其他学科会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男博士秃头的人数越来越多,那些需要做实验的女博士也满不修边幅。我们所不用做实验和掐点儿工作但是还是有很多学生会加夜班,更不用提那些需要做实验的学科的学生了。现在的博士毕业要求真的比较高,三年内要做出高质量的毕设、符合毕业要求的论文压力都很大,当然也有三年毕不了业的,只能选择延期。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导致很多男生出现谢顶现象,女生胡乱穿穿也就出门了。
当然这并不是所有人的生活写照,也随着一批又一批新生入学,越来越多的博士开始注重自己的着装打扮,院里也不乏一些亮眼的妹子。然而我真心佩服把博士顺利读完的人,尤其是女生,他们应该都有着很强的定力和抗干扰的能力,在纷繁诱惑的年代,做出属于自己的成绩。
Dancer小师妹
(前面有点过于沉重,说点轻松的)无论科研压力多么大,大家对于小师妹的热情是不会减少的。我在这三年,看见一批又一批漂亮的小师妹入学心里也是很欢心的(我对师弟并没有什么关心),每年的迎新晚会也好、元旦晚会也好,最期待的就是小师妹们跳热舞。一届比一届敢秀,90后就是好样的!(现在已经有95后了,OMG!)一点别小看这些小朋友,玩的时候很卖力,学习起来也一样卖力,会化妆会卷头发,当然也可以穿上白大褂做实验。我喜欢这些95后小师妹的活力。他们的存在也在告诉我,生活没有把你压垮,是你自己想太多!
真实的求学改变命运
我有一个发小,从小学一直同学到高中。我俩一直同步,读大学期间爱做的事情也很一样。他的大学比我的还烂(捂嘴笑),但是哥们儿就是有一股子韧劲毕业那年一举考上了上海交大的研究生,研究生期间成绩也是特别棒,最后还是以上海交大优秀毕业生身份毕业的。现在他已经毕业一年了,拿到了上海户口,进了他热爱的行业,也有了自己的人生伴侣。
我记得他对我说,他必须要洗白他的本科身份,虽然很多地方还是很看重第一学历,查三代(本科、硕士、博士),但是如果他硕士能进一个这样的好学校,多少会给自己不一样的路,他做到了,很努力很努力地做到了。他说他的行业门槛就是硕士,所以他无论如何也做到。你看,总是有人活的这么明白还这么努力,真是要了命了。
当初的考研动机已经模糊,但也不重要了。我们院长最爱的一句话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而我也始终觉得不论是否读研、读博士,都只是千百种生活状态中的一种选择,同样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成长过程,过分计较时间成本自然很容易患得患失,也容易受到影响。如果这是你的选择,也是你的热爱,为什么不相信自己好好做一个选择呢?而我将研究生们戏称为“僧”也真的只是想说明:一生中总要有一段时间,需要充分的投入,抛开外界的影响,然后把事情做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