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早接触这本书,是在深圳的一家书店。记得十多年前,我在深圳实习,不用上班的时候和同学一起出去逛街,那是一家一层楼的书店,我们之前从未去过,在进门中间书架上显眼的位置,摆放着《南京大屠杀》这本书。
那个时候并不像现在,有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手机阅读电子书的APP,也就没有什么特别多对于书籍的资讯。大家都是到书店,书店里的书基本上是没有塑封的,可以直接翻看,如果感兴趣,再买回家。
正如所有的中国人一般,南京大屠杀是打小深深刻入我脑海里的历史。但我想很多人也和我一样,只知道那段历史的惨痛,却知道的并不详细。
我直接被书名吸引,随手翻开了那本书中间的一页,里面洋洋洒洒写的皆是日军如何残暴的面对身处南京的中国贫民。我读了一页,那时的感觉,是血液顺着脖子、耳朵不停的向上冲,一时间脑袋嗡嗡作响,只觉得胸中一口气憋闷在其中,不得出逃,异常难受。我合上书,喊同学离开了这家书店。
也正是如此,很多年,我都没有勇气再次打开《南京大屠杀》。我现在使用APP看书,《南京大屠杀》这本书早早的被我加入了书架,可仍然躺在书架里很久,我一直没有勇气翻开。每一次看完一本书,翻自己的书架时看到这本书,手指就很犹豫,不知道是否应该打卡。今年,我终于决定看这本书,因为我发现,我们应该要直面这段历史。
由于张纯如的这本书,“第二次南京大屠杀”为之终结。
——乔治·威尔(George Will)
书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当然是通过各种人的眼睛所看到的南京大屠杀的描述,这是非常重要的史实,每每看到都能让人如坠冰窟。里面描述的日军的罪行,让人感到绝望,因为“日军”不把中国人民当成“人”来看待,而我也无法理解为什么“人”可以对人做出这样对我事情!
可你认为这本书仅仅如此,是单纯为了呈现南京大屠杀的惨烈,那你就小看了这本书,也小看了作者!《华盛顿邮报》专栏作家乔治·威尔能给予这本书让第二次大屠杀为之终结的评价,不仅仅是因为这本书让人再一次深刻的直面史实,更是因为她让“南京大屠杀”这件反人类的惨剧在人类史上刻下不可磨灭的印记!
作为中国人,我们太熟悉南京大屠杀,以至于让我们认为全世界都知道。直到我读《南京大屠杀》才知道,在这本书出版之前,这场短短几周让至少30万人丧命的屠杀居然不被西方世界的大多数人知道。
有人不知道,有人只知道这件事,有人甚至怀疑事情的真实性。我们眼中的血流成河、森森白骨,我们认为的人类史上的大灾难,因为各种原因,变成了一个“遥远的传闻”。
1997年11月南京大屠杀60周年之际,《南京大屠杀出版,在当时这是唯一一本用英语专题讨论南京大屠杀的书 。《南京大屠杀》出版不久就登上了《纽约时报》非小说类畅销书排行榜,并达3个月之久。作者张纯如是当时唯一一位作品登上非小说类排行榜的美籍华人。
因为张纯如严谨的调查研究,南京大屠杀终于在世界历史中展开了自己最真实的那一页。也正是因为张纯如的不懈努力,在1996年,张纯如找到南京大屠杀期间安全区领袖德国商人拉贝的外孙女,继而发现了《拉贝日记》——由亲历者双眼看到的南京大屠杀!
不仅仅是这些,导致大屠杀的背景、日本的军国主义、当时的南京政府、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审判、没有受到审判的战犯和背后的“交易”、还有那些用血肉之躯对抗“日军”,救下无数中国人的外国人,这些全部都写在了书里。
这本书不仅仅让你悲痛、愤慨,她还让你反思、直面那段历史,让我们从最为客观最为真实的角度去看待这段历史。
我记得,我在读《南京大屠杀》时,办公室的同事问我怎么敢看?多年前,我确实放弃过逃离过这本书。这本书里的历史却是我们的同胞、我们的先辈当年想逃离却没能逃离的。
到今天,日本还未道歉,还在否定史实,还在参拜靖国神社。而记得或者说亲历南京大屠杀的人却在死去。当所有的亲历者成为一张张照片,这段历史会变成什么样?
如果连我们都不直面这段历史、不深刻的记住这段历史,在不远的未来,南京大屠杀会不会再一次变成“遥远的传闻”?那将会是“第二次南京大屠杀”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