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冷萃咖啡和冰酿咖啡非常热,在很多地方都能看得到,但是目前好像还是一种比较粗略的制作方法。
不像现在的手冲咖啡,对于温度精确到一度以内,时间以秒为单位,对于手冲用具、介质等,都有非常深入具体的探究。而关于冷萃,就并无太多要求。时间一般都说12-24小时甚至48小时,比例2-2.5倍,对于存储条件比如是否密封,用常温水还是冰水,是否加入冰块,中途是否需要搅拌… 这些条件各家都有各家的说法。那么为什么是12-48小时?不是8个9个小时?用冰水和温水做出来的有什么区别?储存条件的不同,最后的出品是否会有异同?然后我带着这些疑问开始试着对比一下…
因为我对于冷萃的影响不是太好,感觉口感味道有些失衡,喝完舌头根部不舒服(感觉像过度萃取),需要添加牛奶中和。然后我想是否在制作条件上的调整可以去掉它不好的味道?或者使用单品拼配。
这几天先试了试浅烘培的咖啡豆
分别用不同的浸泡时间,来看看浓度和风味的变化,结果出乎预料,浸泡得越久的,浓度并不是最高。有可能是,存在一个可溶解物质释放的峰值,当咖啡粉中绝大多数物质被溶解进水中后,又会吸收一部分?大家都知道在咖啡萃取的前段是风味更佳的物质,越往后不好的物质也会被萃取出。那么是否风味更佳的物质容易被萃取出,也容易被释放物质后的咖啡粉重新吸收?
在风味和口感上,五个小时的香气最佳,口感偏淡;十六个小时的风味口感最佳;二十八个小时就会出现不好的苦味和涩味,口感比十六个小时的更厚重一些,细微味道上的表现很不错。(这次试的是浅烘培的,在口感味道感知上有些偏弱,下个阶段将试中度烘培、深烘培、拼配单品等…)
那么从上面的数据也可以看出,冷萃咖啡也存在一个峰值,并不是越久越好。
其他的关于储存条件的或制作方法的探究,也是很有必要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