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的时间都不够用,白天或上班或带娃,只能见缝插针的利用早上娃未醒或晚上娃已睡的时间来阅读,零零星星的!
刚刚看到一篇推送是《不跳出舒适区,你看再多的书也不会有长进》,被戳中了自己在阅读上的一些惰性和陋习。
如导读所说很多人每天看书,但是都看同一种类型的书;很多人工作了之后,只看对工作有用的书,每个人都倾向于在舒适区阅读。但是这样,我们很难从整体上认知这个世界。
我大多时候是选择待在舒适区,从广度来说太狭窄。只偏好一些文学、心理、励志类的书籍。科幻、历史、自然科学等类型从不涉猎。或者是对工作有益、对子女教育有助的。说实话,连中国的四大名著也没能认真彻底的拜读过。外国文学更是避之不及,因为拗口的人名地名、陌生的文化背景、以及语言习惯等等都成为自己逃避的理由。比如正在阅读的《百年孤独》,两年前买的,一直都没能正式翻开。直到最近下决心要拿来看,一开始就已经遇到我刚罗列的种种阻碍,就连外国人取名字的习惯,同一个名字可能祖辈和孙辈都会相同,很是纠结,有点想打退堂鼓,直到接近1/4才稍微适应。看到这篇推文,坚定了自己要啃完这本巨著的信念,也许这是个破冰之旅,之后还有《理想国》,一本书架上的遗珠。这样,也许就不太会错过被时间洗礼过的经典!
还有只局限在专业中,对自己有用的书籍。所以兴趣也逼仄,见识也异常狭窄。“太狭隘的喜好是给自己设限”,所以之后要突破这一习惯,成为一个有料有趣之人,能逐渐构建自己的知识从框架慢慢完善成体系。
其次,是阅读的深度。阅读分三个阶段,舒适区(在自己的理想能力范围内,阅读毫无难度,进步缓慢)—伸长区(有一定难度,阅读时会有一些不适,但是跳一跳还是能够的着,理解力提升明显)—恐惧区(难度过大,严重不适,难以卒读)。所以要从目前的舒适区走出来,“多去看超越我已有经验的书籍,而不是沉溺于寻求共鸣,去看突破我当前认知框架的书籍,而不是一味追求观点认同。”
现在能理解两年前,ZWB把读书做的一个比喻对我说“天天只吃同一个菜,是没有营养的”。所以,阅读如吃饭,要营养均衡。广泛涉猎,通读之后再精读,这样才能有更广阔的视野,才能不容易把偏见当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