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Emily DONG 图 | 源自网络
全文约 2200 字 建议阅读时间 5 分钟
由冯小刚执导的青春文艺剧情片《芳华》上映的时候,我正全情投入地准备着心理咨询师的考试,所以没能在第一时间去影院观影。
依稀记得在影片宣传期,有细心的网友质疑过海报的真实性(关于高举过头的腿脚的正确朝向问题),并指冯小刚被打脸。为此,一时间众演员纷纷作出高难度的舞蹈动作来救场。我想,不管是好是坏,一时间引起的舆论足已起到了影片宣传的效果。
据说《芳华》比既定上映时间晚了两个半月,最终才被准许和观众见面。我想,这大概也是同这部电影涉及的一些政治背景话题有关——文革的迫害、劳改农场的虐待、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惨烈、大批伤残军人的安置、改革开放初期明目张胆的腐败等等。这些在以前几乎属禁忌类内容,这次能出现在国内院线上映,也实属罕见。
我是85年代后出生的,关于影片拍摄的大背景,我并没有很多了解。虽曾在中学历史课上学习过,不过那会也只是当成知识点记背而已,也曾听闻母亲讲述过她的成长经历,想必也只是听听罢了,没有经历和感受就没有发言权。
影片根据著名编剧严歌苓同名小说改编而成,以1970至1980年代为背景,讲述了在充满理想和激情的军队文工团,一群正值芳华的青春少年,经历着成长中的爱情萌发与充斥着变数的人生命运故事。
那些年的芳华
刘峰
一个木匠,因为参军后工作出色被调任到文工团,在这个以高级知识分子和军政官员的子女居多的群体中,刘峰深知自己跟别人的差别,他一无所有,骨子里的自卑感让他通过善良和贡献融入集体。他是文工团里最不起眼的男兵,但他主动包揽了团里的脏活累活,为大家服务,深受整个文工团喜欢。
何小萍
是从乡下来的文艺女兵,一个文革中被打倒的“坏分子”的女儿,甚至为了生活不能姓自己生父的姓。进入文工团后,原以为脱离被当做累赘的家庭就能一帆风顺,在文工团因不合群的性格,经常受到其他人的排挤。从而被巨大的孤独感包围,感觉自己是被抛弃的群体。
萧穗子
文工团女兵,是个很浪漫的人,充满少女心,亲历了何小萍与其他团员发生的多起冲突,也见证了刘峰的命运起伏。与刘峰的感情更像兄妹情,也有惺惺相惜。
林丁丁
文工团独唱演员,她最大的梦想是嫁给军队高官做儿媳,她美丽、漂亮,文工团男兵都很喜欢她,特别是刘峰,与刘峰之间发生的误会,引发了文工团的一系列事件。
郝淑雯
直爽开朗的女孩,特长手风琴,是文工团女兵中唯一一个乐队成员,拉的一手好手风琴。父亲是部队高层,她自带一种出身高贵感,也因此她有嫉妒心理,看不惯这个看不惯那个的。
青春年华是每个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刻,像二月梢头的豆蔻,像春风中飘洒而下的樱花。在高墙大院里生活的他们,每天在排练室里挥洒青春,与歌舞为伴,生活得快乐和自由。
可时代不可能不流逝,这座高墙终究也抵挡不住大环境的变化。于是,邓丽君的音乐卡带、紧身的喇叭牛仔裤和酷酷的墨镜像一股暖风一般侵入高墙,引发了这群年轻人内心的荡漾。
而这也是悲剧的开始。
刘峰,这个一直被大家公认的高大完美的形象人物,因为对喜欢的女孩林丁丁表白和拥抱,而被举报,接受组织审查。不愿低头的刘峰被扫地出门,这一抱让他跌入深渊,被下放到基层连队,参加作战。从尘埃中开出的花,又被淹没在尘埃里。
一直以来在集体中倍感被排挤和孤独的何小萍,始终把刘峰当成自己的亲人对打。刘峰的离开令她对这个集体感到绝望和愤怒,对曾经想靠跳舞迎来美好新生活的梦想终破灭。在一次汇报慰问演出上,她被发现谎报体温和病情而逃脱上台演出。终于,她也被扫地出门,去了医疗队。
大院里的年轻人们继续她们的无忧无虑的日子,而此时影片把更多的时间留给了刘峰和何小萍两位年轻人。他们,一个在反伏击战斗中的勇猛决绝,一个在抢救伤员中的尽心竭力。在脱离了高墙的集体后,一线的战场是一段不一样的生命体验,此刻的他们在剧烈绽放自己的青春年华。
战争终有结束的那天,而两人的命运也随着这场战争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刘峰失去了
右臂,而何小萍因精神崩溃成了一名病人。而文工团也随着和平时代的到了面临着被解散的命运。
就像被风吹走,散落在天涯
时代变迁,每个人的命运有了不同的走向。
林丁丁和陈灿在一起过着平淡的生活,林丁丁远走海外嫁人生子,有人著书立传,有人早已失去联系。但他们之中过得最艰难的,无疑还是刘峰和何小萍这两朵不一样的“花儿”。
多年后相聚,他们脸上写满了岁月的沧桑。他们一起去为被何小萍曾在战地一线救治过伤员上坟祭奠,他们在简陋的站台上坐下来。刘峰拿出当年被何小萍当作耻辱事件撕毁塞进地板下的军装照,何小萍终鼓足勇气告诉刘峰埋藏在心底多年的秘密,
她说:“你能不能抱抱我?”
这一抱,竟让人感觉心痛,这一抱,已晚了二十余年的时光。当青春最美好的年代,他们不能,或者说不敢。而今,心底的秘密终于被实现时,两人却肢体残缺,心灵揉杂。
“没有被善待的人,最容易识别善良,也最珍惜善良。”两个善良的人,最终没有结为夫妻,是遗憾,但彼此近如亲人,也是欣慰和信仰。
时代的残忍,人的无力
影片编剧严歌苓在原著中曾这样写:
“人之所以为人,就是他有着令人憎恨也令人热爱,令人发笑也令人悲怜的人性。并且人性的不可预期,不可靠,以及它的变幻无穷,不乏罪恶,荤腥肉欲,正是人性魅力所在。”
我们看待一个人要看之所长,也要顾之所短。同样,看待曾逝去的岁月,不管它曾带给我们些什么,都已逝去,不留爱恨为好。变迁的时代,我们只能用当下的眼光去回视它,既有青春的芬芳,又有混乱的血腥,纠缠在一起,变成经历过那个时代的每一个人心底的段段记忆。
青春就像是一场盛大的流离失所,在洗尽铅华之后,许多人对人生满是失落,而只有相同和温暖的灵魂,才会靠得越来越近。
昔日的朋友啊,很高兴你能来,不遗憾你离开,致那段我们最美好的芳华。
-END-
关于作者:盖洛普全球认证优势教练,生涯规划师&讲师,心理咨询师,人力资源管理师,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指导师(在读),法国里尔商学院MBA,外企HR,国内多家职业发展平台签约导师和顾问,简书、知乎、豆瓣、壹心理平台优质创作者,助力个体及组织生涯规划与心智成长。